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总想当好人,在乎他人情绪唯独忽略自己,很不开心,怎么办

.

这是严重的缺爱,所以总想去爱人,好让感受到自己奉献出的爱的人,转过头来爱自己。

这想法没错,如果世界和世界上的人,都是如此认为的(爱.爱.相.还),那爱的理想会很快现实。

但遗憾的是,这世界的颜色太多,世界的人也性格各异,对于“他人的爱”每个人也都各有想法。

所以最终这献出的爱是不是真能反馈回来,几乎是个不用过多思考的问题。

.

.

1.内心太敏感,是因为心受了太多的伤,一直没有痊愈。

我们的心本是一尘不染,血液流速正常,滋养着我们红扑扑的小脸。

但“活着”本就是一件要经历风雨、遭遇刀剑的事情。

虽然藏在身体里的“心”长在自己也看不见、别人也看不见的地方,但也依然会被刀剑所伤。

且因为它隐藏得深刻,也没有明确的疼痛或炎症反应,所以总也引不起注意。

.

伤口总不去治疗,那大多数的伤口不能自愈。

天长日久,有些伤结了痂,留下了丑陋的疤痕;有些伤口则一直张在那里,稍有碰触或刺激,就会疼痛难忍。

又因为疼痛,引发了一系列的不适反应。

人们把那称为“敏感”,但那其实就是久久未愈合的伤口,被碰触后的疼痛反应。

.

.

2. 总想当好人,是渴望认同的内心发出的呐喊。

就如同身体需要三餐以供营养,内心也需要丰富又恰当的营养,才能长出强壮而坚韧的身体。

若内心非但不能得到很好的补养,反倒经常被强迫着倒进去一些“反营养”的东西(如否定、侮辱、攻击),那灵魂注定会日复一日的枯萎下去。

.

没有哪个灵魂能忍受这样的自己,但凡是对生命还有所期待,就一定要想办法展开自救的行动。

“对别人好”,换得别人的爱——以这爱和肯定为药,敷在灵魂的伤口上,就是自救的手段之一。

.

至于手段是否正确、是否会引发反作用?

事实上,灵魂若已然伤痕累累,那对许多事,已经没了仔细辨别的余力。

.

.

4.在乎其他的“所有人”、唯独忽略自己,是潜意识里早就认定自己是应当被忽略的存在。

在乎别人的情绪,是如前面所说,希望以别人的爱,作为治愈自己的药。

唯独忽略自己,则是因为伤痕累累的心、时刻自我鄙视的心,根本没办法尊重和爱护自己。

.

至于为何要自我鄙视?

在价值观形成的路上(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听了太多超过接受范围的“你不行”“你太坏”“你真是不像话”的否定。

听得太多,也就坚定地那样认为了。

作为“不行”的存在是值得羞耻的,也是应当被鄙视的。

对“应当鄙视”的对象忽略以待,是任何人都会的反应——即使那个被鄙视的人是自己。

.

真的很不开心,才是这种情绪状态下正常的反应。

一颗流血不止、总以外界评断确立自身价值,又千方百计自我忽略的心,怎么会有快乐的感觉?

只要这世界的价值观还没翻个个儿,快乐就不可能出现。

不快乐的身体还在正常呼吸着,也只不过是因为身体机能还正常,还没被自己糟蹋到不能直视而已。

但心一直在自我鄙薄的水里泡着,从没被捞出来过。

.

.

5.怎么办?

1)配一些正确的药膏,把受伤的心包扎起来。

指望别人的爱和肯定,成为救治自己的药,是基本不科学的。

就如同不能指望别人挣钱养活自己一样。别人对自己既无义务,也不能有持久的坚持(永远的救赎)。

我们能真正依赖并信任的,唯有自己。

.

配一些合适的药,细心地敷在伤口上。

如:

寻找内心受伤的真正原因;

强迫自己爱自己,别总是自我谴责、自我打击;

从许多个小的成就感中,一点点积累自信;

......

2)探寻尊重的真正表现形态。

有一些本来很自卑的人,后来坚定地雄起了,整天昂着头活着。

他们并非去报了形体班...他们在生活中获得了一定的机缘,终于深刻并持续地体会到了尊严被高高捧起的感觉。

被尊重的感觉,通过血液,一点点流进了心里,慢慢治愈了阵年的旧伤。

.

但那样的机缘并不易得,且等待不符合人生的美感。

不如主动探寻。

如:

找出周围特受尊重的人,观察他们的日常表现,研究他们受到尊重的真正原因;

找出那些惯常不卑不亢、在人群中有一定威望的人,观察他们的表现,研究他们的经历;

......

等观察到一定程度,自我鄙视的习惯,就会改正不少。

.

3)控制“献出爱”的次数。

为何献出的爱总得不到回应,甚至迎来的是背叛和利用?

事实上,对于别人主动奉上的爱,绝大多数人有着相同的反应——

奇怪,惊讶;

感动,但不会非常感动;(对代价感不强的人或物,几乎没人能心生珍重感)

警惕,认为对方别有用心;

本能拒绝,认为不能无缘无故承别人的情;

认为自己被视为弱者,现在是被施舍了,也是被侮辱了;

......

以及,尽情利用,同时大声嘲笑。

.

但这并非接受爱的人不知好歹、不知所谓。

没谁有义务接受别人的爱,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对于“别人的爱”都有专属于自己的看法。

.

控制“献出爱”的次数。

不认为献出爱是拯救自己的通道,也不认为别人就需要这份爱。

.

.

总之,受伤的心因为不能自愈,想要寻求外界力量作为救赎,因此而无限制地付出爱、同时无限制地忽略自己,其实是挺正常不过的情绪反应。

这是善良、又在不断自我谴责的心,向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只不过因为方式不正确,所以反而让心更疲惫,越发不能快乐。

这不是心犯下的错误。这只是心的伤口太多,实在没有余力琢磨得太深刻。

.

配些合适的药,耐心又细致地敷在伤口上,时不时观察愈合反应;

同时以“我是值得尊重的,我一定有自己的价值”的心态游弋于生活的各个场景。

待心的伤口慢慢被治愈,就是不再敏感的自己。

.

反应慢、表达弱、应变差,如何练就职场反击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敏感   好人   伤口   疼痛   深刻   情绪   内心   灵魂   身体   自我   快乐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