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V榜:多国持续抗通胀,中国金融数据超预期

9月,美联储加息75BP落地,美元持续走强,欧洲多国直面通胀、能源危机等。中国9月社融等金融数据表现超预期,体现各项支持稳增长政策效果。

在综合了读者热度、内容专业度、视角独特度、解读深度、投资者关注度等多个维度后,我们评选出本月一财号V榜单的优质文章,一起来看看是否有你关注的热点话题。(点击文章标题或大V姓名可阅读全文)

钟正生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张璐 平安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

人民币汇率会不会破7

人民币汇率的点位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形势是否平稳才是问题的本质。当前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形势并非无虞,存在中美利差倒挂引致的即时压力,以及外需走弱的中期压力。因此,我们认为后续有较大可能推出抑制人民币贬值的政策工具,重启人民币逆周期因子的可能性也在加大。同时,汇率因素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掣肘可能重新强化。

达鸿飞 分布科技CEO

链上身份和数字人民币是打开Web3落地中国的钥匙

目前国内Web3的进程仍在入门处徘徊,底层技术基于私有链和联盟链为主的区块链生态仍然难以实现Web3的本地化。在我们发展web3的过程中,免许可需要受到一定限制,我们既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开放包容的开发、使用环境,发挥免许可性激励创新的作用,又希望能规避利用免许可作恶。链上数字身份(不同人格)用户拥有一个链上的数字身份,可以是实名的链下关联,也可以是前台匿名,存在隔离的。

刘元春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美国经济发生深刻变化,治理通胀可能付出更大代价

美国经济在过去长期停滞的状态下,菲利普斯曲线发生了重大调整,这种变化意味着在疫情和全球化体系的多重冲击下已经发生了深层次变异。加息带来的通胀效果将比预期的水平差,这可能是因为美国经济结构与相应的传统法则参数的变化间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引来加息政策的不确定性。作者认为本轮全球滞胀产生的影响与传统滞胀有很大的差别,它内生的一些结构性新现象可能对于我们抓住未来的战略机遇具有很重大的作用。

滕泰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

张海冰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哪个城市的房地产能抗通胀防衰退

走过20年的长期上涨之后,支撑中国房价的五大类因素——人口城镇化因素、居民收入增长因素、房地产金融因素、居民资产配置因素、房地产供给因素等都已经或正在发生逆转。在全球范围内,既能够聚集产业、人才,同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也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等几个著名的湾区,在中国,能够持续吸引人口流入,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珠江三角洲的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三角洲城市。

李迅雷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全球经济进入“比烂时代”

全球经济会步入高震荡、低增长时代,且经济未来的趋势也是如此,不排除发生经济大衰退的可能,这个过程中,全球各国经济可能步入一个比烂的时代。在这个趋势中,我国还是要稳住经济大盘,推进改革、调整结构、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消费升级、扩内需。

祝宇航 交通银行国际部/离岸中心高级客户经理

景建国 CCEF离岸金融研究所所长、交通银行离岸中心原市场总监

积极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币在离岸市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民币跨境投融资、离岸人民币债券等交易日益活跃。离岸金融业务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强大催化剂离岸市场也在助推人民币国际化更快发展。我们要利用好离岸金融工具,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管涛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世界经济衰退风险上升

去年全球经济增长反弹至6.1%,但仍有近一半国家经济未恢复到2019年水平,近九成国家两年复合平均增速低于疫情前的五年趋势值。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然而,现在有的大国为维护自身主导权,对他国发展极限施压,滥用制裁手段,挑起地缘政治冲突,同时还拉帮结派搞阵营化、对立化。中国要抓住时间窗口,有效扩大内需,来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挑战。

陶冬 瑞士信贷亚太区财富管理部副主席

特拉斯成为英国首相,对英国的政策意味着什么

特拉斯当选成为英国的新任首相,需要直面英国各种各样的危机:双位数的通货膨胀、日益严峻的能源困局、全面的经济衰退、暴跌中的英镑汇率、迅速上升的利率成本、罢工不断的交通系统、濒于瘫痪的医疗体系、脱欧问题又重新浮起等。特拉斯政府如何面对飙升的生活成本?特斯拉的外交立场是否强硬?如何与欧盟相处,是特拉斯内阁的另一大看点。

蒋亦凡 国泰君安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

美国通胀预期回落,但代价极其惨烈

美国通胀预期回落,但代价极其惨烈。美国8月CPI预计从前值8.5%下降到8.1%,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居民收入下降、经济减速、楼市疲软。欧洲情况更加糟糕,明年大概率进入经济衰退。以经济减速、百姓生活质量下降为代价的控制通胀,是否值得?

穆长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

智能合约与数字人民币

智能合约是否能广泛应用,更多地取决于能否建立起可信的、开放的生态体系。作为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在建立支撑智能合约应用的生态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一是信任优势,二是互通优势,三是后发优势。本文介绍了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生态建设的方向和原则,及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应用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通胀   交通银行   英国   不确定性   美国   经济学家   合约   中国   中国金融   首席   代价   因素   人民币   数字   智能   数据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