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分子的先进代表 徐瑞生

他是一位典型的令人尊敬的知识分子。他有学者的风范,坦荡、谦和、平易近人;他有专家的作风,务实求精,对自己严谨苛求,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著追求;他有农垦人艰苦创业的精神,扎根农垦35年,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农垦实践相结合,碰撞出一朵朵璀璨夺目的多彩花朵;他一生培养出不计其数的拖拉机驾驶员、机械手和修理工,为推广农业机械化发挥了做用;在他的研发和整合下,下河清农场成为甘肃垦区首家实现玉米种植全套机械化的单位和全省推广农业机械化的典型;他大胆改革,推行企业化管理,激活了甘肃省农垦科研推广中心,一跃成为甘肃省先进科技单位;他创办了“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农垦分校”,不仅为农垦而且为全社会培养人才……

他就是原省科研推广中心主任,甘肃农垦知识分子的代表—徐瑞生。

徐瑞生在培训中心门前留影

锲而不舍学知识

徐瑞生1935年12月出身在江苏省海安县仇湖镇一户地主的家庭里。家里有父母、2个姐姐和哥哥,他最小。他在省立常州中学上初中,读二年级时,全国已解放,同学们纷纷报名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他是既想参军,又渴望学知识,就自己跑到南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报考了当时陈毅任校长的华东军政大学。学政治,学军事,学了8个月后结业,他又转入华东野战军第三通讯学校,学习无线电发报。半年后于1951年7月分配到北京中央军委通讯总台,当实习报务员。随着抗美援朝参战的需要,他于1952年12月调中国人民志愿军驻安东办事处待命,准备到朝鲜开城。后不知何故又转调到旅大市(现大连)辽东要塞市海防运输巡逻大队4中队401艇任通讯组长。1954年11月,他告别部队生活复员。

此时他的家已搬到上海。复员后,当地政府给他安排到一个工作条件很不错的单位,他谢绝了。当年他经常读苏联出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受其影响刻骨铭心,他渴望学习知识,用知识报效国家。特别是他亲眼目睹了国家解放初期,百业待兴,急需有知识的人才,因此他选择了去上海当时较有名气的控江中学读书,并从中学三年级读起。1958年7月他高中毕业了。由于他学习勤奋刻苦,成绩名列前茅,他本想凭借个人的实力报考北京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由于政治条件限制不能报考。此时恰逢甘肃河西的张掖工学院来上海招生,他被学院录取,选学习了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

“大越进”中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催生了甘肃教育办大学,河西张掖就办了5所大学,终因教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差,几乎全部撤销,只保留了张掖农机专业学校,他被转入该校农业生产机械化专科学习,并与1961年大学专科毕业。当年与他一起从上海来甘肃河西学机械专业的50多人,一是受不了当地学习条件艰苦;二是没能经受住“困难时期”饥饿的考验,毕业时只剩下7人。他被河西建委于10月份分配到国营西湖农场工作。

蹉跎岁月用知识

西湖农场毗邻新疆,是甘肃垦区最边远、最西边的团场。座落在有“世界风库”之称的安西县境内。这里称之为西湖,却于西湖美景有天壤之别,茫茫的戈壁荒滩,不仅没有水,而且盐碱之大寸草不生,夏季酷热,冬季寒冷,气候干燥,少雨多风,属不宜人居的地方。

初来乍到,徐瑞生被分配到机耕队任技术员兼统计员。

为农场建设的需要,农场从苏联进口一台4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组(发动机,发电机,配电盘等),说明书是俄文,大家都看不懂,设备闲置。场领导准备花钱请人翻译,报着试试看的心理问他懂不懂俄文,请他帮忙。他不仅将俄文全部翻译成中文,而且参与了安装,并根据操作规程教发电机手按章操作,确保安全正常运行。新来的技术员懂俄文,消息一传开,全场从苏联进口的农机和其他设备说明书的翻译工作都找他来完成,他是有求必应,并为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而高兴。他先后完成了从苏联进口的康拜因联合收割机等设备的翻译安装、操作等工作,并传授操作手们设备的操作要领和故障排除及保养修理。

文化大革命中,因家庭出身问题,他被下放到牌坊梁,当时的7团4连劳动。他利用劳动之余修理保养连队的农业机械,受到全连指战员的好评,并被评为五好战士。

原西湖农场有耕地3000多亩,为迎接1964年——1968年来自西安、天津、山东、兰州等城市支边青年、知识青年、新战友的到来,全团连续几年大搞开荒造田。他连续3年组织了3次机械大会战。他深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道理,他通过推土机、平地机、筑埂机、开沟机和自己设计制造的挖坑机(一小时能挖1000多个坑,省工、省力、提高生产效率)等,挖排碱渠,打田埂,修林带,修道路……使农业机械发挥最大的效率,3年开荒10000多亩。

1969年底,时任团长的藏光辉决定,将疏勒河上游的水在敦煌闸处筑个拦河坝,将水节流:一是用以灌溉;二是蓄水养鱼,发展养殖业。命他组织20多人参战,6台推土机负责机械施工,两个月确保任务完成。

当时,全团的拖拉机较多,推土机很少。他决定将拖拉机改装成推土机。他就率领机组人员自己设计,制造推土机铲。难题就是液压装置与推土铲合理配套,经过多次试验反复改进,最终他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这个难题攻克,保证了突击队按时到达施工地点。

施工地处大漠戈壁深处,人迹罕至,又是冬季施工,天寒地冬,滴水成冰。他和战友们住的是单帐篷,吃的是干馍馍,啃的是疏勒河的冰。他组织队员们人换班休息,机器不停,日夜不停的干,苦战了一个月,一座高6米宽3.5米,总长250米的拦河大坝拔地而起,他如期完成任务,确保疏勒河截流蓄水成功。

1971年,团里加强营级机务工作和技术人员的培养,将他调到2营机务排当技术员。对于他的到来营领导十分重视,专门为他划了一片场地,让他筹建机务排。戈壁碱滩别的没有,但土地多的是。从此他开始白手起家,带领几个机务人员平机场,盖机库,建厂房;自己设计制作了一台经济实用的扁担锤,常用的农机小配件都是由他设计、锻造完成。他在培养农机驾驶员、康拜因手、修理工的同时,把全营的机务工作抓得有声有色。

1973年8月,他告别了工作生活12年的西湖一团,调到酒泉边湾筹办酒泉农垦机械化学校,并当了一名教员。他渴望传播知识的梦想成真。他与另外两名教员加起来一共3人白手起家,自己编写教材,自己动手制作教具,边建校边教学,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将酒泉垦区和当地乡一级的汽车驾驶员、拖拉机驾驶员、康拜因手、修理工、机务副连长等上千人进行了技术培训提高,使他们个个都成为技术骨干,为推广农业机械化发挥作用。


农业机械化发挥作用

研发整合靠知识

1976年初,工作需要,上级调徐瑞生去下河清农场当技术员。

来到农场不久,他就有一项重大发现,农场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每到玉米收获季节,酒泉分公司机关、酒泉拖修厂、祁连山制药厂都要派大量职工到农场来帮助搬玉米。玉米长有2米多高,人在地里不见人。秋季的玉米地像蒸笼一样热气袭人,人在里面时间长一点,不仅汗流夹背,而且气都喘不上来。搬玉米每人背个筐,从北进南出,搬左右两行,不仅要搬掉玉米,而且还要把玉米的包叶也剥掉。就这样搬了一趟接着一趟,周而复始,一干数天,直至数千亩地全搬光。这活又热又累有苦,劳动量又大,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用机械取代这种原始的人工采摘。为此,他到北京农机博览会了解全国农机信息;他到种植玉米较多的东北垦区的老农场学习考察农业机械。他白天参加义务上班,晚上加班设计图纸,一住两个多月。又到北安玉米联合机制造厂学习取经,做到了心中有数。回到农场后,为了节约资金,他采取有现成的机械设备就买,没有的机械就自己设计制造,需技术改造的机械他就改造。如中耕机的锄铲系锰镍合金,价格贵但不耐用,铲300—500亩就需更换。他采用铸铁替代,铸铁脆,他采取铸造时一是脱硫,二是延长热处理时间,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最终成功。相比之下,比原件使用寿命延长一倍,价格只有1/6。由于中耕次数多,铲的使用与更换量大,这一改革为农场节约不少资金。他自己研究发明了分层精量播种施肥机,该机的特点是可间作套种,同时播种玉米和黄豆;施肥既可施化肥,又可施有机肥。他还将原小麦收割机改革成为小麦、玉米都能收的两用机。几年来经他改过的农业机械不下20多种。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他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多的研发和整合,农场从平田整地,播种施肥,中耕除草,防病治虫,收获还田等都采用上了机械化作业。农场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玉米亩产由过去的500-600斤,提高到800多斤;农场前所未有的涌现出4个百万斤生产队,占农场6个生产队的66%。生产成本降低了,单产提高了,农场增效了,职工增收了,农场开始扭亏为盈,第一次甩掉了亏损30多年的帽子。下河清农场玉米种植实现全套机械化,引起了省上有关领导的重视,全省推广其作法和经验的现场会在农场召开,下河清农场被省上树为实施农业机械化的典型,并在全省引起很大反响,来参观学习取经的单位和个人纷至沓来,络绎不绝。某位领导赞誉下河清农场为甘肃省的“玉米之乡”;农场于1978年被甘肃省委,省革委会表彰奖励为“科技工作先进集体”。他做为农场主管机械技术的干部功不可没。

1980年,他被任命为下河清农场副场长兼职代会主任。农场凭借着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优势,开始了种植业的调整,大胆引种啤酒花,把先上100亩啤酒花摆在农场经济工作的重要日程上来。从此,建设啤酒花园的工作便在下河清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他尽管学机械专业的,对啤酒花一无所知,但做为副场长,对啤酒花园的建设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白天和请来的技术人员看图纸,丈量土地,选点,根据设计要求教职工栽桩拉网,晚上翻阅有关啤酒花栽培的资料和专业书籍;他一面如饥似渴的学习书面知识,一面加强对田间啤酒花生长情况的观察,并做下详细记录。引种几年时间,他不仅学到啤酒花的栽培管理知识,同时也筛选、总结积累了大量完整的本地啤酒花栽培经验。

1982年3月他经受住了党组织的长期考验,终于加入中国共产党。

科研办学传知识

1986年元月徐瑞生调任农垦科研推广培训中心主任之职。

他上任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深入调研,了解到中心知识分子集中,专业人员多,人员素质好,思想比较活跃,但缺少开拓进取的精神,满足于省科委每年拨的22万元勉强度日,人心不稳,无所事是。

改革总是给充满智慧的人们一种深远的启示。

为中心求生存,谋发展,他首先大胆改革。在科研单位推行企业化管理,把科研人员与职工剥离。过去中心科研人员与职工责权利不分,按人头发工资,虽然吃不饱,吃不好,但大家都有饭吃。通过改革,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任务考核、经济效益与个人工资相挂钩,多劳多得,奖勤罚懒,从而打破了大锅饭。他成立了4部1站:即科技开发一部,二部,科技推广部,培训教育部,试验站。他推行“人尽其才,因才设岗”的办法,将科技人员与职工“剥离”;他大胆放权,让下属各部、站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改变了过去的等靠要,变成自找门路服务农垦,农场需要什么就支持什么。如有色和无色塑料膜对农作物高产有无差别,他们就亲自试用试验,用科学依据帮农场大面积普及使用。同时,他们还面向甘肃农垦几十家农场提供测土壤施肥、配方施肥、科学施肥新技术,深受农场的欢迎。他们根据作物营养平衡诊断,使用复合肥满足农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分期喷施“高美肥”,促使麦类作物发育,提高分权率。灌浆期叶面不喷施磷二钾,促使粒粒饱满。为推广节水抗旱农作物,他引进抗旱剂在全省推广,深受农场和农户的青睐。

几年间,中心先后完成了30多个科学项目、成果,其中不少分获部省、总公司的奖励。

在推行改革的同时,他又不断制定出新的制度,用制度规范考核,并加强了财务管理,将绩效挂钩落实到实处。

在中心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的前提下,他十分注重员工的生活,培养团队精神,增强中心的凝聚力。他做到对没有成家的员工,每人每月补助生活费10元,负责给介绍对象,并亲自给操办婚事,赠送礼品;对已经成家的员工,给解决住房;对已有孩子的员工,子女考上高中、大学,单位每年给予补助,直至毕业。为活跃员工的文化生活,他操办舞会,为增强员工的体质,他举办运动会,他还改善员工的居住条件,为36户员工安装暖气,让他们告别了火炉……他上任前的1985年,员工人均年终奖20元,他上任后的第一年,即1986年员工人均奖金200元,翻了10倍。员工的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中心原打算调走的员工,不但自己不调出了,反而将外面的人才拉入中心。

1990年,中心荣获“甘肃省先进科技单位”称号,成为全省保留10家科技单位之一,全国科研单位700多家,中心排名300多,排名中上。

“办教育,建大学,建一所农垦自己的大学,自己培养,自己使用,并向社会广泛输送人才,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社会效益。”这是他来中心任职后的又一大胆决策,他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善农垦发展需求人才问题,根本出路在于走自己办学培养人才的道路。他以“立足农垦,着眼发展”的思路,决定办自己的电大。俗话说得好:教育兴,人才兴,人才兴,百事兴。

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农垦工作站”于1988年元月批准成立了,他任站长。首届招收新学员300多名,当年开设了大专部、中专部两个专业,其中农场子女占80%,地方子女占20%。他和同事们终于迈出了农垦办学培养人才的第一步。为此,他“业精于勤”。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总是一个人在办公室,为学校起草《学校工作管理细则》、《校风校纪考核办法》、《教师教学目标责任书》、《教师岗位制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并经校委会讨论付诸实施。有了各项规章制度的保障,学校的各级工作逐步纳入了正常轨道。

1990年电大农垦工作站又升格为“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农垦分校”,他任校长。省电大又转来100多个学生。他一边抓学校教学管理,一边又统揽中心工作,同时,他还努力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育教学新方法,新举措。

电大农垦分校在他的领导下,内抓管理上台阶,外抓扩展求发展,针对农垦需求对口培养,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很快学校的面貌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和团结奋进的新气象。有耕耘就有收获,1991年7月学校首届毕业大专生300多名、中专生100多名,完成学业走向农垦各农场和各单位。

他在中心任职数年来,大胆改革,不断创新,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为中心打拼出殷实的家底:1986年他上任中心的帐上有存款450元,他1992年底调出中心时,中心帐上的存款已有40多万元,并为中心添置了20多万元的新设备。自己也晋升为农业机械高级工程师。

1992年年底,他调任中心科技开发办公室主任,于1996年元月退了下来。

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35年前他大学毕业后,完全有理由回江南水乡就职发展,但他却留了下来,默默的在甘肃农垦事业上脚踏实地的奉献着;并将自己的知识、智慧无私奉献给农垦事业。漫长的35年,一位可圈可点可歌可泣的知识分子,用自己的知识,用自己最平凡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令人信服的光辉篇章。


农垦小麦丰收与收割机械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下河   酒泉   啤酒花   机务   甘肃   知识分子   农场   玉米   员工   先进   代表   知识   中心   徐瑞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