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北部都会区”建设

10月19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届特区政府的首份施政报告。 图源:香港特区政府新闻网

10月19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发表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报告涵盖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多个领域政策措施,以增强香港竞争力,为香港开新篇。

李家超说,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得天独厚优势,直接参与内地的庞大市场,成为连接内地与世界的桥梁。

李家超表示,未来五年,他会带领特区政府团队团结各界,凝聚力量,积极发挥包容共济、求同存异的优良传统,为市民谋幸福,为香港谋发展。

A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李家超表示,香港现处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关键期。未来五年,他会带领政府团队团结各界,凝聚力量,积极发挥包容共济、求同存异的优良传统,为市民谋幸福,为香港谋发展,让东方之珠更光更亮。李家超还透露,为准确落实《香港国安法》的立法原意,香港特区政府将推进《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准备工作;为有志参政议政的爱国者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参选机会,落实“爱国者治港”。

B

订立约110个指标

施政报告提出,要从“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着手,提高香港特区政府的治理水平。今年内,李家超将成立“特首政策组”,提升特区政府对长远和策略性议题的研究和倡议能力,同时在日常决策中引入红队概念(red team)扮演批判、反对的角色,协助全面检视决策和执行计划的效果,堵塞漏洞,优化政策。李家超还就指定项目订立了约110个不同指标(包括绩效指标),以便监督进度和成效,适时改进。

未来,特区政府还将优化公务员管理制度,通过更新《公务员守则》。强化赏罚制度,推出“行政长官表扬榜”奖励计划,由明年起定期公开表扬优秀并具示范作用的团队或人员,激励公务员不断求进。如有表现欠佳的人员经督导和辅助后仍没有改善,应及时终止聘用。

C

轮候公屋时间“封顶”,将降至4年半

李家超公布了多项土地房屋政策。他指出,未来十年香港公营房屋的需求是30万个单位,目前已找到足够土地,可兴建达36万个单位。特区政府将在未来5年兴建约3万个“简约公屋”,加上传统公屋,总建屋量将大幅增加约五成。轮候公屋的时间“封顶”,计划4年内从6年降至4年半;新建单位面积“封底”,房屋一般实用面积不少于26平方米。

特区政府计划提升公私营协作,将推出全新“私人发展商参与兴建资助房屋先导计划”,鼓励私人发展商申请改划其拥有的私人土地兴建资助出售单位。李家超表示,据推算,未来十年私营房屋需求为12.9万个单位。特区政府将以此为基本目标,在未来五年准备好可兴建不少于7.2万个私营房屋单位的土地,整体供应将多于估算需求。

D

香港非本地毕业生就业逗留期延至两年

施政报告在招揽人才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其中,香港将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被广泛关注。根据此政策,五年内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的毕业生可获发通行证来港发展。同时“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逗留期限由一年延长至两年。另以试行形式扩展该安排至香港的大学大湾区校园的毕业生,为期两年。

特区政府会推出为期两年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过去一年年薪达250万港元,或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过去五年累积至少三年工作经验的人士,可获发两年通行证来港发展,人数不限。至于未符合工作经验要求但最近五年内毕业的百强大学毕业生也可获发通行证,每年上限10000人。计划将于推出一年后检讨。

同时香港还将取消“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为期两年,同时优化审批程序,以吸引更多世界级优才来港;延长工作签证年期,在现有和新增的输入人才计划下的人才,到港获聘后可获发最长三年的工作签证。

E

兴建港深创科园,设额外措施引企业人才

施政报告就助力本地创新科技产业发展提出一系列措施。香港特区政府会在今年内推出“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并制定四大发展方向,包括完善创科生态圈,实现香港“再工业化”;推出额外措施重点吸纳创科人才;建设“智慧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特区政府将联同“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配合50亿元“策略性创科基金”以及落马洲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港深创科园)由2024年起提供的创科土地和空间,聚焦吸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以及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等产业的优秀企业和人才落户香港。

施政报告指出,港深创科园是港深创科合作的桥头堡。李家超表示,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将会在“一区两园”的基础上,与深圳深度合作,以创新、专属、专项方式研究试行创科合作跨境政策,涵盖两地物资、资金、数据和人员等领域的流通。香港会积极吸引海内外创科企业进驻港深创科园,让其成为构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引擎。

F

港交所将修改主板上市规则

施政报告提出香港要提升融资平台国际化,包括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于明年修改主板上市规则,以便利尚未有盈利或业绩支持的先进技术企业融资。当天,港交所发布《有关特专科技公司新上市规则的咨询文件》,提议对《上市规则》进行修订,建议设立新渠道,以让特专科技公司于联交所主板上市,并就此征询市场意见。根据资讯文件,新规则将适用于五大特专科技行业的公司: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食品及农业技术。

声音

国务院港澳办:增强人们对香港发展的信心

10月19日,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发表谈话表示,李家超行政长官的这份施政报告是一份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方向明确、思路清晰、举措有力的施政报告。报告充分展现了新一届特区政府作为“当家人”和“第一责任人”,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展现了新一届特区政府维护国家安全和宪制秩序,落实“爱国者治港”,夯实良政善治基础的坚定意志;展现了新一届特区政府转变治理理念,坚持以结果为导向,勇于作为、努力进取、务实贴地的施政新风;展现了新一届特区政府以民为本,把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对解决社会普遍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拿出具体路线图和时间表的切实行动。

发言人表示,国务院港澳办相信,新一届特区政府一定能够忠实履行誓言,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增强治理效能;香港社会各界也一定会积极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继续发扬包容共济、求同存异、自强不息、善拼敢赢的优良传统,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亮点

“北部都会区”与广东产生协同效应

施政报告中再度提到,本届政府会全力推进“北部都会区”建设,其中,大型项目“生地”变“熟地”时间将从以往十多年大幅压缩一半,要在五年内为所有发展项目启动收地程序。

李家超表示,“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的策略发展据点,也是驱动香港再创高峰的新引擎。明年,香港特区政府会成立专责发展“北部都会区”的部门,主导和统筹各部门以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建设,制订“北部都会区”的具体计划和行动纲领。特区政府将与广东省政府紧密对接,让“北部都会区”发挥超越地理界线的限制,与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产生协同效应。

李家超表示,建成后的“北部都会区”将以“国际创科新城”为主题,集优质生活、新兴经济和文化休闲于一体,以创新城市设计推动职住平衡和绿色生活,发展和保育并存。香港将充分利用“北部都会区”的边境优势,促进口岸地区的综合发展。西边以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为重心,借着毗邻前海的地利,成为核心商业区,辐射深圳以至整个大湾区;中部以新田科技城为核心,聚集创科企业,与一河之隔的深圳创科产业集中地,产生协同效应,并成为多元创新试点。

采写:南都记者 翁安琪 见习记者 梁令菲 综合新华社、南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都会   港澳办   求同存异   国务院   香港   特区政府   通行证   土地   单位   未来   政策   房屋   计划   报告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