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小众百科)

僵尸,源自明清时期,大部分僵尸都是清朝官兵。这是一种死人因为阴气过重而变成的鬼怪,或因墓地风水或染上尸毒而导致的尸变。大多遍身白毛、身体僵硬、青面獠牙、皮肤苍白、指甲发黑尖长,双臂前伸,能吼叫,刀枪不入、力大无穷、打不死。《阅微草堂笔记》:“目如丹砂、指如曲钩、齿露唇外如利刃”。

僵尸以毛色划分为白僵、黑僵、红僵、紫僵、绿僵等;以动作划分为跳僵、飞僵等;以形态划分为不化骨、伏尸、游尸等;以资历升级有魃、魔等,《秦中墓道》称之为“黑凶”。

白僵:入养尸地一月后,浑身开始长白毛。行动迟缓,怕光、怕火,怕水、怕鸡、怕狗、甚至怕人,不足为惧。

黑僵:饱食活物精血的白僵,几年后便可褪去白毛,长满黑毛。不畏鸡犬(狗都不敢叫),趁人熟睡吸食人血。(黑僵、白僵合称 “黑白僵煞”)。

紫僵:刚成型,修炼后可带动尸气,让身体越来越紫。(现代科学认为尸体呈紫色是正常现象,是一种毒素导致血液被染成紫色,死后延及全身。

绿僵:跳跃极快,怕阳光。

毛僵:遍身长毛,铜皮铁骨,行动敏捷,跃屋上树,纵跳如飞,不畏凡火,甚至不畏阳光。

跳僵:纳阴吸血几十年的黑僵,便可褪去黑毛,行动稍快,以跳为主,且快而远,不畏人畜(猫见了会冷叫)。

飞僵:跳僵修炼千年,可化飞僵,行动敏捷,跃屋上树,纵跳如飞,吸食精魄而不留外伤,擅长法术。

不化骨:因精神灌注而使某一部位尸骨不化,若是之后得了日月精气就会作祟。

伏尸:完整全尸的不化骨,千年不朽,无法移动,久得日月精华后可化游尸。

游尸:集天地怨气而生,不老、不死、不灭,为天地摒弃于六道轮回之外,历劫天雷,修成游尸。上游九天,下游幽冥,能出入阴阳二界。之后可化飞行夜叉。

魃:又叫旱魃、火魃、干魃,飞僵进阶而成,青面獠牙啖人罗刹,能变幻身形相貌迷惑众人。上能屠龙旱天,下能引渡瘟神。

魔:万年道行,敢与神斗。相传华夏大地只出现过一个这样的魔王,千年前被观音菩萨收服为坐骑,赐名为犼(刚写过哦)。

一说僵尸没人性、无理智,一说僵尸有情感只是不能交流。

僵尸为至阴之物,阳光为至阳之物,所以阴阳不相容,僵尸只能昼伏夜出。

僵尸能汲取日月精华,能吸血为食(受吸血鬼的影响后演变成吸血僵尸)。

僵尸会攻击遇见的所有活人,还能集结行动,似乎拥有某种意识,受伤后也会有痛感。被僵尸抓伤或吸血就会感染尸毒,也会变成僵尸。

一说僵尸身上带有仙气,可以入药,作用等同于舍利子。

对抗僵尸可用阳光、火烧(啧啧之声,血涌骨鸣)、镜子(镜乃金水之精,内明外暗)、桃木(五行之精,能厌服邪气,制御百鬼)、鸡鸣(鬼闻鸡鸣即缩)、黑狗血(刚阳之性)、糯米、朱砂,还有枣核七枚(钉入尸脊背穴)、扫帚、铃铛、墨斗线、石工锥、斧尺、米、米筛、赤豆、通书、易经、八卦、符咒等。

明清以前也有,但是不叫僵尸。古人追求永生和来世,对于尸体的保存非常重视,千方百计想保存尸身,比如使用水银、夜明珠、金缕玉衣等,这种死而不化的尸体,就是僵死之尸。

有一种说法是:僵尸的始祖是——魃。

魃,一说是黄帝的女儿;一说是天上的神女,因助黄帝大战蚩尤后能量耗尽,所以无法再回到天上;又说是道教法师用僵尸修炼而成,以求雨为名行骗的妖怪。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神异经》:“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火监’。遇者得之,投溷中乃死,旱灾消。”

据说魃常在湘西出没,百鬼不可近其身,被称为百鬼之王。

百鬼夜行排行32,日文记载是天照大神,又叫做旱母,面似人,身似兽,一手一脚,跑如风,一出现就会持续干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冀州   僵尸   金水   青面獠牙   小众   鸡鸣   黄帝   明清   日月   尸体   百科   阳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