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红色“崮”事|太皇崮上九壮士,浩气长存沂蒙山

白彦镇位于平邑县西南端,是临沂、济宁、枣庄三市交界处。这里山多沟深,有一个崮突兀险峻,峭壁如削,便是沂蒙山区的太皇崮。这个崮曾发生过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般的壮烈战斗。

据《平邑县志》记载,1943年3月,我皇崮区中队在太皇崮上,依靠天险,与日伪军激战半日,弹药耗尽就用石块投击敌人。最后,敌人冲上崮顶,区委、区中队干部战士宁死不屈,壮烈牺牲。

曾经发生过壮烈战斗的太皇崮。

2022年9月21日,在太皇崮下,来自小井子、小朱庄、苏庄等自然村的苏元启、朱西华、徐孝武等人,又说起了当年太皇崮上发生的壮烈故事。他们都是60来岁,住在崮南边的村庄里,是听着太皇崮战斗故事长大的。

1939年至1940年,日本侵略军重点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蚕食。从1941年开始,日寇在白彦等地山区建据点、筑碉堡、修公路、挖封锁沟,妄图彻底摧垮我党在这片山区创建的抗日根据地。

尽管形势严峻,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组织没有被吓倒,以孟育民、公浩、王万立等同志为主的皇崮区机关、区中队指战员始终坚持在太皇崮一带与敌人周旋。

1943年初,日伪军集中万余人,使用“拉网”“铁壁合围”战术,疯狂“扫荡”鲁南山区,增设了白彦、埠阳、九女山等据点,把鲁南根据地分割成若干小块。同年农历二月二十(阳历3月25日)傍晚,皇崮区区长孟育民、区农救会会长公浩、区中队指导员王万立等在太皇崮北的小黄坡村召开会议,号召各村组织民兵行动起来,配合主力部队打击日军。会议开到深夜11点多才结束。群众发现有陌生人在小黄坡村出现,孟育民决定与会人员转移到崮东的太皇崮村宿营,随行的还有小黄坡村农救会会长谢恒玉和民兵谢恒顺、谢学柱、谢洪连。3月26日拂晓,东北方向传来枪声。民兵侦察发现,上百日伪军向太皇崮村扑来。孟育民等人一面组织群众转移,一面带领共9人的小部队向西南方向的柴山转移。行进三四里路后遇到敌人,遂又向西北走,很快又遇到敌人。东南方向早已被敌人占据,这支小部队面临的情况万分紧急。

原来,日军得知皇崮区机关在太皇崮周围活动,趁八路军主力部队不在,集结了山亭、城前、高桥、团山和白彦等地的日、伪、顽,对该地区进行三面夹击。孟育民等人觉察到处境严峻。此时,有民兵提出,上太皇崮,只要守住西嘴子,敌人打不上去。孟育民考虑这支小部队战斗力有限,要想突围太难,凭借天险待援是个办法。

太皇崮海拔540米。敌人发现这支小部队上了太皇崮崮顶,便集中兵力向上攻。崮西偏南有一突出点,人称西嘴子,是登上崮顶的必经之路。顺利登顶的9人,死死守住西嘴子,不让敌人攻上来。

曾经发生过壮烈战斗的太皇崮。

敌人在机枪的掩护下猛攻,孟育民脱下身上穿的灰大衣,挂在树杈上吸引火力。为节省弹药,他们在向敌人射击和扔手榴弹的同时,也用崮顶上的石头砸向敌人。

从早晨7点一直到下午,敌人都没能攻破西嘴子,孟育民的棉大衣被打成了布条条。敌人向崮顶喊话,回应他们的只有子弹和石头。敌人发现从西嘴子难以攻上崮顶,就拆了崮下农民的房子,用建房的杉木搭起软梯,从崮北面的悬崖爬上崮顶。

孟育民等人发现敌人上来后,为时已晚。孟育民、太皇崮村农救会会长李广有被枪弹击中倒下。谢恒顺、谢学柱被敌人的刺刀刺穿胸膛。谢洪连用枪支打倒一个敌人后,也连中几枪倒下。来自山西的炊事员陈立三抱着敌人滚下悬崖。王万立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公浩誓死不屈,跳下悬崖。只有小黄坡村农救会会长谢恒玉藏身在崖边的石缝里,成为唯一的幸存者。

在枣庄等地的八路军某部,闻讯后火速赶来救援。部队到达小井子村时,太皇崮顶的战斗已经结束。日、伪、顽洗劫了玉皇崮村后撤走。皇崮区人民掩埋了8位烈士的遗体,擦干眼泪,继续与敌人斗争。

太皇崮现在已经成为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

如今,太皇崮周边的山坡上,满是农民栽下的山楂、樱桃等果树。深秋时节,山楂正红。站在红遍山坡的山楂树间,抬头便可看见巍然屹立的太皇崮。太皇崮在当地人们心中,象征着抗日英烈威武不屈的战斗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浩然正气。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孙成民 周桐 通讯员 杜爱峰 张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沂蒙山区   平邑县   枣庄   浩气长存   伪军   天险   手榴弹   民兵   大众   壮烈   壮士   悬崖   会长   山区   部队   敌人   沂蒙   红色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