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报告文学“王牌号手”(四)

在战友眼中,何贤达几乎没啥缺点,对自身要求严苛,干啥工作都有模有样。旅长吕尔参曾当过何贤达的营长,聊起这个好兵也是一脸兴奋,他说:“要说缺点也有,就是在学导弹专业这方面不太安分,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这哪里是缺点,简直就是变着法表扬。何贤达当兵二十五年,正是靠着这种追求一流、超越自我的精神,一次次实现了蜕变和突围。

从首都阅兵回来,何贤达再次加强专攻精练,把转载吊装的本领练到了“炉火纯青”,当上了全旅专业教练员,还顺利转改了士官。

入伍没几年,就练就一手绝活,按理说也算是“小有成就”,这让很多战友羡慕不已。可何贤达的心却“不安分”起来,偷偷瞄上了导弹发射“一号手”。

“一号手”的操作台,是导弹发射车的“大脑”,技术和操作最具挑战性。重要的是,“一号手”能够亲自按下点火按钮,把大国长剑送上九天。

越是重要的岗位,越是难学,何贤达越想学。其实,他想当“一号手”还有一个原因,当时这个岗位大多由高学历军官担任号手,但干部流动较快,号手轮换频繁,带来战斗力上下波动,何贤达觉得士官一干就是好些年,由士官担任“一号手”有利于战斗力稳定保持。

“我想试试学习‘一号手’专业。”何贤达找到连长,来了一个毛遂自荐,还子丑寅卯说了一堆理由。

“啥?一号手?”连长一听,眼睛瞪得老大。在当时许多人看来,这一想法犹如天方夜谭。“高中生要整明白这一套专业,得累掉一层皮。”连长不好打击何贤达的积极性,但言语之中给出了否定答案。

连长在军校里学的就是导弹专业,毕业后担任“一号手”,他有时都觉得挺费劲。这个岗位不仅涉及高等数学、机械识图、液压传动等多门学科,规程要点就有十万多字,电路图展开好几米长,单是“发射前准备”阶段,就要掌握六十多个口令、九十多个动作、一百多种现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战士担任‘一号手’,这在整个二炮部队也没先例呀!”连长想劝何贤达选择放弃。可何贤达的倔脾气上来了,斩钉截铁地说:“连长,螃蟹总得有人第一个来吃。没有战士干过,我就来成为这个先例!”

实在拗不过,连长只好退让一步,采取了默许态度:“你的岗位还是转载号手,要练‘一号手’你就自己抽空练,但丑话说在前面,可不能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转载专业退步了,我可要拿你是问!”何贤达要的就是这个态度,一听这话像是打了兴奋剂,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兴冲冲地转身离去。

虽说只有高中文化,他却坚信勤能补拙,白天训练转载专业,夜里他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背发射理论,有时还跑到水房里蹑手蹑脚地练跑位。经历了无数个“三更灯火五更鸡”的日子,一张张“电路图”渐渐刻进脑海,十万多字的规程要点熟记于心,何贤达的目光愈发自信。

机遇,永远都会垂青“有准备的人”。超前准备让何贤达赢得了机遇,一次机缘巧合,让他在发射岗位首次亮相就技压群英,开创旅史上的先河。

2000年夏天,发射一营千里西进执行导弹发射任务,何贤达作为转载号手随队出征。

千里沙场,盘马弯弓,他们按照计划成功发射了一枚新型导弹,大家忙着收拾行囊,准备班师回营。此时,带队出征的副营长接到上级通知:择日再发射一枚导弹。

“再打一枚?确定?”副营长一听有点慌了神,脑子里转动着无数个问号:这可咋弄?前几天,导弹发射任务刚刚结束,担任“一号手”的干部就接到老家电话,因有急事提前回家去了。

临阵缺将,更何况是最重要的“一号手”,怎么办?野战帐篷里,副营长赶紧召集训练骨干商量对策,有人提议把这名干部从家里召回,也有人建议,让旅里选派新的“一号手”,坐飞机过来千里支援。

大家争论不休,议而未决,营里几个领导急得团团转。此时的何贤达,心里有一丝窃喜,轮到他发言时主动请战:“副营长,‘一号手’的岗位我能操作,能不能让我试一下?”

“从转载到控制,隔行如隔山,你能操作?这是实弹发射,可别开玩笑了。”虽然营连干部对何贤达都很认可,知道他一般不会夸海口,但实弹发射这种天大的事,哪能贸然起用新人,关键他压根就没有“上岗证”。

也难怪,当时旅里就这几台发射车,简直就是宝贝疙瘩,除非是正式定岗的操作号手,别人想摸一下都难。

“虽然我还没有参加操作能力考核,但我自己偷偷模拟训练了很久,你们可以来个‘火线考核’嘛,考过了我就上,通不过算我没说。”何贤达再度请战。

“那就试试吧。”在大家无计可施的窘况下,这也算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大漠深处,摆开考场,旅总工程师、营领导、专业教员摆开架势“三堂会考”。先问理论,再看操作,最后考核排除故障,几名考官想着法子不断加大难度,没想到何贤达对答如流,应对自如。

半路杀出个“一号手”,这让大家又惊又喜,惊讶的是这么复杂的一套专业技术,他竟然掌握得如此娴熟;高兴的是,无论如何总算解了燃眉之急,第二枚导弹发射就不用干“千里借兵”的丢人事了。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何贤达摩拳擦掌准备展露拳脚的时候,上级却临时改变计划,将第二枚导弹发射的任务交给了兄弟部队,何贤达与长剑飞天失之交臂。

这次任务,虽说与按下点火按钮无缘,但何贤达却很快被正式定岗为导弹发射“一号手”,成为第二炮兵常规导弹部队历史上士官担此重任的“第一兵”。

“这个方法可行,值得推广!”何贤达“摸着石头过河”蹚出的新训法,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认可。如今,火箭军部队导弹操作的“一号手”,大多由士官担任。

有了这次“临阵亮相”,何贤达就憧憬着能早日“沙场亮剑”。他的人生也像“开了挂”,好事接踵而至: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荣立三等功,2003年作为士兵提干苗子,考核评比名列前茅。

当年六月,旅里远赴高原执行实弹发射任务,何贤达再战西北。临行前,战友纷纷提前祝贺:“你这可是‘双喜临门’呀,作为‘一号手’首次发射实弹,又作为提干苗子,说不定等你回来时身份就变了。”

出发前夜,营领导还偷偷告诉他一个喜讯:“旅党委已经开过会了,上报你为提干对象,这次是十拿九稳了。”

可命运总是捉弄人,就在何贤达等着提干好消息的时候,上级机关的一个战友打电话告诉何贤达:“提干的事估计黄了。”何贤达握着电话,半晌没有缓过神来。

那一天,距离导弹发射还有三天。执行任务的紧张,加上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何贤达晚饭吃得如同嚼蜡。晚饭后,他独自来到距离训练场不远的一片僻静的沙丘,静静地半躺在沙子上。

此时,他的心情像眼前夕阳下的戈壁滩,苍茫而荒凉。志士之悲,莫过梦碎。何贤达紧咬着嘴唇,不想去理会脑中那团乱麻,可委屈的眼泪还是不争气地奔涌而出……

凌晨时分,何贤达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回到宿营地。提干未果的事,很快全营官兵都知道了,何贤达给在旅里的营长打了个电话:“营长您放心,我已经是个士官了,分得清孰轻孰重,不会影响发射的。”

一起执行任务的肖排长,本来已经想好了无数开导的话,没想到何贤达却主动找上门来:“提干的事我已经知道了。没关系,军官梦虽然不能实现,但士兵的舞台照样可以精彩。如果这点风浪都经受不住,那才会让人笑话!”

肖排长认真地点点头,何贤达顿了顿嗓子,接着说起掏心窝子的话:“旅党委推荐我为预提对象,已经体现了组织上对我的关心和培养,也体现了战友对我的肯定,我还有啥不满足的呢?……”听到这些,肖排长竟无语凝噎,突然觉得这个老兵的境界,早已甩了自己几条街。

本来想着“双喜临门”,第一“喜”碎了,第二“喜”却如期而至。秒针滴答,发射“零秒”即将到来。此时此刻,何贤达和战友们进入了最紧张的“倒计时”准备。

旭日初升,朝霞洒满导弹发射阵地。千里战场,尽在掌握,只等一声令下。

“十、九、八、七、六……点火!”指挥员果断下达命令,何贤达稳稳地按下点火按钮。惊雷乍起,狂飙扑面,导弹呼啸而起,怒吼着、轰鸣着,扶摇而去。

“导弹命中目标!”几分钟后,前方传来捷报,导弹精准击中预定目标。长剑飞天,如虹弹道在万里苍穹不断延伸,像是写下的一个硕大的感叹号。何贤达仰望长空,眼中不禁再次泛起了泪花——梦起梦落,是如此的悲壮而美丽!

作者:李永飞

播音:刘敬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号手   多字   飞天   实弹   报告文学   士官   营长   排长   连长   长剑   王牌   导弹   战友   上级   岗位   操作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