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是晚秋


网络图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很喜欢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写的这首《秋词》。

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职业病。生性豁达的刘禹锡是懂秋的,在他的眼中,秋天毫无寂寥之意,却饱含“胜春朝”之色。

因为秋天是成熟的、热闹的、收获的季节,秋天也是壮美的,有“排云之上”的气魄。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更有诗情画意。

网络图片

我也很喜欢秋天,特别是喜欢家乡的晚秋。因为秋天不仅是收获的季节,更是成熟的季节,孕育着无限的希望和憧憬。

记得小时候,家乡的晚秋是繁忙的。丰收了,父辈们都会带上孩子,还有一起互相帮忙的邻居们,到大山脚下的田野里割稻子。

那里有一大片的水稻梯田,每家每户都分有祖传下来的几亩田。

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笑弯了腰,金黄一片。远远望去,就好像闪闪发光的金子。

金黄的稻穗

参加干活的大都是几家人组合在一起的,大家有说有笑,互相调侃。女的一般负责割稻子,她们弯下腰,左手抓住一把稻杆,右手握紧镰刀,嚓嚓的割稻声清脆利落,稻子一把把整齐地放在田埂上。

男的一般负责踩打谷机打谷子,也就是脱粒。他们会把打谷机放在稻田比较干的地方,地上铺上一大块塑料布,打谷机放上面,脱粒后使谷子不会跑远留在布上,便于聚集在一起。

打谷子一般两人一组,前面一人打谷子,后面一人握着稻穗等待,一退一进,进退自如,像是跳交谊舞;双手握紧一大把稻杆,抡圆了胳膊,上下左右翻滚,稻穗在空中划出一个优美的弧线落在布上,颗颗稻粒挣脱稻杆的束缚蹦蹦跳跳的聚集到一起。

网络图片

有时候,广袤的田野里几家人在打谷子,欢声笑语,人头攒动,像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加上“嘭嘭”的打谷声此起彼伏,似赛龙舟的擂鼓声,在山谷间回荡,悠远绵长。

而孩子们一般负责搬运稻谷,就是把割好的稻子抱到打谷机旁,便于父辈们打谷脱粒。

我小时候都是干这个活,因为这活相对于“割和打”比较没有技术也不会太累。但每次抱完稻穗后,全身都会很痒,因为稻穗里有很多的小虫子或微粒灰尘粘在了身上。

最开心的是,碰到稻田里有秧鸡窝。受到惊吓的秧鸡赶紧跑,大家就四处抓,有些幼鸡跑不快,自然就会被抓住。而捉住的鸡,都会拿给孩子们玩,这个时候我们是最开心的。

离稻田不远的地方,一般都会有小水沟。每次割完稻子中间休息时,我都会去小水沟里抓鱼,那里的鱼虽然不大,但活蹦乱跳游得快。

网络图片

夕阳西下,一天的劳作就要结束了。新收的谷子带着水汽和清香,被装进麻袋里,放到人力板车上拉回家。男的在前面拉,女的在后面推,小孩子则会坐在板车上。

第二天,把麻袋里的谷子分别倒在一床床的晒笤(用竹子编的席子)上。母亲用木耙把谷子摊开,平整地梳理在晒笤上,就像梳理闺女的小辫儿,轻盈小心。

在秋阳的照射下,晒笤上的每一粒稻谷都是那么的温润油亮,闪闪发亮。

今年国庆回老家,父亲专门扛了一麻袋的谷子,拿去村里的加工厂脱壳,要我带到福州吃。他说:“你们城里的大米真的不好吃,老家的大米又柔软又香甜。”

网络图片

这几天,福州刚好碰到疫情。病毒无情人间有情,众志成城战疫情。

在居家隔离的日子里,远在家乡的父母和各地的朋友来电关心,让我热泪盈眶,倍感欣慰。

当我吃起老家的大米饭时,我不禁感慨万千:蓦然回首,家乡已变故乡,多少往事涌上心头,不管走多远,游子的心里总有永远放不下的故乡和亲人。

此时,耳边响起了著名歌手毛宁唱的歌曲《晚秋》优美旋律:“在这个陪着枫叶飘零的晚秋,才知道你不是我一生的所有,蓦然又回首是牵强的笑容,那多少往事飘散在风中……”

我的眼前似乎又呈现出一幅热闹的故乡秋收图:满溢田野的金黄稻穗、挂满树梢的瓜果、四处飘香的丹桂、风中摇曳的红枫,还有那满眼收获欣喜的父母、田间地头欢快地劳作的亲人们……

人间最美是晚秋!感恩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网络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晚秋   稻穗   稻子   谷子   麻袋   金黄   家乡   秋天   人间   图片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