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官府劳神费力,也要将犯人发配千里之外,而不是关押?

现如今,在许多以封建王朝为背景的影视文学作品当中经常会听到一个罪名,那就是“发配充军”。

然而,当犯人听到这个罪名的时候,不仅没有太大的失落,反而还有些庆幸,那么发配充军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惩罚?

为什么古代官府还要劳神费力地将犯人发配千里,而不是就地关押呢?其实里面大有文章,而且对于罪犯来说,被发配往往要比关押更难受。本文就来简单地聊一下。

一、何为发配

“发配充军”这个刑法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是各朝律法当中,仅次于诛九族、杀头等残害罪犯、身体、性命的惩罚。

能够被判处发配的法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本身就有官位在身,而且官职还不会太小,属于朝臣的那种。

这种官员如果犯了足以抄家灭门的大罪的时候,皇帝往往会念及旧情,从而“从轻判罚”。

所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因此发配充军就成了这些犯人的下场。

除了这些高官外,还有的就受到连累的人,比如谋反、或者陷害朝中大臣这样的罪案的同谋。

虽然有罪在身,但是却罪不至死,因此会将这样的犯人一同发配。

除了上述这两种之外,还有些原因也会被判处发配,具体原因及所犯罪行,还要看皇帝的“心情”。

毕竟皇帝金口玉言,想要判处罪犯什么刑法,他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因为在古代封建王朝当中,所有的皇帝都不想被扣上残暴、血腥的帽子,因此皇帝们在处罚犯人的时候,也会尽可能的避免死刑等残害犯人性命的处罚方式,除非是罪大恶极之人,否则发配就已经是最大的惩罚了。

而且将罪犯发配到边疆之后,还可以为边疆的建设做出贡献,皇帝也因此得到了一个不滥杀的“仁君”名声。

因此封建时期的皇帝,还是很喜欢“发配”这项处罚的。

不过,对于罪犯犯来说,虽然免于被处死,但是接下来的日子却并不好过。首先第一关考验,就是如何从发配的路途中活下来。

二、发配的行程死亡率极高

千里行程,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件十分费力的事情,更不要说被发配的凡人们了。

他们没有任何的交通工具,唯一能够使用的,就只有自己的双腿,他们需要徒步走完这趟行程。

此外,千里之数只是一个概念,并不是只有一千里而已,根据被发配的地点不同,有的甚至会远超千里之距。

能够被判处发配的人,之前大多都是大富大贵之人以及他们的妻女。

这些人原本都是养尊处优、衣食不愁的存在,别说徒步走完一千里的路程了,他们有的甚至连走几里路就足以累地摊到在地上了

由此可想而知,这发配千里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再加上远在边疆,一路上道路崎岖不平,这更为他们的行程速度增加了难度。

同时由于他们受罚受罚的罪人,这一路上并没有人来伺候他们,别说吃饱穿暖,他们连基本的饱腹都难以做到,而他们的身体素质又相对较差,因此十分容易生病。

在缺少药物、随行医生的情况下,被发配的犯人常常因为生病,就在发配途中病死了。

除了这些自身原因以及客观原因外,看守这些犯人的随性观察,也是造成这些犯人死亡的因素之一。

人们常说“县官不如现管”,这些看守犯人的官吏,就是他们的现管。

在他们落难之前,这些官吏在他们的眼中,或许如同下人一般,可以随意使唤,而这些官吏还会积极配合。

可是,当他们穿上囚衣,走上发配的道路上后,这些官吏却可以执掌他们的生死。

在整个路程当中,官吏们虽然不会虐待犯人这么过分,但是让犯人们伺候他们,却是少不了的。

如果犯人中有年轻美貌的女子,还会受到这些官吏的欺辱,如果她们不从,那么她们将要面对的,可能就是杀身之祸了。

由于每次发配,这些官吏手中都会有一定的“死亡名额”,而且凡是被判处发配的人,几乎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这些官吏可以肆无忌惮的对待这些犯人。

三、发配到目的地之后,这些犯人将如何生活

能够成为发配、流放之地的,大多地处偏远,远离繁华地带,虽说不至于寸草不生,但是也极为荒凉。

由于古代的科技所限,许多地方的开发程度远远不足、开发难度较大,只能靠着人工一点一点地开垦,可是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去那种偏远之地呢?

于是,封建社会的朝廷们,就将偏远之地的开发工作,交给了这些罪犯。

虽然发配的途中危险重重又艰辛无比,但是仍然还会有不少的犯人,能够或者抵达发配地的。

这些犯人们在抵达之后,会经过一轮的筛选,身强体壮的男子会被收编入驻守当地的军队,打仗的时候他们会穿上铠甲成为冲锋队,不打仗的时候,他们还需要进行土地开垦,农业种植。

如果身体素质不行,或者上了年纪的老人,又或者是妇女,那么他们就主要承担起建设城池的任务了。

可是,前面已经提到过了,由于被发配的地方大多极其偏远、荒凉,因此他们的工作量以及工作难度都会很大。

不仅他们要过着这样的生活,他们的子孙后代,常常也会被编入编制,继续过着这样的生活,除非赶上皇帝的大赦、或者特赦,不然那他们终生都将如此。

总结

相比于就近将犯人关押,这种发配的形式对于朝廷来说无疑划算许多,不仅可以省去犯人们的伙食供给,更能是边疆得到开发,最重要的是还能够体现皇帝的“仁慈”,因此古代官府才会费力劳神的将犯人发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犯人   古代   都会   官吏   官府   边疆   偏远   罪犯   行程   皇帝   原因   费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