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爱都流向了不缺爱的人,钱都流向了不缺钱的人?

1.

你是不是经常感叹?

爱都流向了不缺爱的人;钱都流向了不缺钱的人;苦难都流向了最能吃苦的人。

如果你无法感同身受,那么有一句俗语说得真切。

“麻绳专挑细处断,噩运只找苦命人。”人这一背时啊,什么麻烦都找上了门,赶都赶不走。

你可能会说,这是时也、运也、命也,怨不得别人。

但如果你听说过一个心理学效应,那么你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圣经·马太福音》中有这么一则寓言故事:

从前,一个国王准备出远门,临行前,他交给三个仆人每人1锭银子,并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

第一个仆人用1锭银子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用1锭银子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

第三仆人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第三个仆人把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且第三个仆人什么奖励都没有。

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说道:“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读懂了上面这句话,是不是忽然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这不就是“杀人诛心”嘛,富人吃肉,穷人连汤都没得喝。

用时髦一点的话来说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据此提出一个心理学定律: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最终导致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富者愈富,穷人愈穷的现象——也就是马太效应。

而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爱都流向了不缺爱的人,钱都流向了不缺钱的人,苦难都流向了最能吃苦的人。都是“马太效应”在心理学上的普遍反应。

一定程度上来说,马太效应是这个世间最冰冷的规则,且又无处不在。

在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更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鼓励;而差生却经常被指责和批评,为此产生两个极端。

在职场,名校出来的人更容易进大厂,自此前途无量;而一般学校出来的人大多进了小公司,发展并不都顺利,日后的差距也越拉越大。

恋爱中,越是原生家庭不幸福,从小缺爱的男孩、女孩,越容易找不到对象;而被爱包围着长大的人,更容易获得长久稳定的关系。

而整个社会,穷人与富人之间的马太效应更是显而易见,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这一效应,后来也成为了经济学领域、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常用术语。

在经济学领域,马太效应普遍反映了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在这个领域又叫二八定律。

也就是说,社会上只有20%的人控制着世界上80%的财富,剩下80%的人都在争抢余下的那20%财富。

很残酷对不对?

残酷就对了,弱肉强食是大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也是整个社会的常态。

比如,作为打工一族的我们,或许会发现,那些收入越高的人,薪水涨得越快;而底层员工,想涨一次工资,简直比登天还难。

这在社会心理学领域,马太效应反映出来的是:强者会变得越强,弱者会变得愈弱。

一个人一旦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而弱者一旦陷入低谷,那么什么坏事都会找上门。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普通人总是感叹,人只要一倒霉,连喝水都塞牙缝。

关于此效应的诞生,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得不多说几句。

《道德经·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这句话说得正是此效应。

意思就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其实,古圣人老子早已看透了一切,只是我们没有深入了解而已。

当然,这句话也可以解释为: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就是熵增定律。意思是说孤立系统的熵永不自动减少,熵在不可逆过程中总是增加。

这里不作过多阐述,有兴趣的可以看这篇文章【为什么一间房子,只要长时间没有人住就会落满灰尘】,类似于我们通常所熟知的:“物极必反、无往不复。”

2.

不过,马太效应,真的如看起来的那样,符合所有现实遇到的情况吗?

如果对历史兴衰有一定了解的人,肯定会提出质疑:这个世界,真的是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吗?

如果历史上那些强大的帝国只会变得越来越强,永远不会衰落;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会永远占领市场,根本不会被后来者取代;一个明星在年少成名之后,名气会越来越大,永远不用担心过气。

很显然,现实确实不总是如此。

罗马、波斯、蒙古、大唐都是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强大国家,但它终究逃不过衰落和灭亡的命运。

柯达、诺基亚、雅虎,这些企业都曾经占领了行业的半壁江山,后来也被新的竞争对手所取代。

一个实力雄厚的家族也并不能一路兴盛下去。

而我们个人的成败更不用说了,多少人曾经辉煌一时,但是极少能够辉煌一辈子。

那么,难道马太效应是错的?

当然不是。这里面,还有另一个重要规律在起作用,这个规律叫做回归平均。

它的核心思想是:一个偶然的小概率事件,很难重复出现。

一个幸运的人中了大奖,发了一笔横财,但是他下一次再中大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家公司恰好赶上了某一风口,一跃成为行业的领头羊,但这个公司今后再一次赶上风口的几率非常小。

上面这些现象,就是回归平均

马太效应回归平均,这两条对立的隐藏规律共同起作用,这才构成了整个现实世界的千姿百态。

3.

前面说了,马太效应是一条冰冷而残酷的定律,对于领先者来说是一种优势累积。

随着优势累积,他将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这也是一种倍增效应,领先者越成功,越大胆自信,就像滚雪球一样,事业越做越大,越来越有钱。

然而,对于落后者而言,难道就只是社会的一记重拳吗?

当然不是,不过那得在你不认命的前提下。

一定程度上,马太效应也是一种激励效应,它通过不断鞭策普通人奋发向上,去改变现状,从而跳出穷人圈。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则寓言故事,第三个仆人与前两个仆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维与行为。

第一、二个仆人有了银锭就开始思考怎么用这些钱去赚钱,并迅速行动。

而第三个仆人一旦有了钱,就只想着抱在怀里暗自窃喜。

曾经有人问过一个富人:你觉得穷人与富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富人回答道:“穷个永远只是想,而富人永远是先行动。”

想一万次,不如动一次。

也不用过多说教。

记住哈尼·鲁宾的这句名言:注意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语言;注意你的语言,它会变成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它最终会变成你的命运。

本人也是穷人一个,正试图改变穷人命运呢。

说在最后,马太效应理论也并不是无懈可击的。

它的缺陷主要在于缺乏辩证思维:

第一:它只看到事物发展的短期趋势,只反映了数量方面的变化,而忽视了性质的变化,不能用于分析事物展的长期趋势。事实上,在客观世界,任何事物都遵循发生-发展-成熟-衰老-灭亡的规律,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

第二:它不具备普遍意义,只是对短期趋势理论的一种假说,难以证明普遍的真理性。比如,难以解释在很多领域存在的“后发优势”现象。

所以,“大器晚成”也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你觉得呢?

关注《素人书》公众号,探讨、发现“世界真相”(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城邑   流向   马太   仆人   定律   富人   银子   穷人   效应   领域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