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日伪军抹泪、让美国将军头疼的这位开国中将到底多能打?


革命意识觉醒 加入红军


这两年,抗美援朝的这段历史又不断地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位主人公,也是抗美援朝的一分子,而且是志愿军第一批次进入朝鲜战场的四位军长之一,他的战术还得到了毛泽东的叫好,这位军事大牛就是吴瑞林。


吴瑞林出生于1915年,是四川省巴中市人。家里兄弟姐妹总共四个,种几亩地靠天吃饭。可惜天有不测风云,3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撇下老妈一个人带着四个娃讨生活。


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吴瑞林小小年纪就特懂事,没哭着喊着非要上学,而是自己悄悄跑去私塾“偷师学艺”,也算勉强认识了几个大字,稍微懂得了一些道理。


满10岁以后,吴瑞林多少算是有了些力气,就去外头打工挣钱了。这么小的年纪,砖瓦工、泥瓦匠这些有苦又累的底层人干的那些小工,他竟然都几乎干了个遍。直到1928年,吴瑞林的生活终于迎来了转机。


这一年,刚刚13岁的吴瑞林遇到了一位我党的地下党员。在他的介绍下,小吴学到了许多先进思想,他这才知道,原来世界上不是只有自己待的这个小山村、小县城,原来中国还有这样一支为人民谋利益的军队。


吴瑞林慢慢觉醒了革命的意识,加入了共青团,从传递情报的交通员做起,逐渐成了一名地下工作者。他经常在四川南充、巴中等地方来回跑,同志们都亲切地戏称他为“革命的泥腿子”。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吴瑞林


1932年,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开进川北,迎接他们的正是吴瑞林。攻打巴中时,他圆满完成了侦察敌情、带路进军的任务,给总指挥徐向前留下了深刻印象。巴中解放,吴瑞林受了伤,徐向前还亲自去探望,又给他放了探亲假。


谁成想没两天吴瑞林就又回来了,还带来了上千名新招募的战士。原来,他趁着回乡养伤的机会,在老家招兵买马,动员当地的进步青年参加红军,给红四方面军补充了不少兵力。也就是在这一年,吴瑞林加入了红军队伍,还正式成了一名共产党员。


满身伤病的“瘟神”


上过战场还能毫发无伤的,不是天选之子就是吹牛皮,显然吴瑞林和这两类都没关系,他可是实打实地受了不少伤。


有一回,他的腿被敌人放冷枪打中了,可是手边没药,只能找些大烟土止疼,又千辛万苦寻摸了一把剃头刀,用火烧红以后,一点点挖出子弹头,最后还在伤口上撒了些盐水消毒。


这可都没麻药啊!那个疼劲真是想都不敢想。拖着这样一条腿,吴瑞林愣是还翻了雪山过了草地,最后才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红军过雪山


卢沟桥事变后,吴瑞林带着部队到了山东打游击战。


1939年秋天,他所在的指挥部忽然遭到日军袭击。吴瑞林也没慌,带着警卫员一路退守到了地窖里,双手持枪打死了几十个日本兵,但自己也中了好几枪,肚子、腿上、脚上都血流不止。


这场仗一连打了几个小时,日本人明白这回碰上硬茬了,干脆放了毒气。这一回吴瑞林撑不住了,他中毒昏迷,成了个不省人事的血人。


幸好,支援部队随后赶到,打跑了这伙日本人,吴瑞林这才从地窖里被转移出来,去了安全的地方治疗。可是由于他伤得太严重,大夫根本不敢下手。


吴瑞林的媳妇和老丈人到处求人托关系,终于请来一位齐鲁大学医学院的名医做手术,吴瑞林这才保下一条小命,但右腿上有一根神经被打断了,再也连接不起来,落下了终身残疾。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拄拐杖的吴瑞林


1940年,吴瑞林拄着拐杖重回前线,组织上给他配了一匹马,但他也很少骑,就拖着伤腿继续打仗,照样把山东一带的日伪军打得哭天喊地。日本人一提起他的名字就咬牙切齿,而汉奸、伪军这帮人连赌钱发誓说的都是“谁要是耍赖出老千,出门就碰见吴瑞林”。听听,他这名号可是响亮得很呐。


这年年底,日军纠集两千多人,准备把吴瑞林部队一网打尽,而吴瑞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给日本人送上了埋伏大礼包,差不多打掉了对方一半人马。然而在战斗中他冲得太猛,结果——又又又受伤了!最危险的是:有颗子弹离心脏只差一厘米,能活下来真是福大命大。


吴瑞林办事经常不按套路出牌,日伪军提起来就是一把辛酸泪。


据说他带兵转移到泰安一带时,正遇上日伪军一波“扫荡”刚结束,老百姓的粮食被抢了不少,部队更是快没吃的了。吴瑞林派人去打探,听说在泰山北边有个黄泉镇,是日伪重要后勤中转基地,囤了不少抢来的物资。更巧的是,当时日军正忙着在外边“扫荡”没空管家里,镇上只有伪军驻守。


吴瑞林一听,这简直是上天送来的物资啊!部下建议偷袭黄泉镇直接硬抢,但这么干风险太大,日军可以迅速返回支援,到时候咱们被夹在中间不上不下可就麻烦了。


那怎么办呢?吴瑞林脑筋一转,主意来了:他给伪军写了封信,内容很简单:老子带部队到了泰山地界,就不打算走了。你们这帮辱没祖宗的汉奸,想在黄泉镇有活路的话就机灵点,给老子送三万斤粮食和三千斤猪肉出来。如果不给,小心你们的脑袋!


咱刚才也说了,吴瑞林在山东伪军里的名气可是大大的有,谁敢惹这号“瘟神”哪?黄泉镇的伪军司令接到了这封信,吓得差点没一屁股坐地上,他对属下说:“当初来黄泉镇的时候,就知道这个地方不吉利,这才过了多久,‘吴阎王’就追来了,这可怎么办?”


思来想去,算了,火烧眉毛顾眼前,趁着日本人不在,先过了当下这关再说!于是吴瑞林稳坐钓鱼台,看着黄泉镇的伪军老老实实送来了物资。对于这种听话又识时务的人,吴瑞林打算放长线钓大鱼,敲打几句也就放过了。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吴瑞林(后排左二)在山东沂蒙抗日根据地与战友们合影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逃出生天还是战死沙场?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日本人赶跑了,仗还得继续打,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尽快得到东北的工业力量,为接下来的解放战争打基础,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吴瑞林带兵赶赴东北。


刚到东北的时候,共产党人生地不熟,连枪炮弹药都缺,差点被国民党赶进松花江。为了筹集武器,吴瑞林拿着朱德的电函,去拜访苏联红军马利诺夫斯基元帅。


但即便是盟友,想从人家手里要东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吴瑞林就从自己的战争经历讲起,顿时引起了马利诺夫斯基的兴趣。听他说自己每次打仗都在前边冲锋,马利诺夫斯基有些不相信,还以为他在吹牛皮。


结果老吴自己解开上衣,光重伤的疤痕就有13处,其他那些小伤就更别提了。马利诺夫斯基感慨万千,竖起了大拇指,连声说“毛泽东的战士真是好样的”,随后就给东北军送去了13车皮的军火。


解放战争爆发后,东北作为主战场之一,战况十分激烈,战略要地四平也几度易手。吴瑞林带着辽南独立师,奉命去鞍山打国民党的援军。可老天爷不给力,忽然下起了大雨,独立师既要冒着大雨长途奔波,还得阻挡国民党五个师的机动部队,而此时离鞍山还有三百多公里,眼看着时间是来不及了。


吴瑞林当机立断,把独立师开到了大石桥。这里也驻扎着国民党一个师的兵力,只要打出气势来,国民党一定会误以为解放军正在大举进攻大石桥,肯定会把途径鞍山、支援四平的部队调一部分来支援,这样不也能缓解四平战场的压力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果然,大石桥一开打,蒋介石匆忙从支援四平的部队里抽调了三个师来支援大石桥。可等他们到大石桥的时候才发现,这儿早就成了吴瑞林的地盘,情况不明,国民党军队也不敢随便进攻,就这么被拖延战术迷惑了双眼。吴瑞林的这次漂亮的“围魏救赵”,也狠狠扇了国民党名将杜聿明一巴掌。


四平战役结束后,杜聿明实在咽不下这口气,率领十万大军进攻辽宁南部。当时吴瑞林手下只有一万多人,无论人数还是装备,两边都差得太多了,就是天神下凡只怕也没法子。吴瑞林再三考虑,决定还是不正面硬刚了,咱们来一波战略性转移,尽可能保留战斗力。


可没想到的是,独立师政委林一山坚决不同意,他觉得:军人怎么能知难而退呢?这不是辜负了党的嘱托吗?就这么拉扯着,杜聿明十万大军都到眼前了,师指挥部还没做出最终决定,大伙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很快,敌人发起了进攻,一发炮弹落在指挥部附近,打断了电话线,独立师和上级失去了联系。情况紧急,吴瑞林要求部队立刻转移,林一山看着战场情况确实不乐观,也就不再坚持了。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独立师总算跳出了包围圈,但杜聿明那边却不知道,还闹出了一个大乌龙。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杜聿明


原来,战斗打响后,上级曾经发报要独立师坚守阵地,这封电报吴瑞林没收到,却被杜聿明截获破译了,所以他一直以为独立师还在包围圈里坚守呢。于是杜聿明到处宣扬:活捉吴瑞林赏300两黄金,提人头来200两,打死给100两。


结果等仗打完了也没找到吴瑞林的“尸体”,但也没听说他突围了,杜聿明自然就以为吴瑞林已经“战死沙场”,还上报请功。南京政府也没确认消息,不光给杜聿明记了一大功,还登报宣传了一把,这误会是越闹越大,不少人真以为吴瑞林已经“阵亡”了。


后来,杜聿明兵败被俘,接受改造,又受邀参加国庆阅兵,俩人才再次相遇,杜聿明这才知道,自己一直以为已经和阎王爷喝茶的这位对手,原来还好好活着呢。



出奇制胜 闻名遐迩



1950年,抗美援朝志愿军正式进入朝鲜,先头部队四个军,其中第42军军长就是吴瑞林。


当时42军被派去东线阻击敌军,来掩护西线上的主力部队。时间紧迫,吴瑞林掐指一算,等自己的队伍到了阻击地,只怕敌人早就在那儿等着了。


情急之下,吴瑞林跨上战马,带着三百多号骑兵日夜兼程,扑到敌军驻地乱杀一气,敌人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骑兵队又神速撤走。这支从天而降的“神马部队”搞得联军摸不着头脑,又怕后边还有埋伏,只好先等在原地。


抓住这个机会,吴瑞林打了个时间差。他让124师副师长肖剑飞带着两个营坐汽车迅速赶到目的地黄草岭,建造军事工事。吴瑞林还向肖剑飞传授了一招“咋呼战法”,也就是让工兵在山缝里塞小包炸药炸开缺口,再装上两百公斤炸药,利用炸起来的巨石攻击敌人。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志愿军42军战士在黄草岭上修筑工事


这招确实管用:第一次爆炸就报销了敌人十多辆坦克,第二回又炸毁坦克二十多辆,砸死砸伤的敌军更是不计其数。这下可把联军打惨了,搞不清中国军队这是用了什么新式武器。


吴瑞林回国后,毛泽东问他这一战是怎么回事。他回答说:“我在抗战期间,看见过日本鬼子炸石头修公路,结果炸起的石头却砸死了自己人。在黄草岭,我就想到用这个方法对付美国佬。”


毛主席听闻笑道:“哈哈!好啊!美帝国主义有飞机、大炮、坦克的优势,我们有山头,有石头,还有这几千、几万、几十万的头脑,这就是我们强大的优势!”


黄草岭之战,42军一战成名,吴瑞林也给美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吴瑞林“转行”干了海军,1965年,他指挥的海军航空兵击落了一架美国空军战斗机,驾驶员史密斯跳伞被俘。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吴瑞林(左二)与陶勇、刘昌毅、萧劲光等人在护卫舰上合影


1971年,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访问中国时,提出了释放史密斯的要求,毛主席和周总理让吴瑞林来商谈。基辛格见到吴瑞林时说:“我们美国人对吴将军的名字并不陌生,吴将军能打陆战,也能打海战,还能指挥空战,美国的将军碰到吴将军都会感到头疼。”


1995年,吴瑞林因病去世,享年80岁。在他的故乡四川巴中,有一个占地120多亩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吴瑞林将军纪念碑就坐落其中,他在这里和众多战友们一起,守护着这片他们为之奋斗的土地。


来源:1039听天下微信公众号


编辑:亚特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伪军   基辛格   巴中   指挥部   鞍山   日本人   黄泉   山东   美国   石桥   红军   国民党   中将   将军   部队   敌人   独立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