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脱帽退万敌,骁勇善战无出其右

序言

薛仁贵(公元614年-683年),河东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初名将。

贞观末年投身军队,随从唐太宗李世民征伐高句丽,薛仁贵凭借在战场上的骁勇表现,受到李世民的赏识提拔。此后薛仁贵开启开挂模式,大败九姓铁勒、击破突厥、平定高句丽。

在将星璀璨的唐朝初年,薛仁贵与其他名将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勇猛强悍,战争中往往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表现出强大的单骑作战能力,经常上演一己之力扭转战局的卓越战绩。

在历史上留下“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脱帽退万敌”等传奇事迹,可以说,论勇猛,薛仁贵排在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出道即巅峰:落魄世家子弟舍家从军,以一敌万,威震高句丽

614年,薛仁贵出生于关西六大姓之一的河东薛氏,祖上是北魏名将薛安都,其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父亲薛轨相继在北魏、北周、隋朝为官。

可是在薛仁贵出生不久,薛轨就因病去世,薛家因此家道中落,到薛仁贵稍长大一些,只能以种田为生,家境已十分贫寒,生活非常窘迫。

所谓穷则生变,薛仁贵不甘于现状,又恰逢李世民准备征战高句丽,招募将士,薛仁贵认为这是建功立业的机会,于是应征入伍,投入唐朝开国名将张士贵帐下。

公元645年二月,薛仁贵随从李世民亲征高句丽,两军在辽东刺刀见红,战斗过程十分惨烈,薛仁贵的上司将军刘君邛被敌军围困,无法脱身。

危急时刻,薛仁贵单枪匹马挺身而出,直取对方将领人头,将其首级悬挂于马上,高丽军无不胆寒,匆忙撤军,薛仁贵以一己之力解下战场之围,从此名扬军中。

当年六月,唐军抵达安市城(今辽宁海城)与高句丽二十五万大军对峙,李世民亲临阵前指挥作战。

薛仁贵一袭白衣,手持戟枪,腰挎双弓,向敌军发起冲锋,薛仁贵的勇猛表现极大振奋唐军气势,士兵无不奋勇杀敌,高句丽望风而逃,被斩首两万余人。

附近辽东守将弃城而逃,数百里内断绝人烟,高句丽举国震惊,而薛仁贵的名声也传到李世民耳中,很快李世民召见了只是普通士卒的薛仁贵,升其为游击将军。

此后的时间里,高句丽凭坚城高墙固守,唐军久攻不克,战事陷入胶着,等到冬季来临,漫天大雪,气温骤降,唐军粮草后勤出现困难。

无奈之下,李世民只得撤军。回师途中,李世民对薛仁贵说:

“朕旧将并老,不堪受阃外之寄,每欲抽擢骁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之后提拔其为右领军中郎将,镇守玄武门,这次失败的战争反而成为薛仁贵开启人生辉煌的起点。

三箭定天山,大破九姓铁勒

公元661年,生活在蒙古高原北部的九个游牧部落(回统、仆固、同罗、浑、思结、拔野古、契、阿布思、骨仑屋骨思),即九姓铁勒据守天山,武装叛唐。

为了解决帝国北部边疆危机,高宗李治诏命薛仁贵率兵赴天山攻打九姓铁勒。

临行前,李治赐宴为其送行,期间,薛仁贵取弓箭,一箭刺穿五甲,李治等在座人大惊。

薛仁贵抵达天山后,九姓铁勒率十万大军对阵,并令数十骑兵前来挑战,挑衅唐军。

唐军数量虽少,但薛仁贵丝毫不惧,拿出在高句丽战场的气势,单骑冲到阵前,不由分说,搭起弓箭连发三箭射死三人,薛仁贵的骁勇和强大气场完全震慑其余骑兵,敌军纷纷下马请降。

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大败九姓铁勒,接着,薛仁贵愈战愈勇,越过漠北沙漠追击铁勒败军,歼灭剩余主力,生擒首领叶护,至此九姓铁勒元气大伤,走向衰败,不再对大唐形成威胁。

而薛仁贵经此一战名扬海内,军中甚至传唱:“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降服高句丽,成就一代杀神

公元666年,高句丽上层统治集团发生内乱,高宗李治认为平定高句丽的时机已到,派遣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勣分兵共同出击,薛仁贵也参与这次征伐。

667年九月,各路大军与高句丽发生激战,庞同善、高侃出师不利,屡遭围困,薛仁贵两次挺身而出,率军救援,冲杀敌阵,大破敌军,前后共斩杀五万余人。

薛仁贵一鼓作气,乘胜攻陷南苏(辽宁抚顺)、木底(辽宁新宾西木奇镇)、苍岩(吉林集安西境)三城,名气大振,李治亲自写信勉励薛仁贵。

668年二月,薛仁贵率三千骑兵进攻高句丽军事重镇扶余城(吉林四平),此次战役,薛仁贵不顾兵力悬殊,鼓舞士气,自己更是身先士卒,带头攻城,最终消灭敌军一万余人,攻占该城。

经此一役,唐军声威大振,扶余川四十余城,纷纷望风投降。

之后薛仁贵一路凯歌,与李勣主力军会师于高句丽都城平壤,对其形成合围之势。

当年九月,山穷水尽的平壤城无力再守,李勣趁势进攻,一举攻陷平壤,与中国敌对半个多世纪的高句丽宣告灭亡,此后大唐设安东都护府统管整个高句丽。

669年,朝廷任命薛仁贵为右威卫大将军兼检校安东都护,率兵二万人留守平壤。

薛仁贵到任后安抚百姓,善待老幼,打击盗贼,不拘一格的提拔高句丽出身的人才,一时间高句丽上下喜悦不已,完全归服大唐。

脱帽退突厥,七旬老将镇服西陲

从670年至680年的十年间,薛仁贵经历了十年人生低谷。

670年,薛仁贵出任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领五万唐军与吐蕃四十万大军决战于大非川,结果战败,薛仁贵被革职为民。

671年,高句丽残余势力联合新罗反叛,薛仁贵被起用为鸡林道总管前往平叛,但在锦江口被新罗水军打败,薛仁贵被流放象州,一直到680年。

公元681年,西突厥势力崛起,瓜州、沙州道路断绝,西北局势陡然紧张,沉寂十年的薛仁贵再度被李治启用,官拜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

此时的薛仁贵已六十七岁,虽接近古稀之年,但仍毅然决然披铠甲、跨战马奔赴西北前线。

682年突厥大军入侵云州(山西大同),薛仁贵抵达该地阻击敌军,两军阵前对垒时,突厥人问:

“唐军将领是谁?”

回答说:

“薛仁贵。”

突厥人说:

“听说薛将军流放到象州已经死了,怎能复生?”

薛仁贵一听立刻脱掉头盔,突厥人仔细一看大惊失色,全部下马拜揖,面面相觑,四散逃走。

薛仁贵乘势追击,大败敌军,斩杀上万人,俘虏两万余人,夺取驼马牛羊三万余头,取得云州大捷,西北军事威胁解除。

薛仁贵以近七旬高龄完成了人生最后的军事辉煌,并走到了人生终点,683年,薛仁贵去世,终年六十九岁。

高宗听闻不胜悲伤,册赠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由官府护送灵柩返回故乡,一代名将至此谢幕。

小结

纵观薛仁贵一生,既跌宕起伏,又充满传奇。从出身世族名门到家道中落,从耕田农民到投身军旅。

八年时间消灭九姓突厥,平定高句丽,使漠北、辽东俯首称臣,后经过十年流放生涯,以近古稀之年再度出山,以强大的气场震慑,击退突厥。

正如《旧唐书》评价:“薛仁贵勇冠三军,名可振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天山   象州   平壤   名将   辽东   无出其右   大唐   骁勇善战   突厥   敌军   唐朝   公元   将军   薛仁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