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芯片“封锁”机会出现,倪光南也坐不住了,网友:千万别放弃

芯片的诞生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但是或许谁也没有想到,芯片在当下竟会如此的重要,有的人会叹息我们没有赶上芯片发展的好时代,其实不然,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块集成电路,这与老美出现的时间差距并不大。

即便是倪光南之前主张发展自研芯片的八九十年代,但是其实也并没有出现芯片产业的绝对霸主,也就是说,还没有一个垄断式的指令集架构,虽然当时的英特尔X86架构已经发展较好,但并不是铁板一块,甚至说,我们依然有机会在X86指令集上占有一席之地。

因为当时的X86指令集还非常的不完善,我们完全有机会分得一杯羹,只是后来英特尔不断完善了X86指令,后来因为AMD率先推出支持64位,最终让X86指令集圆满,我们真的没有任何机会了。

还有当时的ARM,ARM指令集架构其实就是在没有获得X86架构授权之后,才自己研发出来的,这个机会窗口我们也没有抓住,或者准确的说,不是没有抓住,而是根本就没有去抓,是自己放弃了。

虽然现在ARM指令集架构几乎遍地开花,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都是使用的ARM架构,但是ARM架构的发展也是经过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历程,最终才实现了现在的成绩。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X86架构和ARM架构成为了当下逻辑数字芯片的两大主流阵营,形成了事实上的芯片“封锁”,让我们产生了强烈的依赖,虽然现在英特尔开放了X86架构授权,但是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别人的手里,ARM架构也是同样如此,其可以随时停止授权,不过现在,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一个开放的指令集架构出现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它就是RISC-V指令集架构,该指令集架构完全开源,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形成自己可控的芯片指令集架构,此刻已经83岁高龄的倪光南也坐不住了,再次站了出来,其特意为“数字世界专刊”撰文表示,要抓住这次历史发展的机遇,聚焦RISC-V架构发展我们自己的芯片产业,不要资源分散,要集中力量、协同攻关。

倪光南还指出,只有这样在主流芯片指令集架构上,才能在以后不受制于人。很显然,X86和ARM就是最为明显的例子。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就已经发生过,ARM方面已经不用多说,X86方面,之前我们的超级计算机采用的是英特尔的X86芯片,后来因为我们在超算上的实力大增,X86芯片被断,不过我们自主研发的申威处理器实现了替代。

所以我们看到,在芯片,尤其是涉及到指令集架构上,一定要做到自主研发,申威处理器由于是用到超算,所以还可以对成本不敏感,而且可以通过集成更多的数量来换取性能,但是很多领域是无法这样去做的,这也再次凸显了拥有自主可控指令集架构的关键。

因此当网友们看到这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后,也表示千万别放弃,可以说这样的历史机遇几乎是可遇不可求,下一次出现可能就是遥遥无期,如果您觉得说得在理,感谢给个点赞和在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上个世纪   芯片   英特尔   机会   架构   处理器   可控   机遇   也就是说   事实上   网友   倪光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