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债”,从小积攒到大!不去除,一生都难得心安…

#头条创作挑战赛#

理想有两种,一种是私的理想,一种是公的理想。完全为私的理想,会一辈子很痛苦,而只要为公的理想,你就不会痛苦了。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300字,深度阅读需7分钟,受益终生|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太快,每个人都顶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积攒了诸多情绪。


很多人内心不安烦躁,稍微有一点不顺心,就会引发连锁反应,甚至导致一系列不必要的冲突。


不好的情绪,如洪水猛兽,一旦调整不当,势必给自己、给他人带来伤害。


之所以会这样,其实是因为,我们背负了太多太多情绪的债。


那么,情绪的债是怎么来的?又该如何化解,才能活出心安与自在呢?



1

情绪的债来自从小到大的积累



谁都不想压抑自己,不想伪装,但是很多时候又不得不伪装。


比如一个小孩回家,爸爸问他今天有没有考试?他说有,因为他不敢隐瞒,拿出考卷给爸爸看看。


爸爸一看不及格,就问怎么回事。小孩刚开始都很天真,他会讲,全班都及格了,就我一个人不及格,就被打了。


为什么?因为爸爸很没有面子,你说全班都及格,就你不及格,就是我的遗传不好,那我受得了吗?


小孩子这次被打了之后,下次爸爸再问他怎么不及格,他就会说全班都不及格。这样不仅不会被打,还什么事情都没有。


然后他慢慢就懂了,要伪装,要说假话,长大以后要让对方有面子。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就开始扭曲自己,慢慢造成很多情绪负债。


我们从小都知道要诚实要坦白,但是我们都不敢,这是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的情绪负债。


从小积攒,慢慢造成我们自己内心很痛苦,很不安。一方面不满现实,一方面不敢轻易改变。


长大后,我们始终在挣扎,就是因为有太多从小累积下来的债务没有还清。


那怎么可能心安平静,怎么可能自由自在?根本做不到。


再者,我们都有一些先入为主的看法,也会扭曲了自己的观点,造成情绪的不安宁。


比如,你从小就看到妈妈把一只鸡的鸡腿统统给爸爸吃,就造成你有一种心理障碍。


因此你长大后在别的地方就很想吃那个鸡腿,甚至会抢着吃,好像要补偿自己一样,这样很可能造成人际关系的不良。


再比如,现在年轻的父母最怕的就是把孩子交给上一代的父母教养,因为上一代的父母普遍有一种补偿心理。


我的孩子没有玩过的玩具买给我孙子玩,我的孩子没有吃过的东西买给我孙子吃,这样慢慢就造成小孙子的情绪债务。


祖父母是好意,但最后结果很糟糕。


我们经常好心做坏事。尤其当老师的特别要小心,我们都是很好意要教小孩,结果都把别人的子弟教坏了。


当然,很多人会说,现实让我们不能很诚实,不能很坦率,我们没有情绪的自由。


这是不对对的,你要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去调整,否则就是不长进的。


2

学会自我疏导



那如何调整?最关键的还是要靠你自己来调整。


也就是,自我调整,把这些不必要的情绪债务还清,把它拿掉,你才会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心安,越来越自由,越来越成熟。


情绪是不能压抑的,而且也压抑不了,也不能控制,否则会越积越多。


我们多半都说压抑跟控制,我很会控制,这个人修养很好,其实不是。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情绪来反应,后果是不好的,你会造成没有人喜欢跟你在一起,到哪里人家都不太理你,保持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大家都不愿意惹你,不喜欢理你,因此你就开始压抑,开始控制,造成一种情绪没有获得表达的压力,最后可能导致忧郁症、恐惧症,然后还有更严重的自闭症。


自闭症就是我害怕跟别人来往,听见人的声音我就躲,我宁可整天跟电脑玩,也不愿意跟人见面。因为见面都没有好结果,人家给我的都是很难看的表情。


我们为什么会压抑,为什么会控制,就是因为一表达出来效果就不好。


但是大家要知道,如果没有表达出来的,那个情绪还是存在的,压到长久以后,不但会压出病来,而且会一发不可收拾。


火山里面有很强的能量,时不时爆发一下,反而不会造成大灾难。而如果火山长期没有爆发,一旦爆发是不可收拾的。


人也是这样,忍到忍无可忍就完了。


所以,我们要让情绪有适当的疏解,不要压抑,不要控制,还要学会适当地好好释怀自己的情绪。



3

建立“为公”的理想



更加重要的是,我们现在要告诉自己,人这一辈子,就是要完成自己的理想。


只不过你要明白,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就在这点而已。


理想有两种,一种是私的理想,一种是公的理想。


完全为私的理想,会一辈子很痛苦,而只要为公的理想,你就不会痛苦了。


如同我们要让环境整洁,看到脏的东西,如果我有时间有精力就去收拾收拾,这不算什么贡献,我也用不着大惊小怪。


如果你说这么多人都看见了,怎么就我收拾,我干了不是吃亏了吗?


这些都是情绪负债。我们经常陷入这种自己找麻烦的状况,慢慢增加了自己的情绪负债。


大家一向都是这样,做了事情想要人家知道。


如果转换一下思路,做事情没有功劳,这本来就是你的理想,本来就是你该做的事情,那你就自由自在了。


一个人要不要自由自在,能不能自由自在,做不做得到自由自在,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跟别人没有什么关系。


你之所以不能做不想做做不到,是因为你从小到大,就被一层一层的情绪债务套牢了。


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慢慢去调整自己的想法,化解自己的偏见,否则你的情绪永远不安宁。


情绪最高的境界是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该哭就哭,该笑就笑。


如同说男人也可以哭,不一定永远不能哭。你把哭当成很自然的事情,就没有这些压抑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你就能自由自在了。


但是,该哭就哭,不是想哭就哭。


换句话说,自由自在也是有限度的,你还要顾虑到别人,也就是在大家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你才有充分的自由。


这样大家慢慢就知道了,如同受教育一样,教育就是给我们一些框框,在这些框框里面,我们要找到合理的自由,然后就可以做到没有框框的负担,自由自在。


简而言之,人本来是没有框框,但是出生后必须和大家共处才能生存,所以要先找框框,有了框框以后,慢慢把它解脱掉,就这么一个过程。

幸福家道篇之幸福家道 幸福家道礼包 ¥208.6 购买

所以,我们要慢慢把从小积攒的很多成见和偏见丢掉,逐渐化解自己的情绪负债,学会合理疏导,自我改变,否则永远不成熟,永远不能自由自在。


孔子说:随心所欲,不逾矩。


就是告诉我们,在顾及大家利益的前提下,慢慢去掉所有的情绪负债,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自在,真正的快乐幸福。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心安   自闭症   鸡腿   孙子   家道   框框   债务   全班   自由自在   情绪   爸爸   不好   事情   理想   幸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