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崛起;从废墟中崛起的工业强国


在南北战争后的几十年里,美国成为了一个工业巨人。传统工业不断扩大,石油炼制、钢铁制造、电力等许多新兴产业应运而生。铁路大幅扩张,甚至将该国偏远地区带入了全国市场经济。工业增长改变了美国社会。它产生了一个新的富裕工业家阶层和一个繁荣的中产阶级。它还产生了一个大大扩展的蓝领工人阶级。使工业化成为可能的劳动力由数百万新来的移民和更多的来自农村地区的移民组成。美国社会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多样化。

南北战争

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许多工人通常至少在一年中的部分时间失业,他们工作时的工资相对较低。这种情况导致许多工人支持并加入工会。与此同时,农民也面临着困难时期,因为技术和产量的增加导致更多的竞争和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农场的艰难时期导致许多年轻人搬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

出生于1840年代和1850年代的美国人将在他们的一生中经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些变化是一场全面的技术革命的结果。例如,它们的主要光源将从蜡烛变成煤油灯,然后变成电灯泡。他们将看到他们的交通工具从步行和马力发展到蒸汽动力机车,电动无轨电车,再到汽油动力汽车。他们出生在一个绝大多数人从事农业的社会,他们经历了一场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数百万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地点。他们将经历数百万人从美国农村移民到美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内战后通往西方的铁路完工,为该地区的大片地区开辟了定居和经济发展。来自东部的白人定居者涌向密西西比河,前往矿山,耕种和牧场。非裔美国人定居者也从南方腹地来到西方,全黑人西部城镇的倡导者相信在那里可以找到繁荣。中国铁路工人进一步增加了该地区人口的多样性。

1861年,美国面临着当时最大的危机。北方和南方各州在社会、经济和政治上变得越来越不相似。北方的工业和商业日益增加,而南方则主要从事农业。然而,比这些差异更重要的是非裔美国人的奴隶制。北方人普遍希望限制奴隶制的蔓延;有些人想完全废除它。南方人普遍希望维持甚至扩大该机构。因此,奴隶制成为政治危机的焦点。

黑人奴隶

1860年共和党人亚伯拉罕·林肯当选总统后,南方十一个州最终于1861年脱离联邦。他们试图建立一个独立的州联盟,保护奴隶制。另一方面,北方联盟主义者坚持认为分离不仅违宪,而且不可想象。他们愿意动用军事力量将南方留在联盟中。即使是没有奴隶的南方人也反对联邦的威胁胁迫。结果是一场代价高昂的血腥内战。在内战中丧生的美国人几乎与全国所有其他战争的总和一样多。经过四年的战斗,联盟通过武力得以恢复。重建联邦的问题与打仗一样困难。由于大部分战争是在南方进行的,该地区在物质和经济上都遭到了破坏。帮助自由民和建立忠于联邦的州政府也提出了需要数年才能解决的难题。

经过四年的战斗,联盟通过武力得以恢复。重建联邦的问题与打仗一样困难。由于大部分战争是在南方进行的,该地区在物质和经济上都遭到了破坏。帮助自由民和建立忠于联邦的州政府也提出了需要数年才能解决的难题。亚伯拉罕·林肯于1860年和1864年再次当选总统。1861 年 3 月 4 日,他的首次就职典礼上,由于美国内战即将爆发,当选总统周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保障。

林肯曾反对斯蒂芬·道格拉斯,主要是在一系列关于人民主权和奴隶制的辩论中。在《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的指导下,林肯反对奴隶制。虽然林肯反对奴隶制,但他也很清楚宪法对总统可以采取的行动的界限。

战争将解放问题带到了最前沿,但林肯推迟了行政行动,直到他觉得自己有明确的权威。国会于 1862 年 7 月通过立法,经过与内阁数月的合作,林肯于 1863 年 1 月 1 日发布了《解放奴隶宣言》。该公告宣布“所有在任何州或州指定地区被关押为奴隶的人,其人民将反抗美国,从今以后将永远自由。《解放奴隶宣言》并没有结束奴隶制,但它确实改变了内战的基本性质。北方现在正在为建立一个没有奴隶制的新联邦而战。

随着战争的继续,双方在无数次战斗中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例如,超过50,000人在葛底斯堡战役中丧生。1863 年 11 月 19 日,林肯在该战斗公墓的落成典礼上发表了他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

1865 年 12 月 18 日生效的宪法第十三修正案结束了美国的奴隶制,但林肯没有活着看到该修正案获得批准。1865 年 4 月 14 日,约翰·威尔克斯·布斯在福特剧院观看戏剧时射杀了林肯。林肯在第二天一早去世。

从1870年代初开始,美国的铁路建设急剧增加。在1871年之前,已经铺设了大约45,000英里的轨道。在 1871 年至 1900 年间,美国不断增长的铁路系统又增加了 170,000 英里。大部分增长可归因于横贯大陆铁路的建设。1862年,国会通过了《太平洋铁路法》,授权修建横贯大陆的铁路。第一条这样的铁路于1869年5月10日完工。到1900年,又有四条横贯大陆的铁路将东部各州与太平洋海岸连接起来。

蒸汽火车

五条横贯大陆的铁路中有四条是在联邦政府通过土地赠款提供援助的情况下建造的。从国会获得数百万英亩的公共土地后,铁路公司获得了铺设轨道的土地和出售的土地,其收益帮助公司为铁路建设提供资金。然而,并非所有铁路都是在政府援助下建造的。较小的铁路不得不从私人所有者那里购买土地来铺设轨道,其中一些人反对铁路并拒绝授予通行权。

铺设轨道和在铁路建设营地中和之间生活往往非常困难。铁路施工人员不仅要承受极端天气条件,还必须铺设横跨和穿越许多自然地理特征的轨道,包括河流、峡谷、山脉和沙漠。像这个不断扩张的国家中其他大型经济机会一样,铁路建设营地吸引了所有类型的人物,几乎所有人都在寻找合法或非法快速获利的方法。集中营里的生活往往非常艰苦和艰难。

发达的铁路、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能源为美国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1864年,年轻的洛克菲勒与俄亥俄州议员的女儿完婚,除了社会地位,老丈人还为他带来了大量金融资源,当地银行为洛克菲勒的石油公司扩张提供了充沛的贷款,到1869年时,他的工厂已经成为了克利夫兰最大的炼油厂,当竞争者每天只能精炼一两桶油时,洛克菲勒公司的产量是1500桶。

在1800年代后期,其他国家的人们决定离开家园移民到美国。为了逃离作物歉收、土地和就业短缺、税收上升和饥荒,许多人来到美国,因为它被认为是经济机会的土地。其他人则来寻求个人自由或从政治和宗教迫害中解脱出来,1870年至1900年间,近1200万移民抵达美国。在 1870 年代和 1880 年代,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来自德国、爱尔兰和英国。即便如此,在1849年加州淘金热开始到1882年联邦法律停止移民期间,仍有相对庞大的华人移民到美国。

随着187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的到来,欧洲移民和美国人开始争夺传统上为中国人保留的工作。随着经济竞争而来的是厌恶,甚至种族怀疑和仇恨。这种情绪伴随着反华骚乱和压力,特别是在加利福尼亚,要求将华人移民排除在美国之外。这种压力的结果是国会于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该法案几乎结束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移民。

排华法案

移民通过几个港口进入美国。来自欧洲的人通常通过东海岸设施进入,而来自亚洲的人通常通过西海岸中心进入。然而,超过70%的移民是通过纽约市进入的,纽约市后来被称为“金门”。在整个 1800 年代后期,大多数抵达纽约的移民都进入了曼哈顿顶端附近的城堡花园仓库。1892年,联邦政府在纽约港的埃利斯岛开设了新的移民处理中心。一旦定居下来,移民就会寻找工作。永远没有足够的工作,雇主经常利用移民。男子的工资普遍低于其他工人,妇女的工资低于男子。社会紧张局势也是移民经历的一部分。许多移民经常受到刻板印象和歧视,因为他们“与众不同”而遭受口头和身体虐待。虽然大规模移民造成了许多社会紧张局势,但它也在移民定居的城市和州产生了新的活力。新来者帮助改变了美国社会和文化,表明多样性和团结是国家力量的源泉。

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了英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前的50年是美国飞速发展的50年。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已经成为领土超过90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诞生于欧洲的铁路、电报、汽船、炼钢等技术在美国迅速普及。而随着一批又一批来自欧洲的移民涌入美国,这片广袤的北美大陆成了资本主义完美又残酷的试验场,摆在资本家面前的是一幅无比繁荣的图景。

同样在1894年,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掌舵者,在父亲和合伙人相继去世后,57岁的摩根将指挥这艘巨轮完成一条跌宕又光辉的航线。工业扩张和人口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城市的面貌,巨富的帝国在起航,但时代繁荣的背景下永远暗流涌动。堆积如山的社会问题、噪音、交通拥堵、贫民窟、空气污染以及卫生和健康问题变得司空见惯。美国人自己清楚:所谓的最大经济体,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强大”,组成它的是贪婪的华尔街、贫困潦倒的人民和毫无作为的联邦政府。

摩根

1900年代初,美国进入了和平、繁荣、进步的时期。在全国不断发展的城市中,工厂产量增长,小企业蓬勃发展,收入增加。随着就业和更高工资的承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美国开始转向城市居民的国家。到1900年,有3000万人居住在城市。人口大规模迁移到城市,使一些人富裕起来,但也给另一些人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1870年1月洛克菲勒斥资100万美元成立了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并说服其他的炼油厂与铁路公司结成了一个秘密联盟。联盟控制了俄亥俄和宾夕法尼亚的运输线路,并暗中规定,原油运费的公开价格为每桶80美分,但内部成员只需支付40美分。这份协议被称作“美国工业发展史上最残酷的死亡协定”,未能进入利益集团的中小企业只有两条路可以走,在高昂的运输成本中等待死亡,或是向洛克菲勒领导的联盟俯首称臣。一个接一个的小型炼油厂被收入囊中,洛克菲勒第一次品尝到了“垄断”带来的好处。

1871年普法战争爆发,洛克菲勒利用战火引发的石油出口市场萎缩,买通克利夫兰的各大银行,要求他们不要向困境中的石油公司提供贷款,逼迫他们同意被收购。通过这种方式,洛克菲勒几乎将俄亥俄和宾夕法尼亚所有的炼油厂都收入囊中。到70年代末,洛克菲勒已经掌控了石油产业链上从开采、运输到提炼的每一个环节。据说在收购谈判中,如果对方有所迟疑,洛克菲勒就会打开自己的账本,声称即便自己贱卖石油,也比他们用成本价出售赚钱。

洛克菲勒

1879年,洛克菲勒的律师找到了一个天才的办法:说服40家石油公司的拥有者,把股份交给洛克菲勒领军的托管人手里,这意味着40家公司成为了某种意义上一个独立的公司,洛克菲勒将其命名为“标准石油托拉斯”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垄断怪物,从纽约到维也纳、再到德里,没有一滴石油能从洛克菲勒的指尖溜走。种种肮脏手段让洛克菲勒自始至终背负着骂名,法律诉讼和调查也未曾停歇。他的人品同样饱受质疑,当美国教会请求这位基督徒赞助16万美元时,洛克菲勒极不情愿的只拿出了10万美元。而当科罗拉多的矿工联合会组织罢工时,洛克菲勒甚至毫不犹豫的出动了装甲车与重机枪。

在这个庞大托拉斯的阴影中,在繁荣承诺的诱惑下,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农村家庭和移民来到城市,在工厂工作。据估计到1904年生活在城市的三分之一的人几乎饿死。对于许多城市贫民来说,由于城市服务很少,工人阶级每天都生活在过度拥挤、供水设施不足、未铺砌的街道和疾病中。工人阶级的工资远远落后于中产阶级,几乎没有机会走出城市贫民窟。石油工人们不得不为了每周3到4美元的薪水拼命劳作,连孩子常常都要从早上5点工作到夜里8点——当然,这是在能够找到工作的情况下。由于移民潮带来的劳动力过剩,资本家们所担心的成本提高一直没有发生,人们只能为了养家糊口接受雇主的任何条件。

1914年夏天,欧洲爆发了战争,一边是以德国和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另一边是以英国、法国和俄国为首的同盟国。战争开始时,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宣布美国将保持中立。然而,这种中立性在美国受到了考验和激烈的辩论。大西洋的潜艇战使紧张局势居高不下,1915 年 5 月 7 日,德国击沉了英国远洋客轮卢西塔尼亚号,造成 120 多名美国公民死亡,并激起了美国的愤怒。1917年,德国对美国船只的袭击及其干涉美墨关系的企图将美国卷入了盟军一方的战争。美国于 1917 年 4 月 6 日对德国宣战。几个月之内,成千上万的美国男子被征召入伍并被送往强化训练。妇女甚至许多以前从未外出工作过的妇女,都在生产战争所需物资的工厂工作,并在国内外的救护队和美国红十字会服役。孩子们被征召出售战争债券并种植胜利花园以支持战争努力。

欧洲战争

美国向欧洲派遣了一百多万军队,在那里他们遇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一场在战壕和空中进行的战争,一场以坦克、毒气等军事技术兴起为标志的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美国   洛克菲勒   林肯   奴隶制   欧洲   强国   废墟   移民   铁路   石油   战争   工业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