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为祥林嫂正名

提到祥林嫂,人们总会联想到她喋喋不休地诉说自己的苦难,听得所有人都厌烦了。久而久之,祥林嫂成为爱抱怨的代名词,很多人也会在劝说别人的时候说“不要整天跟祥林嫂一样抱怨这个抱怨那个”。

如果不是重读《祝福》我也会一直这样理解祥林嫂,但当我把《祝福》重读了几遍之后,我重新认识了祥林嫂,重新理解了《祝福》所表达的议题。

先来梳理一下祥林嫂的经历。

祥林嫂,“没人问她姓什么”,最先是嫁给了比自己小10岁的丈夫,有严厉的婆婆,还有一个没娶媳妇的小叔子。有一年春天丈夫死了,她便逃了出来,由中介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上的鲁四老爷家里做女工。

过了一年左右,被婆婆抓了回去,连带着在鲁四老爷家做工的工钱,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全给了婆婆,自己一文钱都还没用。

抓回去之后,就被婆婆又嫁给了贺家坳的贺老六,是贫穷的山里人,因为“她有小叔子,也得娶老婆。不嫁了她,哪有钱做聘礼?......倘许给本村人,彩礼就不多;唯独肯嫁进深山野坳里去的女人少”,给的钱才够多,小叔子娶媳妇办完喜事还剩了一大把。

嫁给贺老六之后,生了孩子,叫阿毛。虽然是被强迫嫁到深山野坳里的,但是祥林嫂误打误撞过了几年好日子,这一次上头没有婆婆,男人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祥林嫂自己养得胖了,儿子也胖。

可惜才过了三四年的光景,男人死于伤寒,孩子阿毛也被狼给叼走了。她又被卫老婆子介绍到鲁四老爷家做工。然而这一次,“她的境遇却改变得非常大”,手脚没有以前灵活,记性也差了,脸如死尸。

正是这个时候,她总是絮絮叨叨对鲁镇的人们诉说着阿毛是如何被狼叼走的。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厌烦得头痛。

因为死过两任丈夫,被鲁四老爷嫌弃不吉利,不让她插手祭祀的活计,做别的事又因为手脚不灵活和记性差更被嫌弃,于是被鲁四老爷打发走了,成为了鲁镇的乞丐。

在一个冬日的夜晚死去。

仔细梳理祥林嫂的经历,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命运十分悲惨的女性,可是许多年来,人们只把她当做一个怨妇,却忽视了这个人物背后折射的女性悲剧。

欧丽娟老师在讲解《红楼梦》的课堂上说过,分析文学作品里的人物,不能站在现代人的上帝视角去看待,而要考虑时代以及人物的背景。

我们以女性和母亲的身份代入祥林嫂,就能感受到她的绝望。

她有过两次婚姻,虽然第一次婚姻没有写明缘由,但是也可以大概猜到是被迫嫁过去的。那个年代,有几个女人会主动嫁给比自己小10岁的男人,多半是男方家里缺劳动力,被买过去当下人使唤的。

嫁给第二任丈夫的时候,是被捆着上花轿的。

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只要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

因为不肯依,祥林嫂被拉出花轿的时候,一头撞到了香案上,撞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依然被人七手八脚地——和男人一起——反锁在新房里。

到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

我想,孩子的到来,给祥林嫂前半生带来了唯一的光。

第二任丈夫和孩子死了之后,她再次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向鲁镇人们絮叨的苦难,也只有阿毛是如何被狼叼走的。

在第一任丈夫家被当作下人使唤、好不容易逃出来又被抓回去,她没有抱怨;

婆婆把工钱私吞,一分没给她留,她没有抱怨;

婆婆把她高价卖给贺老六,为小叔子娶媳妇,她没有抱怨;

被绑上花轿、头撞个大窟窿,她还是没有抱怨。

她唯一絮叨的,只是阿毛如何不见了、她如何去寻、狼如何把阿毛的五脏吃空了。

做了母亲,才知道,失去孩子对一个母亲的打击有多大,阿毛死了,祥林嫂生命里唯一的光也熄灭了。

她不停地向人们诉说,只是因为遭遇了重大打击而精神失常的表现,不应该被读者诟病。

鲁迅先生在《祝福》里塑造了祥林嫂这个经典角色,目的绝不仅仅是写祥林嫂这一个人物,而是通过这个人物来表现女性所受的压迫和不公。

小说开篇即写道鲁镇的年终大典——祝福,也就是求神拜佛,需要“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做这些事的全是女人,大冬天的,女人们的手臂在水里浸得通红。

然而,正式拜神的时候,“拜的却只限于男人”。

祥林嫂第一次去鲁四老爷家做工的时候,中介卫老婆子说完祥林嫂的背景,是丈夫死了出来做工的,鲁四老爷“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她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第二次去做工的时候,这种厌恶更甚了。“四叔照例皱眉”,只是鉴于雇用女工太难,不是懒就是馋,或者又懒又馋,于是告诫四婶,“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伤风败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

好一个伤风败俗、不干不净,好像两任丈夫的死都是造成祥林嫂造成的,男人自己是一点责任都没有的。

祥林嫂变得喋喋不休之后,镇上的柳老婆子更是拿她死过两任丈夫来吓她。“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好一个千人踏万人跨,赎一世的罪,祥林嫂做错了什么?她为什么要赎罪啊?她对自己的人生甚至没有决定权,可是别人的一切过错,却要她来承担!

祥林嫂嫁给第二任丈夫贺老六的时候,头撞了香案,留下了疤痕,鲁镇的女人们听腻论文她絮叨阿毛的死,便拿她的疤痕开玩笑,“你额角上的伤,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你那时怎么后来肯依了呢?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不过他。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

好一个一定是自己愿意,倒推说是别人强迫的,这跟当下的“受害者有罪论”毫无二致。肯定是你穿得不检点,穿这么少,不就是给人看的吗?谁让你大晚上出去的,怎么不骚扰别人,就骚扰你啊!

一百年了,女性的生存环境几乎没有改变,文中的情形我们现在依然能看到。

比如“扶弟魔”,用女儿的彩礼给儿子结婚;

比如拐卖妇女,女性被强行卖到贫困山区,成为生儿育女的工具;

比如“受害者有罪论”,被强奸、被猥亵一定是女孩子自己不够检点。

祥林嫂不应该被误解为爱抱怨的代名词,每一个女性都是祥林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小叔子   老婆子   花轿   老爷   做工   婆婆   丈夫   孩子   女性   男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