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军2万人进军苏联,朱可夫下两道命令,大败日军

1939年,距离海拉尔两百公里处的中蒙边境,有一个地方叫诺门坎,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西南部,新巴尔虎左旗诺门罕布日德地区,日本侵华部队和苏蒙联军在这里打了一场不见经传却对二战局势有深刻影响的战役。

试探苏军实力

1931年日本全面占领中国东北之后,实力大增,其野心也膨胀了起来。而中国的外蒙古独立之后由苏联予以掌控,伪满洲国与蒙古相邻,并且分别驻有日本与苏联的军队,双方不可避免地产生军事摩擦。

1938年7月31日,为了试探苏军的实力,日军指挥着第十九师团的1600多人,突然占领了满蒙边境的张鼓峰,如探囊取物般的胜利,让辻政信顿时信心倍增!随后两天,日本第19师团高歌猛进,竟然把交战线推进到苏联境内3、4公里。

被打得猝不及防的苏军终于苏醒过来,8月1日,布柳赫尔元帅接到了斯大林催他接战的电话。

布柳赫尔元帅是曾经赫赫有名的“远东军魂”,刘伯承、叶剑英都曾在他的远东红河训练基地学习过。布柳赫尔元帅当夜集结了2万人的兵力,利用重炮轰击日军在张鼓峰的基地。

然而还没等日军站稳脚跟,苏军的炮火就在他们的头顶疯狂袭来,在一顿猛烈的打击下,日军狼狈逃窜,大败而归。

虽然最终是日方提出议和,但此战苏军吃了大亏,以伤亡4000余人的代价只歼灭日军1500人,此战中,日军炉火纯青的白刃战令苏军吃尽了苦头,甚至出现了1名日军对抗20多名苏军的不堪场面。

这一战果让斯大林极为震怒,同时意识到日本发动张鼓峰战役是为试探苏军的实力,为日后进攻苏联做准备。于是,前线指挥官布柳赫尔被撤换并被处决。

为了永除祸患,斯大林命令坦克战专家朱可夫挂帅出征,他指示朱可夫,要不惜一切代价,将日本人彻底干趴下!

朱可夫到达前线后,经过一段时期的分析,也发现小股日军挑衅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惊天的阴谋。为此,他提出莫斯科方面应当支援自己更多的航空兵和装甲部队,以抵御日军随时可能发动的大规模进攻。

为了掩盖坦克的噪音,朱可夫选择频繁派出飞机,用发动机的轰鸣和炮弹爆炸声掩盖坦克前进的隆隆声。通过一系列真真假假的手段,朱可夫把大量坦克集中于前线,准备给日军一个下马威。

朱可夫在诺门坎迎战

张鼓峰事件中,日军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们并没有被打怕,反而认为苏联军队的战力较弱,不是自己的对手。于是日本就一直在找机会,准备再和苏联打一仗。

1939年5月12日,日本关东军驻海拉尔第23师团长官小松原道太郎率领骑兵部队向着驻守在诺门坎地区的苏军第57特别军发起突袭。起初日军骑兵进攻顺利,但当继续向苏军纵深猛插时却一头钻进苏军数十辆坦克的包围圈。

面对吐着火舌的钢铁怪兽,日军指挥官命令皇军武士发挥玉碎精神,挥刀跃马向苏联装甲部队发起进攻。但是苏联的坦克部队也不是吃素的,随后顺利的将这股部队包围,日本的铁皮罐头哪是苏军坦克的对手,随后顺利的全歼这股部队,(好家伙,去偷袭人家,结果把自己搭进去了)只有一小部分骑兵趁乱落荒而逃。

6月20日,日军的第23师团主力全体出动,同时将第7师团作为战略预备队为了给苏军造成最大程度上的损失,日本还特意将当时日本唯一一个坦克师以及180架飞机前来协助,随后双方进行了激烈的厮杀,但由于日军坦克不是苏军的坦克对手,因此的坦克师损失惨重。

7月1日,日军趁苏军增援部队尚未赶到,命小松原以第23师团为主力的2万多人组成迂回兵团,在哈拉哈河下游架桥,从西岸向苏蒙联军发起偷袭。

苏军在西岸的高地上发现了日军的行动,朱可夫决定“先发制人”。顿时,杀伤力极大的炮弹落在了日军的头上,数以万计的弹片在隐蔽区横飞,更多的是被震死或“活埋”在掩体内,哭喊声一片。

入夜,苏军停止了进攻,小松原经过清点,过河的2万多日军已死伤过半,更加严重的是,退路被掐断,没有弹药补给了。

朱可夫下了两道命令

7月23日,日军再次卷土重来,调集了82门大炮发起攻击。不过由于日军的大炮射程有限,因此,全部的1万发炮弹,基本啥也没打着。日军轰完,该轮到苏军了,据辻正信回忆,苏军在下午向他们还了30000发炮弹,他从未见过如此猛烈的炮击,苏军的炮弹似乎是无限量的!面对苏联的火力压制,日军只能暂停进攻。

这时,朱可夫下了第一道命令:炮兵要采用“夜退日攻”的战术。就是不和日军近战,远远地用炮轰,效果更明显。如此反复,算是把关东军彻底整的没有了脾气,厌战、怯战情绪在日军中蔓延。可以说是,越打越沮丧,越打越自卑。

面对战场上的接连落败,日军又使了坏心思,关东军派遣731部队在诺门罕地区实施细菌战。石井细菌部队于是派遣敢死队在哈拉哈河倒入了22.5公斤包括伤寒、霍乱等多种细菌。

日军高层为了保守秘密,并没有告诉士兵细菌战的消息。

不过朱可夫则早有消息,就下了第二道命令:所以苏联士兵要准备几条水管,天天喝新鲜的自来水,不能饮用哈拉哈河的水。

而一无所知的日军士兵却在饮用哈拉哈河的水,反倒瘟疫在日军中传播开来,1340名日军感染伤寒、霍乱病等,731部队的军医和敢死队员被细菌传染而丧命就有40多人。

苏军反攻

8月20日,苏军集中3个步兵师,5个装甲旅,1个空降旅组成的合成军团向日军展开绝地反击。在苏军坦克兵团、航空兵和炮兵的猛烈轰击下,日军损失非常惨重。日军第23师团大部,第7师团被苏军歼灭。

8月31日,第23师团残部开始进行突围,日军被赶出了蒙古。这场战役,日军第23师团1.参战6万人,最后活下来的只有4000人左右。

截至1939年9月16日,诺门坎战役以苏军的全胜而告终,日军和苏军签署停战协定。从此,日军再也没有勇气北上挑衅苏军了,因为他们被打疼了。

战后,朱可夫在报告中写道:“日军训练不错,特别是近战。他们守纪律,执行命令坚决,作战顽强。下级指挥人员受过良好的训练,作战异常顽强,一般不会投降,剖腹自杀时毫不犹豫,是合格的军人。军官,特别是中高级军训练差,主动性差,习惯墨守成规,非常自负,因此是不合格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关东军   苏联   赫尔   日军   松原   斯大林   师团   日本   坦克   部队   命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