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3天歼灭一个军,粟裕却皱眉说:谎报战绩可是要杀头的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确定是歼灭了敌人整整一个军吗?谎报战绩可是要杀头的!”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不可置信地询问着电话的另一头。

“是的,首长,驻守川沙的51军,已经被我部全部歼灭。”

谢振华将军

这段对话发生在我军1949年4月解放上海的战役之中。跟粟裕通话的,正是战功累累的开国少将谢振华。

歼灭敌人一个军的兵力在解放战争中并不算是突出的战绩,为何这次战果会让粟裕如此震惊?能让粟裕有如此震惊的反应,说明着这场胜利的不可思议,谢振华又是如何取得这一惊人战果的?

粟裕

开战前夕

在解放战争中,其实不乏战果惊人的歼灭战,为何谢振华此次指挥的战斗会让粟裕如此震惊,甚至说出了谎报要杀头的严重后果?

因为,谢振华歼灭了敌方整整一个军,仅仅只用3天时间。这在解放战争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而这个故事还要从1948年9月讲起。

194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终于来到了胜利的前夕,在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之下,就此拉开了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决战。

三场大决战接踵而至,6个月的时间,中央军委先后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余万人,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企图依托长江天险负隅顽抗,妄图划江而治,可惜事情的发展并不如他们所愿。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举攻占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反动集团的阴谋。

南京解放之后,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下一个难关,就是上海。而负责解放上海的,便是陈毅粟裕的第三野战军——那一支刚刚打赢淮海战役的铁血部队。

我们故事的主人公谢振华率领的,便是第三野战军第30军。正是这支部队,创造了解放上海战役中的一个奇迹。

位于大江之首的上海是一座饱受外国列强欺凌,在外来殖民文化的夹缝中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主义城市。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上海已然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文化和经济中心,地位仅次于国府南京,战略意义极为重要。

老上海

1948年5月,国民党蒋介石部署了共8个军25个师20余万人驻扎上海,企图依靠上海的丰富物资和多年积累的永备工事继续抵抗,争取时间抢运物资,实现战略撤退。并时刻准备着大肆破坏城市,阴谋挑起国际争端,促使着英美等国强行介入,进行武装干涉。

负责戍守上海的,是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汤恩伯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一直是黄埔系的骨干将领,换句话说,他是老蒋完全信任的心腹。

汤恩伯

为了完成任务,汤恩伯准备从两个方向死守上海,以6个军共20个师15万人,配备坦克、装甲车等重武器,驻守黄浦江以西及上海市外围地区。以2个军共5个师5万余人,守备黄浦江以东地区,借以保障其出海通路。

面对着敌人苦心经营,重兵把守的上海,战斗的总指挥陈毅格外谨慎。

进行了多次战场分析之后,最终决定兵分两路,利用钳形攻势,从浦西、浦东两翼迂回吴淞口,切断敌海上退路,最后再围攻市区,分割歼灭守军。

战役开始

作战任务已经确定,下一步,就来到了最为关键的战斗时刻。战斗打响,1948年5月12日,第三野战军各部队分别向上海外围守军发起进攻。

仅仅2天时间,我军就已经攻占平湖、金山卫等地。战役前期进展顺利,野司首长当即命令谢振华率领部队直逼川沙。

在将星如云的人民解放军中,开国少将谢振华也牢牢占据着一席之地。

谢振华

1929年,年仅13岁的谢振华便投入了革命事业,次年便加入了红军游击队。全面抗战爆发后,谢振华担任团政治委员,为我军的扩充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放战争中,谢振华历任华东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副政治委员、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后华东野战军地十二纵队奉命改编成为第三野战军第30军,由谢振华担任第30军军长。

川沙歼灭战对于上海战役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上海这座城市的特殊性,作战部队的任务不仅仅是要尽快解放上海,还要争取在这场重兵攻防的城市争夺战中,尽力保全上海的城市建设及人民生命财产。

因此,作为上海外围战的川沙歼灭战就被赋予了特别的重要意义。这一仗打好了,不仅可以把敌人守卫上海的一部分精锐部队歼灭于决战之前,减轻大部队解放上海时的压力,还可截断敌人从浦东向海上逃窜的退路。

谢振华挑起了这场关键战斗的重担。这项任务绝不轻松,一个又一个的难题等着谢振华去解决。

5月10日,谢振华接到命令,要求30军作为东线兵团向上海以东实行迂回作战的第一梯队,在5月16日24时前攻占川沙、白龙港地区,以切断敌人向海上逃窜的退路。

接到命令之后,谢振华返回军部驻地召开会议,这时第一个难题就摆在了他的面前。

原来,第30军的将士们从4月20日南渡长江以来,一直保持着连续高强度行军作战,部队很长时间都没有进行休整,部队将士们已经出现了疲劳之势。

可是军令如山,且第30军能否在既定时间完成作战任务,对解放上海的整个战役都影响重大。谢振华深知责任甚大,所以在战前的作战会议上,他将作战任务告知了参会人员,申明了此次任务的重要性。

最终全体参会人员一致认为,部队应不顾一切疲劳,坚决完成野司和兵团所给予的作战任务,及时打响川沙歼灭战,消灭敌人的有生守备力量。

会议后部队整装待发,分成两个梯队向着川沙一带进发。可是就在这时,第二个难题从天而至,这次的难题,出现在天时之上。

此时正值农历的三月末四月初,正是江南梅雨季节。阴雨连绵,雨一下便是数天,再加上海边气候变化非常之大,风雨时缓时急。

雨后的道路经过无数行军队伍践踏之后,更是变得泥泞不堪,为我军将士的行军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碍,迟缓了行军速度。

天黑之后,乌云压顶,月光被遮掩得严丝合缝,部队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更为困难的是,江南水网地区,三里一河,五里一湾,过河的桥和摆渡的船都已被敌人烧毁拆掉,为部队渡河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碍。

面对如此多的困难与障碍,谢振华也毫不气馁,他深知兵贵神速在这场关键战役中的重要意义,想要在既定时间完成作战任务,就必须要加快行军速度,尽可能早的到达指定作战地点。

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提振部队士气,谢振华同部队战士一起步行,不顾疲劳,在互相督促和扶持中奋力前行。有人滑到了,也会一声不吭地爬起来继续向前赶路,没有多余的时间吃饭,部队就只能边走路边吃干粮。

谢振华的以身作则下,第30军的每一名指战员都忘记了自己身体上的劳顿,无视了眼前的困难与险阻,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快速向前,攻占川沙地区。

最终第30军的将士们共用了30多个小时,便达到了指定的作战地点,途中消灭了多支敌人。比任务规定的时间提前一天逼近了川沙地区,为接下来的行动争取了极大优势。

神兵天降

驻守川沙的敌军万万没有想到,如此一支部队竟然突然出现在了阵地之前。

川沙是白龙港连接上海的战略要地,敌人很早便将其列为防御重点,但是由于我军进攻神速,该地的防御尚未来得及完全部署。

谢振华从沿路战俘口中得知敌人的部署动向之后,知道了现在的川沙城仅仅只驻扎了不足千人的地方部队。

谢振华大喜,知道此时便是进攻川沙城的最好时机,此等良机万万不可贻误。现在必须要命令部队迅速进攻川沙,趁敌人不备之时,夺取阵地。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担任这次快速进攻任务的是第一梯队的89师。89师素来以能打硬仗诸城,战功卓著。

收到任务后,89师师长余光茂当即命令麾下265团不要停顿,立即由南汇地区正面进攻川沙。同时指挥着266和267两个团从两翼对敌方守军进行包抄。

265团将像一把尖刀一般狠狠插入敌人的胸膛之上,凭借着善于夜战的优势,攻势异常凶猛。

这时敌人尚在部署部队之中,来不及反应,丝毫没有料到解放军来得如此之快,一下子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仓促之间,只以为神兵天降。最终,265团仅仅用了2个多小时便攻占了川沙县城,夺取了阵地,基本全歼守备敌军。

余光茂

同时,89师的267团也在两天之内迅速拿下了多个关键阵地,将白龙港守军紧紧包围起来。

最终由266团在5月15日晚,向白龙港守军发起了猛烈进攻,经过了2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成功夺取了阵地,俘虏大量敌军,缴获了为数众多武器和弹药,为前线将士的士气打了一剂强心针。

至此,89师的任务圆满完成,为川沙歼灭战取得了第一个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作战将士的士气,为战役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89师旗开得胜之后,谢振华已经完成了战役第一阶段的战斗目标,已经完成了对驻守川沙地区的敌51军的包抄合围,51军的军部也被紧紧围住,朝不保夕。

这时51军军长王秉钺战斗之初突如其来的快节奏战斗打了个措手不及。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之后,他敏锐地发现我军重武器尚未到达,后续部队也并未完全进入作战地点的情况,当即便组织军队开始了疯狂反扑。

5月16日拂晓,王秉钺组织了3个团的兵力,辅以重炮,对我军阵地展开了疯狂进攻,妄图挣脱包围圈,杀出重围与外围国民党军队回合。

王秉钺此人是国民党的中将,东北讲武堂第4期步科、陆军大学第8期毕业,履历优秀但实战能力普通,在对我军历来的战斗中,几乎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但是由于其善于把握政治风向,在反共这件事上表现得十分积极,所以才会受到蒋介石的信任,坐到了一军之长的位置之上。

王秉钺

可即使王秉钺派遣了3个团的兵力,再加上大量的重武器,也并不能冲出我军包围,在不顾一切的反扑中,遭到了我军非常之顽强的抗击。

负责正面抵御王秉钺的是第30军第88师的263团。263团的将士们面对敌人的凶猛进攻,不顾武器上的劣势,死守阵地,毫不畏惧地对敌人展开了顽强阻击。

最终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艰苦战斗,在敌方占据武器装备及战斗人数上的巨大优势的前提下,263团以主要配备轻武器的一个团打败了辅以重炮的国民党军队的三个团!

成功转防守于进攻,将企图冲出包围圈的敌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极大地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加固了包围圈,形成了关门打狗的态势。

就在前线部队捷报频传的时候,30军的其他部队也按时到达了制定战斗地点。尤其是携带着大量辎重的炮兵团,也克服了对其影响极大的天气因素,将城市攻坚最为重要的重武器及时地送到了前线阵地之上,成为了压倒王秉钺的最后一根稻草。

30军的主力部队全部部署完成,借助炮火优势,对51军的军部展开了猛烈进攻。仅仅用了1个小时的时间,就攻占了敌军军部,将其指挥系统彻底打乱。

就在1个小时之前,王秉钺还幻想着靠自己的坚固工事阻挡住解放军的进攻,想要拖延时间。可就在一个小时之后,解放军便攻占其部队的指挥所,王秉钺眼见脱困无望,心灰意冷之下,任命般的选择束手就擒。

他也成为了这场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的国民党军队最高级别的军官。

军长被俘,军部被完全摧毁,此时的51军已经陷入了完全的混乱之中,首尾不能相顾,各个作战单位只能各自为战。

那一夜,炮声震天,喊杀声不断,远近火光时明时灭,有时把天边照的火红瑰丽,有时又被乌云细雨吞灭。打到17日拂晓,终于把敌人51军和暂编第8师全部歼灭,除被击毙的敌人外,还俘敌近八千人。

仅仅经过了3天的战斗,谢振华的30军便完成了野司首长下达的作战任务,彻底摧毁了敌人的外围防御体系,截断了上海守敌经白龙港向海上逃窜的退路。为上海战役取得完全胜利拿下了关键胜利。

战斗之后

30军仅用3天便歼灭敌人一个军的英勇战绩传到第三野战军指挥部之时,粟裕将军对于战报倍感震惊,第一时间竟是不敢完全相信。随后便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粟裕将军特意致电询问军长谢振华:

“确定是歼灭了敌人整整一个军吗?谎报战绩可是要杀头的!”

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粟裕将军连连称赞,野司也对其卓越战功进行了表彰。谢振华将军创造了一个传奇,唯有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才得以创造如此的战争传奇。

川沙歼灭战胜利之后,谢振华配合友军部队完成了对守备上海敌人的彻底合围。第三野战军东线兵团的第31军也从左侧投入到战斗之中,控制住了黄浦江右岸,并于5月20日与30军一起围歼高桥守敌第12军。

迅速攻占高桥之后,继续向黄浦江口展开了追击,配合着西线兵团,最终完成了对上海地区的全面合围,真正使上海成为了瓮中捉鳖的态势。

上海敌军的最高指挥官、警备总司令汤恩伯在东西线兵团完成合围之前,便抛下部队,独自逃出了黄浦江口外。外围被摧毁,同时退路也被彻底截断,龟缩在上海城区内的敌人虽然还有十多万重兵,但是军心已乱,已经无心恋战。

从5月24日下午开始到27日上午9时,我军经过三天三夜的激烈战斗,就全面解放了上海市,全歼守敌十五万多人。

面对着我军迅速且凌厉的攻势,即使身经百战的汤恩伯也只能仓皇逃遁,率领着残兵败将逃往厦门。而负责驻守上海的副总司令刘昌义没有来得及离开,只能选择投降。

上海终于迎来了解放。

5月27日,多天来城郊传来的炮火声终于逐渐停歇。胆子大一些的上海市民推开自家的门窗,可是却被眼前的一幕深深地震撼了。

十万解放军,全副武装,不入民房,露宿街头。这份对纪律铁一般的执行力,也被称为“解放军送给上海人民的第一份厚礼”。

露宿街头的解放军战士

解放战争胜利之后,谢振华将军凭借着优秀且卓越的战功获得少将军衔,此时他年仅39岁。

新中国成立之后,谢振华将军也依旧活跃在新中国建设的一线道路上,用他多年累积的工作经验和卓越的能力,为新中国的发展壮大出力!

这位优秀的解放军将领,将解放军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正是他们的存在,才让新中国越来越好!

对于这位谢振华将军,大家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歼灭战   野战军   作战   少将   我军   阵地   战绩   上海   战役   解放军   部队   敌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