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通气”的方子!巧治抑郁症,从根调理,化解忧郁口苦失眠

人在不开心、受了委屈的时候,总希望找到一种“泄愤”的方式。出不了口,心里头憋得慌。

所以,“出口气”就成了中国人调整心态的方式之一。其实中医里也有一些方子让我们“发泄”“通气”的方法。

现在告诉大家这个方子,这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也叫麻杏石甘汤。

组成:麻黄、杏仁、炙甘草、石膏。用水煎服。

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了这个药方,最初用于治疗咳喘的。当人们受到外邪的影响时,肺里有了热,导致发热,咳喘,苔黄,脉数,甚至伴随口渴和鼻扇。用这个方子是合适的。

当你受了表邪,使用麻黄解表邪。

如果你有肺热,用石膏来清热。

如果咳喘,用杏仁止咳平喘。

甘草固护中焦,这个方子重在清肺热、开肺气。

【医案分享】

这个患者,女性,39岁,经常闷闷不乐,心烦失眠,口干口苦,家里一有事就不快,争吵后,整个人闷闷不乐,不爱说话,还伴有胸口胃部发闷发胀,睡觉也不好。

在药店咨询药师,听人机说是肝郁,就服用疏肝解郁的成药,比如说逍遥丸、越鞠丸、柴胡疏肝散等等。

用过之后,效果不是很好,还是经常觉得口干口苦,烦躁的感觉更加强烈了,每天晚上还是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而且胁肋部位火烧一样地窜痛。

最后,在家人的陪伴下找到了我。

诊断:苔黄、脉数、患者自觉心中闷热,似有莫名之火扰于胸中。眉头紧皱,双目紧闭,嘴角向下一撇。

于是开了一张方子

组成:麻黄、杏仁、甘草、蝉蜕,茯苓、白术、石膏、连翘。水煎服。

结果如何呢?

第二次复诊,患者服用一剂下去,感觉心里头凉快了一些。服用15剂,精神大振,脸上笑眯眯。舌苔不那么黄了,经过再次调方后,再巩固半个月。

第三次复诊:自述,火没了,吃能也恢复正常了,现在能睡六七个小时了,心情也非常好,不心烦了,非常开心。

吵了一架,生气了,胸闷,不爱说话。这是肝郁吗?没错,就是肝郁气滞。所以用疏肝解郁的药是对的。

然而人就是这样,体质千差万别。有的人,用了就好,有的人用了就会生病。

比如这位患者,用了之后心胸灼热沉闷、口苦失眠。

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是疏肝解郁类药材相对辛燥,伤了此人的阴津。伤阴之后,又有了邪火。这个邪火,郁于胸肺。而肺,主气的输布和运行。肺气受阻,一身之气都受影响,于是杂病蜂起。

那怎么办啊?很简单,咱们把肺中的郁火清散掉,把这口肺气打开,不就行了吗?

麻黄、连翘、蝉蜕用于宣散清透,把肺热散出去。石膏清热去火,把肺热泄出去。一散一泄,这个肺热基本就被化掉了。

然后,用杏仁理肺气,用甘草、白术和茯苓来固护脾胃,免得石膏性寒伤脾。如此一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了。

所以,这个就是利用麻杏石甘汤来治疗抑郁症的一则经验。

说起来,这个抑郁症,在当代人身上还是多见的。有些人,伤阴化火,形成肺中郁热。表现出来,就是舌红,苔黄,脉数,胸胁灼痛,胸闷,整个人烦躁、失眠、闷闷不乐、口干口苦。这人被憋得呀,都快要爆炸了。

因此我说,张仲景这个麻杏石甘汤,不宜单纯地看作是平喘的方子,它其实是让人“通气”、“出气”的方子。它的实际临床意义,绝对不只是外感病这么简单,而是有着更广泛的适用空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体会、挖掘和学习了。

文中配伍,非专业读者,请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须知,石膏性大寒,应用起来必须照顾脾胃,以免伤正。具体用量上,也当因人而异。如果有问题,私信留言,或者评论区回复“1”,有时间回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方子   咳喘   蝉蜕   麻黄   白术   甘草   闷闷不乐   杏仁   石膏   患者   忧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