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袁畈”的缔造密码!

金秋十月

走进安陆市烟店镇袁畈村

村道整洁、绿树环绕

一座座产业大棚密布

一口口塘堰碧波荡漾

辣椒馆、科普馆、村史馆诉说着辉煌……

位于白兆山景区公路边上的袁畈村。刘小平摄

作为安陆市“共同缔造”试点村,

袁畈村曾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湖北省文明村、孝感市最美乡村。

头顶着多彩光环

袁畈村出众在哪儿?

“美”有特色

走进袁家大湾,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唐风特色民居井然排开,一条条宽阔平整柏油路直达群众家门口。

“我们村大变样了!”村民们直言,过去村里基础设施差,通组道路比较窄,一到晚上,路上漆黑,村民不敢出门,几乎见不到人。

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在遍访群众所需、倾听群众呼声、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明确“四清四化”和“五改”目标任务,即清垃圾、清杂物、清断垣残壁、清庭院,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改路、改水、改厕、改圈、改垃圾处理方式。

三组村民蔡道银,长年在外务工,老家的房屋闲置无人打理,得知村里搞环境整治,第一个主动捐款200元,蔡军、侯长兵、侯长涛、侯长文等村民纷纷响应捐款3000元,还有部分在外乡贤人士积极参与。

袁畈村居民一角。刘小平摄

如今,袁畈对75间农房完成仿唐立面改造,绘制李白主题文化墙10余处,同时修建了村民大舞台、小游园、“三留守”中心等,绿化苗木取代之前的垃圾堆、柴草,废旧房屋变身成了辣椒馆、科普馆、村史馆;靓丽的村容村貌让人印象深刻。

环境美了,村民更珍惜。每天早上,大伙拿着撮箕、扫把清扫门口落叶。“自己住的地方,还是要保持卫生,家家干净,整个村就干净了。”村民们边扫边说。

“富”有产业

每天早晨,袁畈村“袁畈人家”农家乐业主袁发华早早便开始忙碌,采摘清洗时鲜蔬菜,等候游客的到来。

袁发华说:“我们村离汉十高速路口不到一里路,又在白兆山旅游路旁边,有辣椒基地、葡萄园、蘑菇园、苗木公司,体验游玩的游客多了,我就开了个农家乐。”生意火爆的还有七组敖武林开的“东来顺”农庄、三组袁开勇的“袁家小院”。

谈起袁畈村的产业,村党支部书记侯进年如数家珍:“500亩葡萄采摘园、800亩苗圃观光园、40亩菌菇和300亩辣椒莲藕。”他告诉笔者,这些产业吸纳全村84户,去年村集体收入突破10万元。

众多产业中,袁畈人最骄傲的还属辣椒。七、八月间,成片红彤彤的辣椒远远望去格外耀眼,也吸引了众多慕名前来采购的客商。

袁畈村辣椒产业基地。刘小平摄

袁开勇是村里的干部,也是带货主播,村里的直播带货间就设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推广的都是村民们自产的土特产品,最俏的还属我们袁畈辣椒,干辣椒电商发货,也有城里人前来采购鲜辣椒的。”

“文”有内涵

“这些玩意让村民留住乡愁记忆,更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在村史馆里,煤油灯、收音机、簸箕、木制耕犁等老物件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安陆白兆山李白文化风景区的卫星村

袁畈文化底蕴浓厚,村里不仅建起辣椒馆、科普馆、村史馆,还围绕“李白故里、唐风古镇”文化定位,先后整合各类资金1034万元,对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新建生态休闲小游园、乡风文明馆、百姓大舞台、直播带货间、农村寄递物流点和文体广场。

袁畈村辣椒馆。刘小平摄

与此同时

村里坚持开展李白文化“六进”活动

形成读李白、画李白、写李白

讲李白、赏李白的浓厚氛围

打造与诗仙李白对饮对吟的网红地

今年8月,一支由安陆市委办、组织部、宣传部、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组织的联合工作队进驻袁畈。“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村里,打造李白文化研学地、农耕文化体验地、乡村旅游目的地,以秀美人居环境和火红产业,现实幸福生活共同缔造。”队长舒克邦任说道。

“治”有方略

“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搞得亮堂堂的,看着舒服、住着舒心。”看到人居环境变好变美,村民杨玉珍直夸现在日子好。

今年3月

村“两委”在四组袁家大湾

开展“湾子夜话”时

村民袁发华建议

各家分段包保包片

自觉打扫门前屋后环境卫生

得到大家响应

袁畈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刘小平摄

在建设中,袁畈提出“环境大家一起管、文明大家一起创、建设大家一起干、治理大家一起抓、管理大家一起议”的共商共建共享模式,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环境卫生是村级治理的难点,村里多次专题研究,并邀请党员、村民代表等共同协商,召开“开放空间议事会”,最后决定结合村民喜爱种植的特点,建立一个

“共享菜园”。

通过投工投劳的方式鼓励村民参与,实现菜园共治,一方方小菜园成为村庄环境整治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上个月我家的环境卫生搞得比较好,评了30分,今天来兑换牙膏、洗洁精等生活物品,非常实用。”在袁畈村爱心超市,前来兑换积分的村民正在琳琅满目的货品架前精心挑选自己心仪的生活用品。

袁畈村通过建设爱心超市

以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的形式

发动群众、惠及群众、服务群众

让村民从要我做”转变成“我要做”

实现了

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看着如今的袁畈“有模有样”,侯进年感叹:“把村民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通过群众共谋共治,就能达到环境优美,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来源:孝感日报 特约记者杨鹏程 通讯员刘小平 余玲

制作:石玲

出品:孝感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安陆市   村史   孝感   李白   村里   村民   辣椒   多彩   群众   密码   产业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