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离不弃手足情 四十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弟弟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郝玉帅 通讯员 张平 潍坊报道

郑京富,男,1946年7月生人,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鄌郚镇南刘家沟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

说起昌乐县鄌郚镇南刘家沟村的郑京富,在十里八村也是小有名气,他四十多年如一日地照顾患病在床的弟弟,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身患重疾幸福轨迹突然改变

郑京富的弟弟郑京友,今年65岁,20多岁时因为患上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而导致瘫痪,常年卧床不起。

郑京友年轻时是个帅小伙,不仅有工作,而且生病前已经定了亲事,但本该幸福的人生轨迹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而彻底改变。刚刚患病的前几年,郑京富带着弟弟把昌乐、潍坊的医院都跑遍了,但效果甚微,康复的希望在寻医求药的过程中一点点破灭,郑京友也逐渐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为了不耽误人家姑娘,郑京友执意和要过门的媳妇吹了。想到漫长的后半生要躺在床上度过,他痛不欲生,精神几度崩溃。

为了让郑京友卸下思想包袱,勇敢地生活下去,在那段难熬的日子里,不善言辞的郑京富选择日夜陪伴着弟弟,用最朴实的兄弟情和爱,温暖和支撑着弟弟坚强、乐观地去面对,重新燃起他对生活的希望。

不离不弃兄长贴身护理四十多年

郑京友生病后,为了更好地照顾他,郑京富和妻子王秀英两人做了明确分工:由妻子王秀英负责弟弟的衣食起居,做饭、送饭、洗衣服;郑京富自己则成了弟弟的贴身“侍卫”,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他,给他端屎端尿、擦洗身体。这一照顾,就是四十多年。

提起过去的四十多年,郑京富说苦点累点都不算什么,最难的日子已经咬牙挺过来了,现在他最担心的是随着年龄增长,自己和老伴的身体都大不如前,眼睛不好使了,腿脚也不灵便了,以后照顾不了弟弟了怎么办?

有年冬天,郑京友突然发低烧,吃了几天药也不管用。郑京富想带弟弟去医院,但由于自己年纪大了力气不够,根本背不动。无奈之下,郑京富拨打了120。住院期间,郑京富夫妻二人坚持每天去医院照顾弟弟,医疗费都是郑京富的两个儿子和亲戚凑的。“当时住院的钱是我两个儿子和亲戚凑的,孩子们也都有自己的家庭,虽然有心照顾叔叔,但使不上力。”郑京富说。

心怀牵挂长兄如父爱无边

为了减轻郑京富家庭的负担,村委和镇政府曾经建议把郑京友送去养老院,但是郑京富没有同意。他说亲人就是亲人,即使是负担,他也愿意背负,只要一家人同心同力,再苦再难也能走下去。郑京富老两口的担当令人感动,当地村民提起他们,都会竖起大拇指,2018年3月,郑京富家庭被评为昌乐县“文明家庭”。

四十年如一日细心照料弟弟,有时会有人问郑京富“苦吗?”他总是笑笑:“照顾好自己的亲人是天经地义的事儿,有什么苦不苦的,换成谁都会这么做。”

如今医学越来越发达,郑京富最大的心愿就是弟弟的病能得到有效治疗。“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弟弟有低保,生活不愁。我最担心的是将来我们老两口不在了,他一个人怎么办?”郑京富说,“哪怕是他能简单自理,能自己吃饭穿衣,我也能安心闭眼了。”

面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弟弟,郑京富坚守“长兄如父”的信条,四十多年始终不改,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平凡而又平淡的琐碎生活中默默地传递。他坚信,只要爱心无涯,孝心永驻,用真心待人,以挚情爱人,就能使小家和谐美满,大家稳定发展,让孝老爱亲成为不灭的长明灯。2018年3月,郑京富家庭被评为昌乐县“文明家庭”,2020年1月又被评为昌乐县首届最美奋斗者之“最美家庭”。2020年4月,郑京富当选为“潍坊好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昌乐县   潍坊市   奋斗者   弟弟   潍坊   长兄   老两口   手足   贴身   轨迹   亲戚   亲人   负担   妻子   医院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