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层到省级机关,十几年来的感悟

从基层到省级机关十多年来的不同的人际关系感悟

总是看到很多文章在教体制内怎么做人做事的,特别是怎么处理人际关系的,观点无非是不要和同事做朋友,做事不要太坦诚,做人学会围着领导转等等。

作为一个从基层靠个人努力一步步走到省级机关的老体制人,反而不敢恭维这样的观点。在此,也浅谈一下自己近十多年的一些个人感受。


一是无论在体制还是在体制外,做人都应该真诚。

虽然有时候耍些小聪明、卖弄点小技巧解决了不少问题,但如果你是一位体制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不要想着一进体制深四海,耍心机、装深沉,以诚相待才能让你走得更远更快

好多年前,我在基层有个同事,他有种对别人几乎不做戒备的真诚,无论是对领导还是同事或者最普通的人,他都会很谦虚,永远笑呵呵的,不断释放善意,给人的感觉就是人畜无害、完全不设防,虽然过于真诚确实让他吃了一些亏,不过整体利远远大于弊,现在他已经是省级一个核心部门核心处室的负责人了。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你推倒了心中的围墙开放接纳别人,别人才能慢慢地拥抱你,这是人性。就像杭州西湖一样,推到了围墙,取消了门票,迎来了源源不断口碑相传的八方游客。


二是业务能力要强

最起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能树立自己的权威,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

在体制内,有背景的人除外,能力是突破向上的不二法门。

总是有人说,体制内又不是做研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能力,以前我也总是这么认为,后来到了省级单位才发现,领导的讲话稿,需要你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行业政策文件的起草,需要你有专业的业务能力,不同部门的业务往来,公对公的需要你拿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般都是时间紧、要求高,需要你强大的工作能力。

你哪怕是不能面面俱到,最起码要在目前所处的领域做到最好。

以前加过一个饭局,等大家都西装革履地到齐了,有一个穿着短裤,蓬头垢面的年轻人推门而入,后来了解才知道,他是30岁出头的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先是被北大引进,后被西湖大学高投入挖过去,专门研究生物基因,其实刚乍一眼看过去感觉他啥都不懂,恍恍惚惚的,一开口就暴露自己像个书呆子,可是他的成就可能是有些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只因为他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可以俯视99%的人,业务足够精,足够权威。

三是要学会包容和忍耐

经常看到体制内一些人,任劳任怨干了一段时间,提拔的时候也没轮到自己,就开始学会撂挑子、躺平、自怨自艾的,特别看得到不如自己的提拔了,更是愤愤不平,咽不下这口气。

记得电影《英雄本色》里小马哥有句经典的台词“我等了三年,就是想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只是要证明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夺回来。”

其实,说白了,活着不就是为了争口气嘛。但争气的前提,先学会忍气。忍人所不能忍,能人所不能,忍和能是两条线,两条线之间,就是自己的生存空间。

体制内亦是如此,忍得住,胸怀就打开了,胸怀打开了格局就有了。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自己不言,却给其他人更大的说话空间,支持人们去发现美,创造美,最终也成就了自己的美。

当我们有气魄支持别人去追求人生价值和自我实现时,我们也就实现了佛家所说的自觉基础上的觉他。

如果我们能拥有这样的胸怀和格局,哪怕没有更进一步,也定会收获属于自己不一样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基层   围墙   胸怀   人际关系   体制   同事   真诚   年来   能力   领导   业务   省级机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