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做人吗?

如喜欢“胖胖说他不胖”,为不错过推文,可在点击左上角关注。

▲封面图《让子弹飞》


不同的圈子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众生立场。


众生只愿意看到所看到的,理解所能只能理解的。仰视不同的文化,便有了仰视,揣测,嫉妒,发泄等种种的因缺有需。

你会做人吗?你知道怎么做人吗?你知道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原则吗?

这些问题可能很可笑。难道我们活了这么多年,竟然没有活明白吗?

可能答案是真的,我们确实没有弄明白。

我们唯经验,教条主义来经营自己的人生理念。最后我们得出的实际结论却唯不住经验,教条主义的果。



人是可以背信弃义的,人是可以不讲良心的,人是可以被憋死的。

众生都会发现,寻找那些向上的圈子去融入。但不论你如何去试图融入那个本来不属于你的圈子,看似你已经与这个圈子打成一片,实际你始终是圈外人,边缘人士。

当立场与观念不相同,不论阐述什么样的观点,最终得出的都是意见分歧上的争议。

而争议的本质是,彼此或者一方并没有看到真正的实相是什么。


或许传统的文化造就了这片土地上的众生,非常愿意交朋友,跟不同的人打交道,不停地扩展人脉,不停地去涉及各行各业的朋友。

可这种骨子里面所衍生出来的文化碰撞到事物规律发展的时候,就会产生极大的反应。

最终一切都会中和,最后会变成一潭水,但还要看你是不是一个能投石击水的人。

众生总是会自寻烦恼,而烦恼的根源便是源自于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诸多对抗。

以自己渺小的力量与整个世界的规律对抗,便是苦的根源所在。

01


「如果是随缘惜缘的本来」



为人处事是我们人生中一个非常极其重要的课题。


但如何为人处事,却又是人生课题中极重要的部分。市面上流通了非常多关于人际交往的书籍,但你从哲学层次中透析人性之后,再来看这些书籍所阐述的术。你会很惊讶地发现,你看了一堆最正确的废话。


为人处事的最高指导原则是什么?


恰到好处,究竟本来。



什么是恰到好处?什么又是究竟本来?


儒家提倡中庸之道,讲究过犹不及。核心是把握度的问题。度是一个公差允许范围,但是恰到好处是追求精确到某个点上,实际做起来很难。


比如吃饭,我们吃七分饱八分饱就好,刚刚饱就很难。因为这与气不气有关,也与饭菜合不合胃口有关。


相比之下,扣住究竟本来更有可操作性。究竟本来,就是事情的本质,本来面目,背后隐含的规律。具体来说,就是扣住事情的本质和初心就行了。


首先,在人我之际,我们端得平,对别人公道,对自己也公允就行。也就是打个颠倒都能接受就行。


其次,我想什么我知道,别人想什么我不知道,那么不用太多操心别人怎么想,我们据实说话,实事求是办事就行了。


再次,要保持清晰的目的性,不忘初心。


很多人别人的意见而改变自己的做法,忘记了自己的初衷,这不正是一种迎合恰到好处的行为吗?但是,在不断地迎合别人的胃口的时候,他们丢失的是自己应该持守的“究竟本来”。


所以,我理解的究竟本来,就是事实真相,就是原则规矩,就是自己的初心。先守住这些,再考虑把握度的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情势为转移。紧要问题,守住自己,无关紧要的,不过多纠结。


02


​恰到好处是“正好”,

“正好”是假的,不是究竟本来,

是假的就立不住。



总有人在生活中企图找到一个真正正确的答案,标准的答案,也就是他所期望那个优秀的处世标准,不管是待人处事还是对待生活本身都是如此,但是当一个人去刻意追求一个所谓正确的答案时,这本身就已经偏离了正确的答案,因为正确的答案本身就是一切随缘。


为人处事怎么做到恰到好处,恰到好处是‘正好’,‘正好’是假的,不是究竟本来,是假的就立不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人生在世,没有谁可以活成一座孤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和人打交道,所以和人相处的能力就非常重要。


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让别人感到舒服,不牵强附会,不过分扭捏,无论做什么决定,都一切随缘而不牵强,这个目的便达到了。



随缘惜缘不攀缘。


一是随缘。既不要强求,比如强迫自己参加各类社交以及在社交中强行拉关系;也不要逃避,比如看到领导来了就绕道走。过分热情、过分冷淡都不是随缘。随缘应该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不会让双方都感觉到尴尬、突兀。


二是惜缘。“惜”字道出了为人处世的真谛。这个字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要尊重别人、关心别人,明白朋友的喜好,不要去触碰人家的逆鳞。平时要有合理的联络或走动,而不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二是要珍惜感情,而不是拿来挥霍。能自己解决的事不要去麻烦别人,如果非要麻烦别人,也要及时表示感谢。你来我往、互通有无才是人际关系的本质。


三是不攀缘。有很多人都有“抱大腿”的态度,就是巴结那些比自己位置高的人,想以此扩展自己的人脉,而又排斥和自己相同层次或者低于自己的人,这就是“攀缘”。攀缘的人一般都是在明白自己很弱小的前提下,意图借助强者的力量实现弯道超车,其本质是一种弱势文化。过度的攀缘会让人显得低俗,丧失风骨的人是让人看不起的。


这样的结果不但不能扩展人脉,反而让自己和对方都处在一个尴尬的局面,让别人不舒服的同时,自己也不会舒服。一个人为人处事最上乘的功夫,就是能够让对方感觉到舒服,不管多么聪明,不管规格是什么样的,只要能让对方舒服,真正舒服的人才能成大事。


总结来说,为人处世最重要的就是“恰好”,上文所述的随缘、惜缘、不攀缘则是“恰好”的具体阐述。恰好会让跟你相处的人都感觉很舒服,人家才会愿意跟你继续交往。要有自知之明的同时,也要懂得换位思考,也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这句话就是和别人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一个非常恰当而又合理的心态。


接纳身边的既有圈层,也不刻意攀附高于自己的层次。


不管是谁,他来到自己的生命之中,都能欣然地接纳,平和地对待,不管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认识,或者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是如此;对于那些本不该进入自己生命之中的人,不刻意地去强求认识,就好像这样一句话: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人脉   初心   恰到好处   众生   本质   舒服   正确   为人处事   答案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