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整理母亲遗物时,发现一黑匣子,中央竟找了母亲40年

1988年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李运昌找到时年45岁朱海清,看着眼前这位自己亲自取名的孩子,李运昌喜极而泣,拉着孩子就问到你母亲呢?朱海清回答到母亲早在六年前就已去世,听到这话的李运昌难过不已,对朱海清说到,当年要不是因为你母亲,我们300多个人都无法活命,能带我去你母亲的墓前看看吗?其实朱海清也是在整理母亲遗物时才知道,中央找了她40年,那这中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朱海清的母亲名叫张翠屏,1921年生,丈夫叫朱殿坤是地下交通员,夫妻俩思想觉悟都很高,作为红军家属她经常留战士们在家吃饭和落脚休息,因为平时干活麻利爽快,被称为麻利嫂。1943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之一,冀中平原在汉奸出卖下被敌人侵占,当时加上大旱老百姓收成少之又少,但张翠屏一家毫不吝啬拿出粮食给战士们充饥,而战士们也坚决要给他们打好欠条。

这天,冀东军区司令员李运昌突然接到消息,正有大批日军向我们的隐藏地包围,大概来了7000多人。听到人数后营内瞬间慌张起来,好在现如今大部队已经撤离,营内只剩300多人,可他们要怎么和日军的7000多人抗衡呢,李运昌自然不怕死,但他不想跟自己出生入死的这300余名战士白白送死。

现如今下山的路被堵死无法撤退,难道他们就只能等死,李运昌思考过后让大家将机密文件销毁,然后带上手榴弹杀出去。此时一位身怀六甲的妇女突然来到营地,司令我带你们走山路出去,李运昌看着挺着大肚子的张翠屏说道:麻利嫂,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要是你和孩子出了事,我们无法和朱交通员交代,快回去吧!

张翠屏看出了战士们的犹豫,称自己农村人身子骨硬,这里没本地人带路只能白白送死,我对这里山路熟悉,快随我来。李运昌只好让几个战士负责保护张翠屏安危,当时正值冬季寒风刺骨,山路有着厚厚的积雪,看着山下赶来的日军,张翠屏丝毫不敢懈怠,带着战士们不停穿过低谷密林,最终来到一处悬崖边,目前只要能翻过这座悬崖,就可以甩开敌人一大截,看着崎岖不平的路,李运昌说到你带我们到这就足够了,这条小路对你来说十分危险,还是回去吧。

张翠屏连忙摆手说没事,这条路她经常走,随后询问战士们是否带了绳子,每隔一段打结作为支撑点,这样她先爬上去把绳子再扔下来就可以了,战士们纷纷阻拦她使不得,而此时的张翠屏顾不了那么多,只见她用那臃肿的身子穿梭在石块之间不停的爬着,下面的战士个个心惊胆战,生怕麻利嫂出点意外。

好在最终张翠屏顺利爬到山顶找到巨石打好结,将绳子扔给战士们叫他们赶紧上来,终于300多名战士纷纷翻过悬崖,甩了敌人一大段路。他们走走停停来到一条冰河前,只见此时的张翠屏喘着粗气满头大汗,眼看是要生了,李运昌和战士们哪见过这种场面,手忙脚乱下将衣服脱下铺到冰河上,李运昌赶忙叫来军医,随即命令战士们搭一个小账篷做产房。

最终在大家帮助下张翠屏顺利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她希望司令长给孩子取个名,李运昌想了想说到就叫朱海清吧,海晏河清天下太平,很快战士们就和张翠屏分别了。分别后的张翠屏只能带着儿子四处躲藏,日军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孕妇竟可以破坏他们的计划,于是下令要将她抓捕归案,张翠屏只能带着孩子东躲西藏。

很快她家乡的住所就被人告密,1945年张翠屏丈夫朱殿坤在送信途中不幸落入敌人陷阱,严刑拷打下他将信咬碎吞进肚子,直到惨遭杀害也没有出卖国家。张翠屏得知消息后悲痛万分,独自抚养儿子并接手丈夫工作,负责传递信息。1949年李运昌担任热河省主席,他下令寻找张翠屏消息,但始终没有消息。

1982年张翠屏因病去世,儿子在整理母亲遗物时发现了一个黑匣子,里面装着一堆欠粮的欠条,算下来国家足足欠了7000斤粮食,这些都是战士们每次来家吃饭写下的欠条,两年后儿子才知道中央竟寻了母亲40年。李运昌在得知张翠屏去世的消息后,满含热泪的抚摸着朱海清的手要孩子带他去墓地看望,老将军泣不成声的看着眼前的墓碑,拉着朱海清的手说道,你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交通员   母亲   欠条   黑匣子   麻利   遗物   日军   绳子   战士   敌人   儿子   中央   消息   发现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