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有位奇人,面对仁义两难全的问题,回答时却无半点犹豫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伪命题,或者是循环问题,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总让人陷入两难之中,因为这种类型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正确的答案,就算绞尽脑汁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在面对这种难题时,在历史上有位奇人,他一点都不纠结很干脆地回答了,而此人就是叫邴原,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虽然名声不显,却是个节操高尚的学者。

邴原从小家里很穷,因为年幼时就失去双亲,吃穿用度也是依靠亲戚,所以想读书识字自然是不可能的,但他又特别想上学,因此每次路过学堂都会默默偷听。

只是时间长了,邴原心里会时常感到悲哀,有时听到读书声就会哽咽不止,幸运的是学堂的老师,偶然发现了这种情况。于是问邴原为何哭泣?

邴原哽咽道:“我是孤儿所以时常感到悲伤。看见那些读书的同龄人,我会羡慕他们有家人疼爱,而我却没有条件读书,因此会不自觉地哭泣。”

学堂老师听后,非常同情邴原的境遇,并说道:“只要你真有读书的心,学费我可以不收你的,如果只是一时想法,我也无能为力。”

这是邴原人生中第一次得到别人的帮助,非常感动,因此暗下决心发愤图强。

邴原不仅读书有天赋,还懂得学以致用,将书中的圣贤道理化为己用,因此在为人处事上对自己很严格。随着时间流逝,邴原的高尚品德和博学多才的名声,在当地传播开来,就连州府也认可他的德行,于是征辟他为官员,但他并不爱慕功名禄利,最后都一一拒绝了。

但孔融十分推崇邴原,并把他推荐给了曹操,曹操得知此人后,则认为他不随大流坚持本心,是个奇人,于是亲自征辟他为东阁祭酒,但当时他身在辽东郡,不能为曹操所用,让曹操感到很是可惜。

后来邴原回到中原,曹操怕他在此去往别处,于是征召他为司空掾,而他也就此一直在曹操身边做事。不过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邴原虽然志向行为忠正端方,却也让他在行为处事上循规蹈矩,因此为官多年也没有什么大作为。

实质上曹操不需要邴原有多大作为,用他的主要原因,就是朝中需要清正廉洁的官员,并以此打压官场中的歪风邪气,所以无论政务大小,曹操都会询问他的意见。

也许是两人时常有交流,君臣之间的关系很好,曹操在很多方面都会给予邴原优待,就连“结阴亲”这种好事,也是第一个想到他。但邴原不愧是“老顽固”,直接回了一句:“我追随你是因为的英明,你器重于我是因为我的坚持,如果我答应了此事,我还是我吗?”

能攀上曹操的关系,对于别的官员来说是求之不得,但对邴原来说,一是不愿,二是不屑,而这番话也让曹操无从反驳,所以曹冲的婚事就此不了了之。

曹丕被选定为太子后,曹操经常留下邴原与曹丕一同居守,而这举动表达的意思也很明显,相当于:邴原是个人才,有佐君之能,你曹丕作为储君,应当与他好好相处,未来才能更好执掌朝政。

曹丕自然心知肚明,时常找邴原闲聊,本想培养一下未来“重臣”的感情,但邴原从来都不买账,只会例行公事,让曹丕一肚子窝囊气无处发泄,因此在一次宴席中,曹丕问了群臣一个问题:“君父各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救君邪,父邪?”

简单来说就是,皇帝和你们父亲生病了,有一种药能救,但只有一份,那么你们是救皇帝,还是救父亲呢?

这个问题就跟别人问你,你妻子和母亲同时掉入水里,应该救谁是一样的。这是个仁义两难全的问题,但群臣不傻,在未来君主面前,自然得牺牲一下自己,于是多数人都说要救君主,但唯独邴原一声不吭。

曹丕见此觉得是个机会,正好试探一下邴原的想法,于是要求他必须回答。但邴原根本没把这问题当成一个问题,因为心中早有答应,于是回道:“自然是父亲!”

曹丕听得此话,虽然有些不悦,但也确定邴原的为人,知道以后该如何与他相处。只是让曹丕感叹不已的是,没过几年邴原就病逝了,死于随军出征的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奇人   辽东   都会   群臣   仁义   不了了之   君主   学堂   官员   犹豫   父亲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