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报告说大实话,美国白忙活一场,意外推动中俄计划

之前曾多次分析过,美国在欧洲和俄罗斯家门口挑起冲突,并且持续激化双方之间的矛盾和分裂,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自冲突开始,美联储就一直与时俱进配合“加息”,除了缓解通胀,也是为了周期性收割全球财富。在今年美联储展开了多轮激进式加息,但结果如何呢?

最近美联储发布了“褐皮书”,也就是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通过地区储备银行来对全美经济形势进行摸底,所以这份报告会准备反映出美国一些经济问题,该报告指出,美国物价水平仍然处于高位,而在高通胀高烧不退和利率上升情况下,一些行业或地区对需求疲软和经济衰退也愈发担忧,前景变得更加悲观。同时彭博经济也发布了经济学家建立的最新模型数据,预测美国未来1年陷入衰退已经“板上钉钉”,概率达到100%。虽然报告中指出美国经济前景黯淡,模型数据也预测衰退百分百,但拜登政府一直予以否认。前不久拜登还表示,不认为美国经济会衰退,即使出现衰退也会非常轻微。接着他又表示,衰退是有可能的,但他预计不会出现。他敢承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也让人非常好奇,为什么美国吸了欧洲那么多“血”,还没有起效?

在这次冲突,美国成功在欧洲家门口煽起动乱,驱赶一些金融资本到美国,华尔街趁机吸纳;同时美国制造了能源危机,很多欧洲企业只能被迫外迁投资,美国本土正好接盘欧洲产业资本。此外,美国煽起动乱的军火商在欧洲、乌克兰大赚一笔。这无论如何,对美国来说都是赚翻了的,但是对于缓解通胀却没有任何用,反而是适得其反损失也很大,美国这样一搞,反倒是推动了中俄的计划。

首先是,冲突一开打美国就联合西方对俄罗斯实施了全方位金融制裁,还要对俄罗斯能源下禁令。但也正是因此,普京成功占领了天然气的定价权和交易权,现在沙特为首的欧佩克也靠拢俄罗斯,大规模减产石油,进一步加剧了美国通胀。而北溪管道被炸更是一个短视的昏招,欧洲也是美国重要物资供应商,短期内欧洲工业受到巨大影响,美国以数倍价格卖天然气给欧洲,这些价格最终会由美国这个最终消费国买单。

而且收割欧洲这个过程也远低于美国预期,因为很多欧洲的制造业转移到了中国,尤其是德国大举下注中国市场。德国的化工巨头巴斯夫在中国投资单笔最大规模项目,大众前不久还宣布168 亿押注地平线,这是其在中国最大一笔单项投资,还有其他德国车企也扩大了在华投资规模,因为相较于投资、建厂条件和环境,中国还是要比美国多了很多优势。即使收割了欧洲,但还是难以让美国吃饱,估计还得找其他目标下手,但结果可能还是会一样。

参照历史的前几次大通胀,都是以加息逐渐平息,每次加息都是西方经济衰退,不过这次跟前几次的情况有些不同了。这次美国印钞是史无前例的,没人能接的下。再叠加疫情、冲突、全球经济衰退、去美元化趋势等因素,所谓的西方经济学,有时候在现实因素影响下也会失效,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按照美国预设的剧本来演。(A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美国   通胀   俄罗斯   欧洲   经济形势   德国   动乱   前不久   中国   实话   冲突   意外   计划   报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