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江永上甘棠丨遇见唐朝千年古村上甘棠村

丨❤推荐理由丨

在永州江永县25公里处,有一个千年古村,处于湘桂古道上,村内保存着200多幢明清时代的古民居,此外,村庄里留下了大量的明清建筑,明万历四十八年的文昌阁、明弘治六年的门楼、明嘉靖十年、清乾隆年的步瀛桥、民国二年的石围墙等,还有一批明显带有宋代特征的古建筑。创建于一千多年前的村庄,在历经千年风雨后,村庄的村名、位置、居住家族始终不变,这里的烤红薯非常好吃,买少了



历史文化名村上甘棠,从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起至隋开皇九年(589年)止在此建谢沐县治,长达700年。谢沐县以谢沐二水汇合为谢沐河而得名。这两条水实则为雌雄二水。雄水发源于都宠岭雄川源,源于高山雨水;沐水为雌水,源于石灰岩地下水。雄雌二水汇合处,山环水抱,周氏先祖唐朝天宝年间在此定居立宅,取名甘棠,已达1240年


丨详细地址丨湖南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

丨营业时间丨24小时营业

丨景点门票丨无需门票

丨交通攻略丨建议自驾


丨亮点特色丨

✅在漫长的岁月里,被史学界喻为“千年古村”,是湖南省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千年古村落之一,周氏一族从这里走出了载于族谱的101位七品以上的官员。儒学为宗,耕读传家,上甘棠绵延的文脉和周氏严谨的家风,使这一大族在僻远的湘南小镇长盛不衰。而这一族人经年累月苦心经营的村落代代相承、纵横有序,全村现有居民453户近2000人,除7户人家是建国后迁入该村的异姓外,其他都是周氏族人





✅文昌阁位于谢沐河下游的村口,与清秀的步瀛桥交相辉映。始建于大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6),文昌阁高9米,进深20.5米。一、二层用青砖砌筑,三、四楼为全木结构,抬梁做工考究,具有明显的明代建筑特征;屋面为青瓦歇山顶,三重斗拱飞檐;其通高约22米,整体呈护城墙箭形,庄重稳定。登上文昌阁,俯瞰整个上甘棠村,谢沐河傍村而过



✅步瀛桥上甘棠村南面有一座三孔石拱桥,拱桥采用半圆型薄拱,桥始建于宋靖康元年,历经元、明、清修缮,千百年来维系着村前的古驿道,桥长27米、宽4.5米,跨度9.5米,拱净高5米,石拱桥是湖南省发现的唯一一座宋代古桥。


✅村里有一条长约30米的不到一米宽的巷子,名字很有意思——挤女巷。这条村里最有名的巷子,从名字就可以窥见她的故事:男女在这里相遇,如果互相对上眼,男方就会挤一下女方。如今,整条巷子安静得出奇,上面长满青苔,除了滴答下落的雨点,没有其他声音。



✅月陂亭不是亭,是由天然石壁构筑而成的弯月形状的“亭”。与潇贺古道和谢沐河道并行,石崖脚下自然凹陷形成一段百余米长的通道,能遮风挡雨,于是就开凿成了古道的一部分和行人旅途休憩的“凉亭”。月陂亭现存摩崖石刻20余幅,绵延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内容包括诗文唱和、写景状物、记事功德、劝谕警示等,很好地保存了乡间的文化传统。月陂亭摩崖石刻是“上甘棠村周氏家族在石壁上留下的一部石刻家谱”“一个家族留下的专门反映这个家族千年发展史的摩崖石刻”。


✅上甘棠博物馆上甘棠博物馆为湖南省首家村级博物馆,以“永明有甘棠——走进历史文化名村上甘棠”为展览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江永   永州   江永县   千年   石拱桥   摩崖   湖南省   石刻   村上   巷子   古道   明清   唐朝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