「县市名称来历」河南三门峡

三门峡,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南金三角地区,辖2区(湖滨区、陕州区)、2县(卢氏县、渑池县)、2市(灵宝市、义马市)


三门峡市

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由此得名。

北魏置陕州后一直延续至明清。1949年设陕州专员公署。1957年3月设三门峡市(地级),1961年10月降为县级市。1986年1月复升为地级市。


湖滨区

秦始属陕县。1956年4月,陕县划出会兴镇区建立三门峡工区。1986年由县级三门峡市改设,因市区东西北三面濒临三门峡水库,状若半岛,为一湖滨城市;故名


陕州区

秦始设陕县,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始置陕州,1913年改陕县,2016年1月设区;因西周时周公、召公以陕原(陕陌)为界分陕而治得名;另据《直隶陕州志》:山势四围曰陕,环陕皆山故名陕,东有崤陵,西有函谷,南跨陕原依干山,北逾黄河至中条山,位于崤山环抱之中,是豫西和渭河平原间的咽喉得名


渑池县

秦置渑池县(黾池县),三国曹魏始改现名,据《水经注》:因崤黾之池以目县,后加水作渑池;因城西有池,注水即生,因名;另据《大明一统志》:渑池在渑池县治北,黾似蛙而腹大(金钱蛙),池有此,因名


卢氏县

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始设卢氏县,相传取秦代博士卢敖的姓氏为县名。另据《读史方舆纪要》:因卢敖得仙,始置卢氏县;另说以山为名,据《太平寰宇记》:卢氏山(石城山)宜五谷,可避水灾,因山以名县


灵宝市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桃林县,因古时有大片桃林得名,唐天宝元年(742)因于函谷关掘得天宝灵符而更名灵宝县,1993年撤县设市


义马市

1970年1月由渑池县析置义马矿区,1981年4月设市,因驻地义马村得名;原为驿马村,后演为益马、义马;另据《中国地名辞源》:唐将秦琼在此饮过战马,取名饮马,后演称义马;另说北宋太宗三年(997)发大水淹没艺麻村南边,到老槐树时水势回落,人们观察树冠发现有三股枝繁叶茂,似奔马轮廓,便传说有三匹白马化作三条白龙击退洪水,又传说为义马救村;故名


三门峡市有被誉为“文化圣地”的仰韶文化遗址、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中流砥柱石、“千古雄关、道家之源”函谷关、我国三大遗址博物馆之一的虢国博物馆、成片地下民居天井窑院建筑群、黄河古栈道等名胜古迹。是华夏人文始祖黄帝的铸鼎地、老子《道德经》的著经地、佛教禅宗始祖菩提达摩的圆寂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卢氏县   义马市   渑池县   渑池   灵宝市   义马   陕县   黄河   北魏   河南   湖滨   来历   名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