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家访骑坏8辆摩托车,“红烛精神”永不过时

据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报道:10月22日,在二十大闭幕后的党代表通道上,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代表说,“希望忘掉背母上大学的我”,希望大山也可以成为教育高地。返乡教书十年,刘秀祥骑坏了8辆摩托车,但他欣慰的是,这些年他所在的学校,将1800多位孩子劝返回校园,还牵线资助了贫困学生4200多人。

有一种崇高的精神叫红烛精神:蜡炬成灰泪始干。红烛精神是对教师职业的赞美,赞美无私奉献,赞美兢兢业业,赞美烛照前方,老师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却只为了照亮学生,照亮学生的前途。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就用真情、真心、真爱,演绎了最炫美的“红烛精神”:

十多年前,刘秀祥带着母亲去山东上大学的新闻,备受社会关注。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刘秀祥,深切地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毕业后,他放弃年薪55万元的工作机会回乡教书。而最值得关注的则是,在乡村教育的田地里,这位平凡的教师,10年家访骑坏了8辆摩托车。“10年家访骑坏了8辆摩托车”,刘秀祥把自己化作了“烛火”,为孩子照亮了一条成才的道路。教育环境越来越好,教育投资越来越大,教育设备越来越先进,教师队伍越来越壮大。但是,这个时候我们依然需要强调的是“红烛精神”,“红烛精神”是永远也不过时的精神,其理应成为所有教师心中最至高无上的“精神谱系”。

“10年家访骑坏了8辆摩托车”展现的是新时代教师的担当和责任。有人说,都什么年代了,还搞教师家访?这种家访的方式是不是太落伍了?的确,如今我们的沟通交流方式有多种选择,科技时代让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更宽广了。微信群里可以布置作业,家校平台可以沟通交流,大不了打个电话也能说明问题。似乎家访真的落伍了。可是,更需要知道的是,任何时候“面对面的交流”都会是最好的交流方式之一。

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无论社交如何多种,家访都不会是落伍的、落后的。这种传统的沟通渠道在新时代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一个方面是,“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更好获悉家庭教育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指导家庭教育;一个方面是,家访的目的在于最大程度摸清家长和学生的真实情况,起到激发家庭教育和学习热情的作用。尤其是在农村,传统的家访依然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倒不是说,让所有教师都必须采取传统家访模式。而是说,“10年家访骑坏了8辆摩托车”体现的是教师对为人师表的重视和敬畏,背后蕴含的是永不落伍的“红烛精神”。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对“10年家访骑坏了8辆摩托车”的赞美,而是需要传承好“10年家访骑坏了8辆摩托车”的教育精神。(郭元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家访   红烛   中国青年报   望谟县   贵州省   摩托车   蜡炬成灰泪始干   精神   家庭教育   副校长   面对面   传统   方式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