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央军委原常委,曾主持过贵州省的战后经济建设,长女是大校

革命战争初期,因为敌强我弱,所以党组织果断提出了以农村为主要根据地的发展目标,就这样在革命战争中出现了不少出身贫苦农民的革命将才,他们虽然饱经了旧时代的折磨,但是面对革命的到来,他们非常清楚其中的含义。于是积极在革命战争中勇猛向前,奉献自我,于是他们的精神也成为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无数出身于贫苦农民的革命将才中,就有这么一位将才,他曾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后,加入了儿童团,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一路跟随革命运动。后来正式加入红军后,他屡屡在正面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并被组织安排进入了红军大学学习,这让他在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后,一度被组织视为成就非凡的革命将才。于是他来到了军委工作,后来担任了军委常委的职务,并且被授予上将军衔,那么这位革命人才是谁呢?他是如何有如此辉煌的成就的呢?

一、从放牛娃到红军战士

在渡江战役和解放海南岛的战役中,解放军因为没有成建制的海军吃了很多亏,于是到了建国初期,党组织召开多次会议,决定建设人民海军。在海军的发展中涌现了不少人才,其中就有一位出身放牛娃的革命将才,他就是苏振华。

早年的苏振华出生在平江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于是在他儿时的回忆里可谓是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后来因为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他被迫来到了地主家中开始了他当放牛娃的生活。当放牛娃的生活,让苏振华体会到了旧时代的黑暗,于是到了革命战争爆发后,红军在平江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一系列的革命宣传,让苏振华认识到了革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于是他毅然地投入到了红军的队伍中,开始了他参加红军的革命生涯。

因为年龄尚小,所以刚刚加入革命队伍的苏振华加入了儿童团,开始了接受革命教育,为建设苏区贡献力量。后来随着敌人的围剿以及封锁加剧,这让苏振华来到了红军队伍中,成为了一名基层的红军战士,经历过反围剿战役的考验后,苏振华渐渐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红军战士。

随着他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他也由此成为了被组织提拔的优秀战士。从基层干部一路当到了团政委后,苏振华看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于是进入到了红军大学进修,不出数年,他也就成为了一名知识分子,开始在政工工作中越来越得力。

二、一生功勋卓著

从红军大学完成进修后,跟随部队来到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苏振华积极参与到了巩固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中,后来随着抗战一触即发,他也就随之转入了抗战工作中。投入到抗战工作中后,苏振华被组织分配到了抗大工作,成为了抗大第一大队的队长,这让他屡屡组织学员学习党组织的抗战工作方针,坚定了根据地军民的抗战胜利的信心。

后来得益于在抗大的出色工作表现,苏振华在抗战最为艰难的时刻里,被调往了冀鲁豫军区,担任了军区政委,开始统领军区官兵的思想政治建设。有了出色的带兵理念,这让苏振华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精锐队伍,参与了华北和华东的多场抗战战役,取得了抗战中出色的反击战成绩,于是这让苏振华的工作能力再一次得到了组织的认可。

经历了抗战的磨练后,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坐镇冀鲁豫战场的苏振华与杨得志配合,屡屡完成了对敌人的反击,取得了在正面战场上的决定性胜利,这对于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可谓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后来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跟随部队南下的苏振华被组织调往了贵州省,主持贵州省的剿匪工作后,苏振华清剿了困扰贵州省多年的匪患,得到了党组织的高度评价。于是到了建国后,他更是成为了贵州省的临时负责人,主持了贵州省的战后经济建设,这也让他得了文武双全的名号。

得益于有了如此多出色的成绩,苏振华后来被调往了海军建设单位,主持海军的建设工作,因此到了授衔时,凭借着多年的革命功绩,苏振华获得了上将军衔,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开国上将,此后更是调往了军委,担任了军委常委一职。自己如此优秀的苏振华,在教育子女方面更是出色,这让他的长女后来也参军,成为了一位大校军人,儿子更是成为了民营企业家,可谓是各个优秀,也让苏振华成为一生功勋卓著的革命将才。

三、结语:

作为一名优秀的革命将才,苏振华虽然出身贫苦农家的放牛娃,但是他在加入革命工作后,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取得了一系列革命工作中的优异成绩,最终成为了一名开国上将,不仅如此他还将子女培养成为了优异的人才,这让苏振华的革命工作精神至今值得被青年人敬仰和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贵州省   解放战争   中央军委   抗大   放牛娃   大校   长女   贫苦   军委   战后   经济建设   常委   红军   战役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