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三塔”,原来大有来头

秋色无远近,

出门尽寒山。

——《赠卢司户》

除了“九湖十三山”“三台八井”,自古以来,武昌城内还有“三塔”,它们就是洪山宝塔、无影塔与胜像宝塔。

关于它们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01

洪山宝塔

洪山宝塔又名“灵济塔”,位于宝通禅寺内。

始建于1280年的洪山宝塔,历时十一年才竣工,相传此塔是为纪念灵济慈忍大师而建,故又称为灵济塔。

洪山宝塔通体为砖石仿木结构,高七层。建于洪山高处的洪山宝塔,高度远远超过另外两座塔,宏伟又壮观。

02

无影塔

与洪山宝塔相距不远的无影塔,原名宋兴福寺塔,这是武汉地区现存最古老的石塔。

无影塔原址在洪山东麓,因塔身出现倾斜破裂,后拆迁复原到洪山公园内。

无影塔用石块垒砌而成,总高七层,每一层都有八面,每一面都有佛龛。走进无影塔时,我们发现在塔底端雕刻着花朵。

相传,当无影塔还在原址时,每年夏至午间,无影塔的塔身都没有影子。

如今,换了地理位置的无影塔不再“无影”,至于以前是否真的“无影”也无从考证了,留给后人无限遐想。

03

胜像宝塔

胜像宝塔位于黄鹤楼公园内,通体白色的白塔辨识度非常高。

建于元代年间的胜像宝塔,是武汉市现存的唯一一座喇嘛式白塔。

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胜像宝塔迁至蛇山西边,1984年又迁入黄鹤楼公园西门旁。

外形酷似灯笼,通体白润的胜像宝塔与黄鹤楼互相辉映。游人行至宝塔旁,纷纷留下脚步驻足,欣赏岁月在宝塔上留下的痕迹。

每一栋建筑,都是历史的见证。

在岁月的长河中,许多建筑被拆毁,不复存在,而留下来的这些建筑,就像一本本活的“历史书”,当我们驻足欣赏建筑之美,也是一次追溯历史的过程。

*温馨提示:请广大市民朋友做好个人防护,继续保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不扎堆、不聚集,文明用餐,注意咳嗽礼仪。进入景区、文博场馆等场所,请严格遵守“六必”防控措施(即口罩必戴、体温必测、场所码必扫、健康码必亮、大数据行程码必示、核酸阴性证明必查)。

(来源:一部手机游武昌)

【编辑:汪宇瑾】

【来源:一部手机游武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武昌   武汉长江大桥   寒山   白塔   黄鹤楼   来头   通体   宝塔   原址   口罩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