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楚什么是内心的力量,更有助于你的修行


内心是什么?

内心的力量对应的就是内心的强大,这是一个人人都向往的生活状态。

内心是什么?

它指的并不是我们的心脏。

强壮有力的心脏固然可以更好地支撑我们的身体,但它却不是此刻我要解读的内心。

在宗教哲学的智慧中,要想人生自在,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意识状态不可缺少,那就是“觉知”。

“觉知”在人生自在的过程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平衡!

平衡什么呢?

平衡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

内心世界依靠什么支撑?

依靠的是内心。

现实世界依靠什么支撑?

依靠的是思维。

这两个世界就是我们作为一个正常人生存的全部空间。它们之间能否保持平衡,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是否圆满。

就事实而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现在的生活状态是不圆满的。

不圆满,就意味着有缺憾。

而有缺憾感,并不是因为你真的缺乏什么,真正的原因是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出现了严重的失衡。

立足于当今社会来讲,在现实中逐物的兴奋,已经远远超过了内心世界定义的圆满与喜悦。

打破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就是我们现在痛苦的源头。

破坏平衡的始作俑者就是思维。

这倒不是说思维一无是处,而是本来需要内心和思维两个人商议才能决定的事情,现在由思维一个人说了算。

失衡,是因为生活中缺少了“觉知”。

为什么一个根红苗正一身正气的人会沦落为腐败份子?

因为缺少有效的监督。

就这个案例来说,他既缺乏社会的监督,又缺乏“觉知”的监督。

在社会层面,缺乏监督会让他贪恋权力带来的快感;在个人层面,缺乏监督会让他沉迷在思维的欲望之中。

在监督有效的基础上,这个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1、讲原则,2、有敬畏心,3、有良知。

抛开上面的个例,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在生活中缺少“觉知”的参与,势必会让我们一步步滑进思维的陷阱,沦为欲望的奴隶。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直到大同;人道有为,唯心唯物,循环交替,直到平衡。

我们国家璀璨夺目的文化底蕴都来自古代,那时的生产力却并不发达;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高度发展,精神世界却一塌糊涂。不信就看现在抑郁症的泛滥趋势……

说这些是想表达什么内容呢?

觉醒时代来临了!

因为物质文明的发展已经弥补不了精神世界的空虚,所以,转换意识状态迫在眉睫,这将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大势,除非你已经变得麻木不仁。

那些觉醒的先行者就是燎原星火,他们才是人类未来的希望,而不是那些发明原子弹和星际飞船的人。

回归正题。

觉醒的人在改变的过程中,必定是已经理解了平衡内心与现实的重要性。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让“觉知”同时感受思维活动与内心感受就成了修行的重头戏。

然而,在最初的阶段,“觉知”所感受到的内心往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心,而是因情绪导致的内脏反应。

比如:愤怒会让心跳加速,“觉知”如果不能察觉这个问题的话,那么它同时感受的就是思维内容和狂跳的心脏。这种联系只会强化你的负面情绪。

真正的内心并不是一个实体。

相反,它是一个空间。

老子在2500年前就描述过这个空间的功能: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由此不难看出,内心的力量并不是来自它的强大,而是来自它的包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当你什么都能容下的时候,还有什么可以伤害到你呢?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状态:当你觉得自己不快乐、感觉被伤害的时候,那一定是有些东西你不能容忍。你所能容忍的最低限度的事件就是你内心的强大程度。

比如说:别人瞅你一眼就会使你的情绪失控,那么你的内心力量也只能勉强应付一下别人的眼神,这就是你的真实能力。至于自己幻想出来的无所不能,在面对真正的挑战时你就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了。

或许你会说,可是有些东西我真的是无法容忍啊?

如果真是这样,实在解决不了的话,远离它会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借助内心的力量来打破现实的苦恼,这完全是一个方向性的错误。

内心的力量从来都不是展现在战胜什么,而是体现在它能包容什么。

所以,“觉知”要平衡的不是思维活动与内心反映,而是联接思维活动与内心空无的本质。

内心的空间就是无形的原则,它会化解思维模式中不切实际的内容。

这是控制欲望的最佳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内心   力量   圆满   心脏   情绪   思维   现实   状态   世界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