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擦亮老工人文化宫“新名片”

通讯员 姚怡 祝盼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毛浓曦

秦腔清唱《杨门女将》,折子戏《洪湖赤卫队》《二进宫》《杀狗劝妻》《小姑贤》,眉户《屠夫状元》……前不久,在名家辈出,号称“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的陕西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戏楼,迎来一群特殊的“实力唱将”——西安市边家村工人文化宫秦韵秦腔团。原来,边家村工人文化宫经多方努力,将自己的专场惠民演出搬到了这里。

整个下午,秦腔团50余名团员轮番上场,现场上千名观众大呼过瘾的同时,纷纷对边家村工人文化宫竖起了大拇指,感谢他们的用心付出。

这是边家村工人文化宫“迈开腿”,积极“走出去”的一个缩影。走进各种社区、工地、敬老院、学校进行流动电影放映;邀请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指挥家陈国权指导指挥,合唱团进入西安音乐厅举办职工专场演唱会;组织500余名一线环卫工走进新建成的西安奥体中心参加趣味运动会……近年来,边家村工人文化宫“到群众中去组织文化活动”的新名片被越擦越亮。

这一切,在边家村工人文化宫主任花爱武看来,既是一个坚持传统,又是一个从被动转为更加主动的过程。该文化宫建于1958年,附近高校林立、交通便捷,占地面积14.33亩,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作为充满历史的工人文化宫,曾繁极一时,并且有着对外合作的传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宫内的建筑出现老旧漏水、消防不过关突出问题,配套设施也跟不上,虽出于情怀,部分合唱、舞蹈社团还会坚持来文化宫排练,却只能在建筑外的空地进行,往日热闹的场景一去不复返。

“阵地建设不足该怎么办?老工人文化宫如何才能再现辉煌?”看到问题后,花爱武时常在思考并积极寻找解决之策。

“内部阵地不足,我们可以发挥老工人文化宫广泛的职工群众优势和组织优势,积极走到群众中去,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文化宫再现活力,甚至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一次会议上,文化宫副主任李民鹏等人提出大胆的思路、建议,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此前,边家村工人文化宫已入驻了西安市职工书画协会、国际标准舞蹈运动艺术学会、知音合唱团、芭蕾舞团、葫芦丝队、旗袍会、健身球操队、森林交响乐团、知音艺术团等20多个职工文体协会,每年来参加书画培训的人数超过3000人,其天力健身中心每年为上万人次提供健身服务,拥有极好的群众职工基础和服务口碑。

借助已有的优势,边家村工人文化宫在坚持对原有建筑设施进行整体提升改造的同时,开始制定进一步“走出去”的战略,做好文化宣传,到群众中去组织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

战略制定后,2021年春节,从1月28日开始,工人文化宫送春福小分队连续12天分别走进市轨道交通集团、奥体中心建设工地、碑林区太白社区等26家企事业单位、社区,为职工群众书写赠送春联、福字一万余幅;同时,开发网络新媒体平台,抓好线上阵地建设,举办元宵节秦腔戏迷联欢会,录制后在网上向全市职工群众播出,努力打造数字文化宫建设工程;借助新改造的西安市职工文化艺术交流展示中心,组织承办2022西安职工书画展,征集各种书法、国画900余幅。2021年,即便是受疫情影响,其流动电影放映队仍下基层放映公益电影50余场,文艺演出小分队外出演出20余场,各团协会参加各类惠民演出及各类比赛100余场次、各类公益活动15场次,被职工群众高度称赞,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面对阵地不足问题,我们围绕工人文化宫主责主业,从提升公益文化服务的质量入手,了解职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在调研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迈开腿’走出去,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入实,探索出了一条文化宫团队协会异地发展,活动常态化、规模化、精品化的道路。未来,文化宫将进一步找差距、抓落实,让边家村工人文化宫‘到群众中去组织文化活动’这张新名片更加靓丽。”边家村工人文化宫书记修亚莉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文化宫   惠民   西安市   工人   秦腔   小分队   西安   文化活动   阵地   职工群众   职工   名片   群众   组织   协会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