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师因缺水而覆灭,为何战斗结束才下暴雨?并非天意,有科学解释

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中,被誉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遭到了覆灭的命运。后人分析这场战役时都认为,缺水是张灵甫战败的最大原因。那么,战斗结束后才暴雨倾盆的现象,是否说明张灵甫的败亡是“天意”呢?

缺水的整编74师

如果拿一个例子来形容孟良崮上的整编74师,那就是三国演义中的“街亭之战”:熟读兵书的马谡选择在海拔较高的山上扎营,结果发现被司马懿断了水源,全军饥渴万分,再无战斗意志,最终马谡遭到了惨败的结局。

当时张灵甫的整编74师也处于类似的困境中。在遭遇华东野战军5支纵队围攻时,张灵甫作出了和马谡一样的选择——在海拔较高处建立防线。平心而论,高处打低处占据优势的确是一个军事常识,这个选择并非毫无道理。

但偏偏孟良崮有着特殊的地理条件。孟良崮山体构造岩石较多,表层土壤很浅,因此山上根本存不住水。当整编74师集结到山头时,缺乏水源的问题才暴露出来。如果说人忍饥挨饿的情况下,还可以勉强支撑三四天的时间,那么在缺乏水源的情况下,人恐怕连两天都撑不过去。

而且整编74师携带的那些重火力装备也离不开水的冷却效果,据幸存国军士兵回忆,当时他们的机枪管、炮管打了几个小时以后就完全烧红了,强行使用只会让武器炸膛。因此,一贯以火力凶猛著称的整编74师在失去水源后,很快就迎来了哑火的尴尬,最后连3天都守不住就全军覆没了。

覆灭是“天意”吗?

对于整编74师因缺水而败亡的观点,得到了许多人的公认。因此“孟良崮战役结束后暴雨倾盆”的现象的确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这场雨似乎在印证国军必将覆灭的未来。为什么大雨偏偏在整编74师覆灭后才降下呢?

其实站在科学的角度,抛弃“天命”这种说法,我们同样可以给出解释。在雨云的形成过程中,有一个因素十分重要:大气中需要累积足够多的凝结水珠。而要想给水汽凝结的基础,就要在大气中散布大量的尘埃。

在孟良崮战役中,华野和国军都大量使用了炮火。整编74师的火力之强自不必多说,而华野的5支纵队也同样有500门迫击炮、2000座掷弹筒补充火力。在高强度的轰炸下,战场上空必然会漂浮大量尘埃。只要空气湿度达到一定程度,积雨云的形成就是一个顺理成章的结果

理论上,张灵甫的整编74师若是能多守个两三天,或许还能等到这场“及时雨”。但历史没有如果,74师在孟良崮缺水的条件下,守3天已经到了极限中的极限,再无任何多余的力量。实际战况已经证明,国军根本没有机会等到那场大雨。

张灵甫之所以会带着这支国军精锐走上绝路,不是什么“天意”的结果,而是粟裕的神机妙算

为了把74师与其余国军分割开,粟裕大胆地采用了大兵团运动战的策略,他让1纵、8纵切断了74师与左右两翼的联系,又用6纵攻占了垛庄,断绝了74师的退路。这个时候,张灵甫如果留在地势平坦的汶河南岸,只会败得更早。因此他除了往孟良崮转移别无他法,

覆灭的根本因素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粟裕在一开始就已经给整编74师写好了覆灭的剧本,他们的每一步都在粟裕的精心策划之中。那么,粟裕为何选择孟良崮作为国军74师的覆灭之地呢?

实际上,水源固然是一个原因,但还没有涉及根本。最主要的原因是这座“石头山”不仅没有给国军建立土木工事的基础,反而把国军紧密地集中在了山头的一小处平地上。“孟良崮”的“崮”字本义就是“削平了山头的山”。

在以往的作战中,整编74师的美械工兵部队发挥了很大作用,他们的工事建造效率在整个解放战场都是第一流的水平。凭借优秀的工事水准,整编74师常常能以一敌多,这也是它被我军指战员视作“硬骨头”的原因。

但在孟良崮,74师的工事建造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山上没有土,只有石头,一铲子挖下去就见底了。这种地形别说修建复杂的土木工事了,就连挖一条基础的战壕都是奢求。

雪上加霜的是,孟良崮的山头面积狭小,74师3万人的兵力在这个山头挤得密密麻麻,成为了华野各炮兵最喜欢打的目标。即使当时的华野炮兵火力还不算强大,但打击密集的无掩体目标还是绰绰有余的。

从各个方面考虑,孟良崮对张灵甫来说都是一个必死之局。而这一战也体现出,粟裕超人的战略天分远非常人可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雨云   天意   工事   纵队   国军   山头   水源   火力   暴雨   战役   原因   结束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