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女孩防备陌生人,教科书式的3个自我保护方法,值得学习

幼儿园的教室里进来一个穿着黑色长衣服,带着帽子、口罩和墨镜的女人,一进门就拿出了棒棒糖给孩子。

黑衣女人走到一个小男孩身边,拿着棒棒糖给他,小男孩正在迟疑是否接棒棒糖时,扎着“3个辫子的小女孩”把他推开了,意思是不让他要棒棒糖,小男孩还有要糖的愿望,再次被小女孩推开。

黑衣女人刚转身,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孩就主动要棒棒糖,黑衣女人给他了糖,并且牵着他的手走,快走到教室门口,眼看就要“得逞”,此时,扎着“3个辫子的小女孩”快速走到他们身边,把红衣小男孩了拉回来。

上面这个情景应该是幼儿园老师给孩子们上的自我保护课,如果谁接受了陌生人的东西,谁就会被陌生人带走。相信所有的小朋友都不会忘记这一课。

在整个过程中,防备意识强的要数扎着“3个辫子的小女孩”了网友纷纷称赞:这是什么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啊,在保护自己的同时还保护身边的人,这样有责任心的人必须得给她点赞。

扎着3个辫子的小女孩,这么勇敢,这么懂事,自我保护意识这么强,还会保护其他同学,肯定是和她的家庭教育环境分不开的。

这个过程可谓是教科书式的自我保护总结3点,父母教给孩子,关键时刻孩子能自救。

1、看到陌生人靠近,就要提高警惕。

陌生人一般会先给孩子套近乎,拿出零食或玩具吸引孩子,孩子一旦接受了陌生人的零食或玩具,就控制不住自己了,不由自主地就会跟着陌生人走,慢慢远离父母的视线,被骗的危险就容易发生了。

我们仔细看上文中扎着“3个辫子的小女孩”,陌生人一进来她就注视着陌生人的一举一动,看到陌生人给小男孩棒棒糖,她赶紧把小男孩推开,不让他要糖。

2、让孩子牢记:不管陌生人说什么,就是不要她的东西,不放松警惕

这样陌生人就没法进行下一步的行动了。

扎着“3个辫子的小女孩”,两次推小男孩不让他要陌生人的棒棒糖,陌生人只好作罢,去寻找另一个目标了。

3、如果陌生人想要强行带走自己,要大声哭闹,吸引人围观;

如果陌生人想抱你走,紧紧地抱住坏人的腿,让坏人无法把自己抱起来,这样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被救。

我们都不希望孩子被骗,每每看到孩子被拐被骗的事情真的很心痛,家人和孩子分离,带给整个家庭的伤害难以想象。

但是孩子身边确实存在着安全隐患,当孩子遇到危险时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而我们又不可能时时刻刻陪在孩子身边,所以不如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

孩子小,遇到的事情少,也容易相信陌生人,很多孩子听到父母不止一遍给自己说,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不要跟着陌生人走等等,但是孩子印象不深刻,一般情况下陌生人的一个零食或玩具什么的,孩子就跟着走了。

所以,强烈推荐父母借助儿童自我保护类的绘本,教会孩子自我保护。因为绘本的代入感强,可以模拟现场,帮孩子分辨哪些事情是被骗的事情,并且看到被骗的后果,加深理解被骗的事。

比如,《儿童自我保护绘本》全套10册,包括不要轻信陌生人、不吃陌生人的零食、陌生人我不跟你走、不能单独和你在一起、不喜欢你亲我、男孩女孩不一样等等,通过贴近孩子日常的故事,潜移默化的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学会远离危险,学会自我保护。

比如不要轻信陌生人,陌生人给你的礼物或好吃的东西,你不能要;陌生人让你带路,你不能带;陌生人硬拉着你跟你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当其他小朋友或者其他人做了让你不舒服的事情的时候,或者让你受到伤害的时候,你都可以大声说“不”,告诉对方,我不喜欢你这样对我。

这套书10册10个主题,故事从发展到解决清晰明确,从小树立孩子安全意识,帮助孩子识别身边可能存在的危险,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附有同步音频,可扫码听故事。

我把这套书的链接放在下面,10册49元,家有3-6岁孩子的父母,建议给孩子备一套,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

3-6岁儿童自我保护绘本 ¥49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小女孩   陌生人   棒棒糖   辫子   黑衣   教科书   零食   幼儿园   危险   父母   事情   玩具   身边   东西   儿童   孩子   方法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