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赛道,人生照样出彩

马宏达在比赛中

近日,“00后小伙马宏达刮腻子刮成世界冠军”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并一度冲上热搜。据报道,马宏达是浙江建设技师学院16级建筑装饰技师班学生,经过4天激烈角逐,获得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比赛冠军,实现了该项目中国金牌零的突破。

要知道在世界竞赛领域,操作误差往往不能超过一毫米。此外,赛题在比赛前才公开,选手不仅需要读懂英文图纸,还要在短时间内施工完成。马宏达此次夺金,考验的不只是技艺,还有身体、心理等综合素质。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在本届大赛中,除了马宏达,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教师邵茹鹏获得精细木工项目金牌,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王珮获得美容项目金牌……这些平时看着不起眼的专业和人才,如今不仅站在了世界级的领奖台上,也走进了公众视野,网友纷纷为其点赞,感叹“行行出状元”。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表示:“职校出身,混得再好也还是个泥瓦匠”“没用,工地上最多也只能给350一天,没什么奔头”等等,这些网友对这样的世界冠军很不以为然,话里话外都给人一种感觉,就是手工技能再厉害,依旧登不得大雅之堂,他们坚持认为:还是应该读正规的大学,学点热门专业才有出路。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网友的这些观点?我们对入职校、学技能的老观念是否应该改变了呢?对此,湖北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涂一昂在《热点里的价值观》发表观点:

曾几何时,很多职校包分配,毕业就能进厂顶职,那时读高中反而是大家不太想去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需要大量高层次人才,于是读高中上大学成了绝大多数人眼中的香饽饽。进入新发展阶段,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增量已远远超出了用人单位接纳范围,尤其是金融、法律、传媒等专业表现得更为明显,于是这些大学生要么通过读研规避求职困境,要么为了“面包”跨专业就业,要么为了理想艰难创业。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用人市场求大于供变成了供大于求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另一种出路呢?

如今的职校和当年的高中一样又一次处在微妙的反转前夜。为什么这样说?从生活层面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于高质量的生活需求与日俱增,举个例子以前大家装修,铺个砖刷个墙就可以了,若还要再好点,再换个木质地板、高级墙纸等。现在这些都很落伍了,开始流行立体雕花、墙绘,就我知道的一位95后立体墙面女画师早已实现月入数万,想请她还得排队。所以你看,谁说手艺人头上没有光环?从国家层面看亦是如此,国家的稳固需要大国重器作为压舱石,看起来这些重器装备常人难以企及,但实际上它们也是由普通技工们用一个个焊点、一块块电板拼接而成,随着国家不断发展,这样的创新成果还会不断呈现,而且很可能是上天入地、下海越洋并涉及很多行业。

十年来,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轨”运行为标志,职业教育体系已经逐步建立健全起来,各种类型特色鲜明、高水平的职业技术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学校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愿意参加技能高考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校录取的这类学生也在稳步增加,像马宏达、邵茹鹏和王珮这样的“金牌选手”,正是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缩影。近期,党和国家更对职业教育做出了新的安排,未来将进一步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职业教育将成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果说现在还差点什么,我想那就是咱们观念得及时转变。


(编辑:余飞 编审:杨康 柳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赛道   技师   强国   职业教育   出路   层面   金牌   技能   高中   学校   项目   网友   人生   国家   人才   学生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