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劝人“多喝水”,这样喝茶可御秋燥 - 附五道对症调养茶方

正值金秋,风高气爽的季节虽然肤感舒适,但早晚温差大也让不少人发现身体有点干燥的烦恼:鼻咽干燥、咽痛干咳、牙龈肿痛、眼睛皮肤干燥、瘙痒难耐、睡眠不安稳、脸上痘痘狂冒、头发干枯打结……

各种“热气”现象出现了,其实都是“秋燥”的典型症状。其中的原因多是由于气候变化,秋季干燥,人体缺少水分,加上早晚温差大,脏腑容易失调。此外,很多人会习惯入秋“贴秋膘”,进食温补肥腻之品,也会导致上火。

秋燥是怎么来的?

中医认为,燥为秋季主气,外燥通常称为“秋燥”。秋燥影响人体出现的各种不适,临床上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类型,是说外燥的性质有寒热之分。

温燥常出现在夏秋交替之时,暑热未清,气候尚热,却干燥少雨,故燥之所伤,常兼湿热,困扰于体内,感之而为外感温燥证。目前广东就正是温燥容易影响人体的季节。

凉燥则开始于秋冬交替之时,秋气渐深,冬令将至,炎暑渐去,气候冷凉,干燥无雨,此时的“燥”常常兼夹有寒冷之气,感而受之者,形成凉燥证。

专家提醒说,秋燥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一些小不适症状也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进而容易因感冒诱发呼吸道疾病,一些本来就身患疾病比如肾病病人等,原有的疾病容易加重。透析患者甚至会因为口渴难耐,会大量饮水,就可能引发心功能衰竭。

如何预防缓解秋燥?

燥最易伤肺,肺主皮毛,因此秋燥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出现各种“干燥症”。比如口唇干燥、鼻腔干燥、皮肤干燥等。因此,秋季养生贵在“润燥养肺”。

秋天气候干燥,人体缺少水分,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当选食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甘蔗、百合、银耳、淮山、蜂蜜、藕等。如这些食物与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应尽量少吃油炸、烧烤以及热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这些食物容易上火。多吃水果,效果最好的是梨,甘蔗、香蕉、苹果等,也是不错的选择,不仅能补充人体水分,又是秋季养生的饮食良方,还能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可谓一举三得。

专家建议,对付秋燥最好的方法不仅仅是多喝水,除此之外,大家也可选用一些中药茶饮进行对症调养,以下茶饮方可作参考——

1.润燥清火饮

连翘10克、天冬15克、栀子10克、淡竹叶10克、草决明10克、甘草3克。

适应症:燥气化火,耳鸣目赤,牙龈咽喉肿痛,眼睛干涩、心烦多梦。

2.生津益胃饮

西洋参10克、沙参10克、麦冬15克、生地20克、玉竹10克、冰糖3克。

适应症:热病后胃津未复、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舌燥唇干、舌红无苔。

3.增液润燥饮

玄参10克、麦冬15克、生地2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甘草3克。

适应症:津液枯竭,口燥作渴,便秘不通。

4.润燥养荣饮

当归15克、生地20克、熟地20克、白芍15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黄芩10克、甘草3克。

适应症:血虚生燥,面色无华、皮肤干燥、头发干枯。

5.百合固金汤

鲜百合1-2个,熟地黄15克、生地黄15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川贝母5粒、白芍5克、当归5克,桔梗3克、甘草3克。

适应症:温燥伤肺,肺痨咳血、咳嗽气喘,咽喉燥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舌红少苔。

秋季防燥,这两个穴位了解一下

廉泉穴

“秋燥”来扰,容易出现口唇干燥、咽喉干涩等症。这时候,可常按廉泉穴以生津润燥。在颈前正中线,喉结上方,舌骨体上缘凹陷处(即喉间可随吞咽上下移动的软骨是喉间部位,往上循摸可摸到一环形软骨,该软骨上缘按之凹陷处即廉泉穴)。行指揉法,以拇指或食指置于穴位上,稍用力往后上方按揉,每次行约10分钟,可边按揉边做吞咽动作,每日可行多次。

廉泉,为任脉穴位,有生津利咽之功。“温燥”容易耗损体内津液,出现口鼻干燥、咽喉干痛等不适。按揉廉泉穴,可以刺激唾液生成,引体内水液上行于口咽,从而缓解“秋燥”不适。

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对头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由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烧、上火牙疼,均可通过指压合谷穴来缓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胀为宜。

如果伴有发烧,可用瓷汤勺刮颈后部皮肤或用手指揪拉周围皮肤,直到发红发紫,有助于排出热毒,较快退烧。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小编:汽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津液   麦冬   适应症   生津   穴位   甘草   咽喉   秋季   干燥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