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溪上的桥:历史和今天在这里聚合,梦想与现实在这里交融

木兰溪上的桥:历史和今天在这里聚合,梦想与现实在这里交融


仙游“网红桥”:新金凤桥

之所以突然想写写木兰溪上的桥,是因为这段时间,我大部分时间就花在县城里,早晨我在木兰溪畔晨练跑步,晚上我在木兰溪畔散步散心,所以,我总是会经过那几座桥,跑步经过那几座桥,散步经过那几座桥,站在桥上看吹风,坐在桥上发呆,蹲在桥头看人,渐渐地似乎眼里装满了桥的形象,心里装满了桥的影子,对于桥,我渐渐地产生一种不一样的心情。

于是,我提笔写桥。

我没有去进一步考究,木兰溪上的桥到底有多少座?但穿过仙游县城大约八公里的区域这一段木兰溪上的桥,我感觉已经挺多的了,分布的密度还挺大的哈。

木兰溪是莆仙的母亲河,仙游县城以蜚山为屏,以兰溪为脉,兰溪是这个县城的“腰”带,是水脉,水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所以说,木兰溪让人们在这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木兰溪成就了这座千年之城。

有了溪,那么两岸土地也就有了南北之分,就目前来说,木兰溪把县城基本上一分为二,木兰溪的北岸成了鲤城街道办,木兰溪的南岸则成了鲤南镇。

宽阔流长的木兰溪,我不知道过去哪个朝代开始有了渡船,供南北两岸交际往来?而现在,连接两岸的已经有好几座桥了。

我是山里人,接触县城较晚。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我才接触到木兰溪上的桥。

认识的第一座桥,应该是仙游大桥。但是,对于当年木兰溪上的桥,我已经没有留住任何印象了,只是依稀记得,木兰溪比家乡的那条河宽阔了好几倍,仙游大桥也比家乡的那条小桥宽大了好几倍。

后来我到县城工作,在木兰溪旁边的楼盘买了房子,在县城安了家。于是,木兰溪成了我熟悉的地方,木兰溪上的桥也渐渐地为我所熟悉!

说说这几座桥吧。


宋桥

现存最古老的桥当属于南门桥了,也称宋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由仙邑飞钱陈门之子、广东肇庆府太守陈可大倡建,他的兄弟可行、可久捐献巨资,花了两年时间才建成。

在当时,这座大桥属于浩大工程了,据说当时仅仅桥工就多达360多人,每天伙食和运费开支可想而知。

一座桥,关乎一个家族,难能可贵。清乾隆《飞钱陈氏族谱》记载:“可大祖父宋珍善士,始积功累仁,广置祭田,备修南桥,因工程浩大,未能动工兴建。可大父亲汝器奉直大夫,母亲有德夫人朱氏,乐善好施,广结善缘,仍未酬其志。直至可大公,始酬双阐之素志而建成。”可见,大桥建成不单是可大三兄弟功劳,而且是全家三代男女老幼同心协力奋斗的结果。其中,朱氏威信更是可嘉。在“飞钱妈”一家带动下,邑里乡亲父老、开明绅士纷纷捐资建桥。

一座大桥靠得是乐善好施的财团支撑,靠得是和睦团结的家庭内助支持,靠得是无数当地民众合心支持。大桥建成后,历代曾多次遭洪水损毁,当地民众奋力修复重建。现存的桥为清代所建,保持了宋代风格。

国朝内阁中书云亭《南桥纪事》中载:“……无有造是桥者,往来几病,跋履转艰,隔岸望洋兴叹,自崖而返……”可想而知,宋桥兴建之前,南北交通全靠渡船,风险当然大。

一桥飞架,福泽苍生。明代御史林兰友作了一首诗“谁造南桥渡,常悬半天虹,往来无病涉,童叟颂丰功”来唱功这座桥。


城关大桥

城关大桥又名南门新桥,始建于1973年,桥长179米,桥面车道宽约9米,人行道宽3米,双向单车道,由跨径30m的5个桥孔组成,为上承空腹式钢筋混凝土拱桥结构。

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城关大桥新陈代谢地扮演着宋桥的角色,成为南北溪岸的交通主动脉。2020年10月,时代发展需要,县委县政府对它进行了拓宽改造,在桥的东侧新建桥梁,全长171.08米,桥宽13米,历时一年,于2021年10月底竣工,新旧桥梁合并使用,让桥与道路有机结合,宽窄自如,更加通畅,如今它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兰溪大桥

仙游大桥,又叫兰溪大桥,是莆田市第一座三拱大跨度钢管混凝土中承式结构的大桥。1995年动工建造,1998年春节竣工。2012年3月加固维修,历时6个月通车。2015年安装夜景工程,突出仙游的风貌特征和文化特色,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品位,时至今天它仍然是仙游县城的一个地标。


仙港大桥

仙港大桥,是仙港大道的控制性工程,主桥全长664米,左右幅桥备设一个匝道与仙榜路相接,桥梁及道路主线为路幅全宽32米,双向六车道。2006年开工建设的仙港大道是当年莆田市委市政府确定建设的5条疏港公路之一。

本人有幸参与了仙港大桥的建设,现在想起来,很多故事都历历在目,感慨万千。很多时候都会感触到,生命中能参与一些重大的国家建设事业,是一份荣幸,是一份骄傲,更是值得珍藏的人生美好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金凤桥了


新金凤桥

金凤桥历经沧桑,经宋明清诸朝代,乃至民国时代,曾经“七兴六废”,从历代县志及碑记文字中可以发现,金凤桥自南宋嘉定二年(1209)创建后,至民国六年癸卯(1903)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前后历经15次大的重建修建的艰辛历程。

2019年,县委县政府启动金凤桥改造,工程起于紫檀南街,终于木兰大道,采用双向六车道,桥梁工程总长166.4米,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最大跨径32.5米。2021年4月份金凤桥正式通车。

今年的夏秋季节,天气炎热。因为独特别致的夜景,金凤桥竟然成为了“网红桥”,每晚桥的人行道上众多的网红主播在直播,欢歌热舞,吸引了众多群众观望,金凤桥像一位站上时尚潮流的明星,在抖音上等平台上大放异彩。

而距离新金凤桥近旁,建于清代的旧金凤桥依然矗立溪面,新旧两桥比肩而立,仿佛时代与历史的对话。


玉田大桥

应该说,近十年是仙游跨越大发展大变化的黄金10年,城区面积成倍扩大,城市化建设不断向周边辐射,市政设施不断健全,城市道路不断新建延伸,伟大的仙游人民在木兰溪上建成了一座又一座的桥梁,在木兰溪城区段上,陆续新建改建了幸福大桥、玉田大桥、润家步行桥,玉井大桥等多座桥梁。笔者就不一一述说了。

润家步行桥

桥,成为县城中心城区一条靓丽的景观带,也见证了仙游每个时代的发展。

每一座桥,都有一段故事;每一座桥,都有一种使命;每一座桥的没落,都承载着一份荣光;每一座桥的兴建,都赋予一个时代的信息。

我们可以想象,过去宋桥下溪船扬帆,龙舟竞渡,溪滩上,芦苇丛丛,牛羊欢跳。而今天,这么多新旧桥梁,呼应着两岸越来越完善的富含现代气息的公园,历史和今天在这里聚合,梦想和现实在这里交融,成就了一条壮丽非凡风光旖旎幸福安康的木兰溪景观带。

旧桥,陈述着过去的动人故事,叙说着昔日的烟火繁华;新桥,展示着仙游人民不懈的追求,挥写着时代的幸福篇章。

木兰溪上的桥,不仅仅是一座座桥,不仅仅是一个个交通便道,更是一部部说不完写不尽还在写的仙游人民积极进取接续奋进的历程。

书写木兰溪上的桥,更应该书写这个日新月异的伟大时代。

2022.10.28完稿于石苍乡


(记录新时代,传播正能量,感谢你的关注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木兰   玉田   仙游   兰溪   城关   车道   大桥   县城   桥梁   现实   梦想   时代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