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注射:如何用更少剂量肉毒毒素处理眉间纹?


嗨,宝宝们好呀,做研究分享也大半年了,偶尔会碰到一些朋友,比较急躁,文章都没看明白,就在后台疯狂输出,什么帽子都往头上扣,弄得我也是很无奈。

不过超感谢大多数朋友的支持,也会给到我很多真诚的建议,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真心希望分享的内容,可以为整形医生朋友们带来帮助,哪怕只有一丢丢,更重要的是希望大神们可以充分交流,能给到独特的理解和视野,这样我也就没白忙活啦。

好啦,碎碎念了几句,赶紧来聊聊今天的话题,关于肉毒毒素处理眉间纹的注射技术,咱们也做了好几次分享了,不过大家都知道,如果缺乏全面的解剖学知识,是容易产生一些副作用的,比如上睑下垂,“武士眉”等等,另外如果能做到精准注射,是不是就可以降低剂量呢?今天咱们从解剖学的基础上,复习一下眉间纹的注射技巧,快来一起看一下吧。

眉间纹

眉间纹,又被称为川字纹,它由三块肌肉产生:皱眉肌(CSM),降眉肌和降眉间肌。

降眉间肌是眼轮匝肌的上内侧纤维,它与CSM和降眉肌相连。而这几块肌肉中,对眉间纹影响最大的是皱眉肌CSM。

图1 眉间纹示意图

肌肉解剖

我们来重点看看皱眉肌的解剖特征:研究中提到,CSM起源于眶上缘的内侧部分,以30°角向上外侧穿过,延伸至眉毛中部,附着于皮肤的真皮层,它起源于额骨部分,位于额肌下方。

展开说的话,CSM起源于水平面(HL)上方约16 mm,距离中线约4–14 mm,插入真皮层(HL上方30 mm,中线上方16–35 mm),并与额肌相连(图3)。

图2 皱眉肌(CSM)、降眉肌(P)和降眉间肌(DS)的示意图。眉间纹主要由这三块肌肉产生;但影响最大的的肌肉是CSM。


图3 如图,CSM起源于水平面(HL)以上16mm和中线(ML)4-14mm,插入真皮(HL以上30mm和中线16-35mm),与额肌相互连接。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CSM的细节:首先咱们亚洲人的CSM垂直长度(15mm)要小于高加索人(21mm),其次CSM是由两个肌肉腹组成的:斜腹和横腹,斜腹垂直,横腹水平,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斜腹有两种类型:宽和窄(图4)。

图4 CSM的斜腹(橙色)和横腹(红色),斜腹的两种类型:窄(a)宽(b)

可以看到,窄斜腹呈矩形延伸,这种类型的斜腹会和横腹内侧三分之一的额肌合并。而宽斜腹呈三角形,它表面覆盖了横腹的大部分区域,这种宽斜腹会在瞳孔中线上方的眉毛中形成更强大的肌肉收缩力,虽然看着复杂,但也不用纠结,因为这两种类型的CSM肌肉是很难区分的,而且关键的是,它们的注射点是一样的。

建议注射技术

从解剖研究中可以发现,睑板前的肌肉彼此是互相连接的,所以当注射BoNT到CSM时,可能会扩散到附近的肌肉,研究中建议在两边共4个点进行注射:分别为内侧点和外侧点。


图5 注射示意图 共注入6U;每个内侧点和外侧点注射1.5 U。内侧点(黑点)位于可触诊的额切迹上的髂间点。外侧点(橙色点)是瞳孔中线和眉弓的交点。(ML;中线,HL;水平线,MP;瞳孔中线,SA;眉弓)。

注射点剂量

共注入6U;每个内侧点和外侧点分别注射1.5 U(图5),这个剂量确实不是很多。

常见副作用

接下来呢,我们再来看看常见的注射副作用和推荐的处理方式。

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是指患者的上眼睑覆盖了30%-40%的角膜,早期文献中该并发症患病率为1-3%,而一项经批准的FDA临床研究报告的患病率为5.4%。

当外侧注射点太深,或注射过多BoNT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外侧点注射时应在皮下进行。


图6 上睑下垂患者

一般来说,上睑下垂可能会长达2-3个月,文献中推荐的治疗方案如下,供大家参考:


可使用滴眼液,包括激活Müller肌的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应每天给药3次。因为位于上睑提肌和粘膜之间的Müller肌具有提升眼睑的辅助功能。由于Müller肌受交感神经支配,因此含有0.5%阿普克罗宁(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的滴眼液可在Müler肌被粘膜吸收后收缩,从而提升眼睑。

“武士眉”


“武士眉”则是由于BoNT扩散影响到了额肌内侧部分,导致眉毛向上移动,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图7)。

针对这种情况,Lee等人建议,可根据既定的注射方法沿着颞线注射额外的BoNT,来进行处理,这个我们之前也做过介绍。

注意事项

为了预防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应该注意各种因素,比如注射点,BoNT剂量,针头方向,手部位置等。对于预防上睑下垂来说,注射部位非常关键,应尽可能高于眶缘,据报道,1单位的BoNT通常分布在1.5cm-3cm以上,所以可以在CSM起点的上方,选择一个注射点。

02

针对老年患者

在临床中,很多注射位于眉毛上方,因为这些点处于眶缘上方,但是在老年患者中,如果根据眉毛位置来选择注射的话,上睑下垂的概率会很高,因为老化过程中眉毛是会下垂的,就容易导致在眼眶边缘以下注射,这个需要注意。

注射细节

另外,注射时一定要缓慢,避免BoNT向下扩散到眼睑,而且注射过程中,可以用手按住眶缘内侧,来对BoNT进行阻隔。

局限性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该评价基于解剖学信息,应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不过作者表示,该研究在使用最少量的BoNT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这就是今天的技术分享,可以看到精确的了解肌肉解剖,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还能够降低BoNT的使用剂量,不过要注意,BoNT的效果是因人而异的,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方案。还有疑问的顾客可以私信我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剂量   激动剂   解剖学   眼睑   中线   示意图   瞳孔   毒素   精准   眉毛   肌肉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