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什么一定要杀了李秀成?

知道得太多了。

剿灭太平天国的主力是曾国藩的湘军,而不是清朝主体八旗军。为什么要让湘军去打太平天国?不怕湘军趁机“坐大”吗?咸丰、慈禧也实在是没办法了。

(太平天国运动是在1851-1864年间,从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清朝的实际统治者从咸丰皇帝过渡到慈禧太后)

满清的八旗军,在明末清初,的确有过他们的辉煌。但是入主中原、天下安定之后,这种世袭的兵制导致了军力的迅速下降。到了清末,八旗军已经不堪一战了。这才导致清末的绿林军、勇营、新军制度的不断改革。

太平天国时,清朝中央政府已经拿不出一支像样的军队,去扑灭这来势汹汹的烈火。不得已,只好放权,允许各地地方政府自己编练军队。勇营,在此之前只是一种临时召集、辅助正规军的武装,这时却变成了独立作战的正规军。曾国藩的湘军,其实就是一支经过改革的勇营。

湘军,以及后来的淮军、楚军,和八旗绿营不同,其将帅的权力很大,集管理、指挥、财务大权于一身——划重点,湘军的财务大权是独立的。

一支部队,又不事生产,怎么能有财务权?说白了,就是靠抢(清廷肯定给湘军提供军饷,但,钱是不会嫌多的)。抢老百姓的会失去民心,对以后的作战不利,而打败敌人后抢夺战利品,那就是很正常的。

理论上,打败太平天国之后,获得的战利品应该上交国家、上交清政府。不过湘军显然没有这样的道德节操。而曾国藩虽然被近来研究者捧为“晚清第一名臣”,也不可能要求部下“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只凭一腔热情就决胜千里。士兵奋勇杀敌,还不是为了“子女玉帛”?毕竟那个时代的士兵,还没有经过革命熏陶教育。

湘军打败太平天国,攻占天京城,一定夺占了洪秀全积聚的无数财富。至于顺手牵羊,抢夺平民财产,这类“军纪败坏”的事情也不会少。甚至再严重一点,直接抢占清朝地方政府的财产,杀官杀吏的行为,也不可能没有。

这些事,要瞒过千里之外、深居紫禁城中的慈禧,是可能的。要瞒过亲历战争的“忠王”李秀成,是不可能的。

或者说,慈禧太后一定心里有数,但是鉴于曾国藩的功劳和实力,在没有真凭实证的情况下,她是可能放湘军一马的。但如果真凭实据、证据确凿,慈禧太后也没办法视而不见。甚至,朝廷利用这些“罪证”做文章,干掉“功高震主”的曾国藩,也不是绝无可能。

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湘军的安全,曾国藩必须杀掉李秀成这个重要的证人。顺带的,攻下南京(太平天国称为“天京”)后屠城、烧城,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太平天国   咸丰   湘军   正规军   作战   清末   战利品   大权   清朝   财务   李秀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