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春秋战国历史 可以读读这些书 部分有难度

春秋战国时期,套用狄更斯《双城记》的开篇模式。这是一个荣耀的时代,这是一个苦难的时代,这是一个分离的时代,这是一个统一的时代,这是一个强国衰弱的时代,这是一个小国崛起的时代,这个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段历史实在有太多有意思的地方,为了更好地读懂它,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把相关书籍都读一遍。

目前购入春秋战国历史相关书籍主要分为三类:

一、古籍史料


《左传》、《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注释版)、《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国语》、《吴越春秋》、《越绝书》、《商君书》、《战国策》、《吕氏春秋》、《史记》。

其中《春秋左传注》就是《左传》注释版本(比三全本有更详细的注释,但是没有翻译),其余购买的都是三全本(全文、全译、全注释)。

二、工具用书

《古汉语词典》、《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军功爵制研究》、《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二册(涵盖了春秋、战国地图)。

阅读历史古籍过程中,会遇到非常多官名、地名以及一些生僻字。借助工具书的帮助,能更好地读懂这些内容。

三、历学大家著作

《春秋史》(童书业)、《西周史》、《战国史》、《战国史料编年辑证》、《杨宽史学讲义六种》、《杨宽史学拾遗》,这几本都是杨宽先生所著。(吕思勉先生的《先秦史》、《秦汉史》有一定阅读门槛,暂时没有购入,看电子版。)

个人阅读计划

一、理清时间线

为了对整个时间线有个了解,将春秋战国时期,各西周、东周以及诸侯国国君称号、名称、在位时间作了一个整理,通过表格可以知道同时期的几位君主。同时配合春秋战国大事年表一起使用。

计划是将手上所有书籍内容涉及的时间线做一个整理,通晓每篇文章发生的时间点。这样的好处是,阅读其中一本的某个章节,通过他发生的时间点去翻阅其他几本内同一时间段发生的事件,看看是否有相互关联和矛盾的内容。

二、关联性阅读

因为个人不是抱着学者研究的心态阅读,更多是以一种看故事的形式。暂定从故事性更强的《战国策》入手,开篇第一卷第一章《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注释内只是提到了文中的齐王是齐威王以及他所派的将领是田忌,并没有说明当时秦王是谁。

出于好奇查阅了齐威王在位时间:公元前356—公元前320。这段时间对应的是两位秦王:秦孝公,在位时间:公元前361—公元前338;秦惠文王,在位时间:公元前337—公元前311。通过这个判断出,这位兴师临周而求九鼎的秦王必是两者之一。

其中出现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田忌,公元前342年的马陵之战大败齐军后被邹忌用计,诬告他要谋反。田忌无法自证远走楚国。一直到齐宣王即位,返回齐国,恢复官职。《战国策·齐卷一》内的《邯郸之难》、《南梁之难》、《成侯邹忌为相》、《田忌为齐将》、《田忌亡齐而之楚》,对于整个马陵之战以及田忌出走都有详细的描述。

有了这两个时间点证明,可以肯定这位师临周而求九鼎的秦王就是秦孝公。虽然当时周天子只是名誉上的统治者,但是公然进犯是很容易被其他诸侯国借口围攻。秦孝公之所以敢这么做,依赖了当时逐步强大的秦国。秦国之所以崛起又会引出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商鞅。通过阅读《史记》、《商君书》相关章节对他有一进一步的了解。

这样关联性的阅读,好处是对阅读内容会有更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历史结构体系。

三、善用工具书

读完相关的史料后,可以借助史学大家的解读对照,看看与他们的观点有何区别。比如杨宽先生《战国史》内就有关于商鞅、邹忌变法的章节。其中一段是这么写的:“秦国经历了三年的变法准备,到公元前三百五十六年,秦孝公任命卫鞅为左庶长,实行第一次变法,主要有以下四点......”

这里提到一个官名:“左庶长”,这时可以通过《中国历代管制大辞典》进行查询。

春秋战国期间有不少战争和割地赔偿的行为,很多地名和现在有着天壤之别。通过《中国历史地图集》查阅相关地图,对双方行军和战斗路线有更清晰的了解。

以上都是个人一点看法和计划,完成起来确实需要不少时间和精力,完全抱着看故事的心态来做这件事,不会有特别大压力。以后有机会,分享一些阅读中的心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秦国   秦王   战国策   左传   春秋战国   公元前   注释   战国   春秋   时间   时代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