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领导人怎么排序?贾若瑜去问周总理,总理说出了5个名字

1959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正式建馆,博物馆主要收藏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中国古近代军事史和世界军事史的文物,开国少将贾若瑜担任第一任馆长兼党委书记。

贾若瑜

贾若瑜刚上任,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当时军事博物馆准备画一幅关于南昌起义领导人的油画,胡乔木在《中国共产党三十周年》中写道,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是周恩来、朱德、叶挺、贺龙,但贾若瑜查阅史料后,认为胡乔木说的不准确,他便亲自去找周恩来总理核实情况。

周恩来也认为胡乔木的提法不对,他说:“南昌起义领导人的排列应该是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贾若瑜请周恩来给他写个东西,作为依据,周恩来于是用国务院的信笺给他写了下来。

贾若瑜回去以后,安排人按照周恩来给的排序画了一幅油画,经过中央军委的审查通过后正式展出。但没过几天,中宣部发来通知,要求贾若瑜把这幅油画送到革命博物馆去审查,贾若瑜心想,这中间肯定出问题了。

贾若瑜把画送到革命博物馆后,发现那里也有一幅关于南昌起义领导人的油画,是按胡乔木说的周恩来、朱德、叶挺、贺龙的排序画的。中宣部的一位领导说:“在一个地区展出同一个历史事件,却有两种不同的提法,这是不好的,因此你们两家都要说一说根据。”

南昌起义油画

革命博物馆的负责人说:“贾若瑜明显是错的,《中国共产党三十周年》上面说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是周、朱、叶、贺,而他却改成了5个人!”

贾若瑜说:“南昌起义时,胡乔木同志当时在做什么工作?我这里有周总理的指示。”随后他拿出了周恩来写给他的信笺。

最后中宣部的领导对贾若瑜说:“老贾,你这幅画就留在这里,你们回去再画一幅。”于是这幅南昌起义领导人的油画就留在了革命博物馆。

晚年的贾若瑜回忆此事时曾说:“我们党的历史有许多有争议的事,要不要真实地反映历史,不仅是记录历史的史学家,也是传播历史的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的事情。”

贾若瑜是我军一名著名的儒将,不仅仗打得好,而且理论水平很高,建国后他曾有很多次机会去大军区担任领导职务,但为什么偏偏去军事博物馆担任馆长了呢?

1915年,贾若瑜出生于四川省合江县,是现代名医之后,后来他随家里迁居贵州省赤水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一批中共党员回到合江开展党的工作,建立了中共赤(水)合(江)特别支部,并在这里创办了学校和平民夜校,贾若瑜成为了这两所学校的第一批学生,并在接受党的启蒙教育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当时白色恐怖的岁月里,赤合特别支部的办学资金只能靠自筹资金解决,当时还是少年的贾若瑜就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他经常能从地主土豪的手里“敲”出一些钱来。

当时合江有一位地主叫吴承北,此人最大的嗜好就是斗鸟,他养着一只号称“铁爪将军”的画眉鸟,每次斗鸟都能赢不少钱。贾若瑜得知此事后,决定主动找吴承北斗鸟,“敲”他一笔钱作为办学资金。

画眉鸟

斗鸟这天,贾若瑜身穿长袍,将一只小猫藏在袖筒里,他先假装去看鸟,然后趁吴承北不注意,将袖筒里的小猫和“铁爪将军”打了个照面。因为猫是画眉鸟的克星,““铁爪将军”在看到小猫后被吓得不轻,在斗鸟时始终不敢出笼,急得吴承北满头大汗。最终贾若瑜不战而胜,轻松赢下了20块大洋。

1934年4月,赤合特别支部派贾若瑜去上海联系党组织,但他到上海后,虽经多方联系,始终没与组织取得联系。几经周折之后,贾若瑜只能利用亲戚的关系,暂时到国民党军第85师担任排长,在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日子里,贾若瑜时刻保持着警惕的心情,并独立进行着秘密的工作。

1935年8月3日,第85师在湖北来凤的板栗园与红二、六军团遭遇。贾若瑜所在的机枪连连长经商去了,临时让他负责部队。贾若瑜抓住这个机会,把全连带到了隐蔽的山凹,命令所有士兵不许开枪。同时他派人与红军取得了联系,最终没费一枪一弹,就把一个完整的机枪连交给了红军。贾若瑜也顺利归队,由于他有高中文化,被分配到红四分校任军事教员,并跟随部队走完了长征。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贾若瑜被调到中央红军大学担任学员队队长。“西安事变”以后,中央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贾若瑜任第七队队长,既负责学院日常行政生活的管理,又担负一些战术课题的教学任务,同时还兼任中央党校和陕北公学的教员。

贾若瑜

由于贾若瑜的工作负担过重,他很快就累倒了,甚至还出现了呕血的症状,学校知道他的情况下,专门批准他离职休养。

不过贾若瑜身强力壮,很快就恢复好了,此时他也不想留在后方当教员了,正好120师师长贺龙在延安参加会议,贾若瑜于是主动去找他,要求到前线去,经贺龙同意后,后方政治部给他开了去120师的介绍信。

随后贾若瑜拿着介绍信去找学校教育长罗瑞卿,他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我是来向您道别的,去120师。”

罗瑞卿看了贾若瑜的介绍信后,笑着说:“既然你的病已经好了,明天你就去庆阳分校,担任分校军事主任教员。”

贾若瑜虽然没去成120师,但可以继续工作,心情也是不错的,于是便接受了。谈话的最后,罗瑞卿从抽屉里取出一支派克钢笔递给贾若瑜说:“你就安心地在学校工作吧,这支钢笔送给你,你搞教学用。”

罗瑞卿

这支钢笔贾若瑜一直视为珍宝,并使用到了退休。

1938年12月,抗大第一分校成立,贾若瑜奉命挺进敌后,到晋东南地区办学,任军事总教、校勘编辑主任和第三支队长。

贾若瑜到任以后,首先就到离抗大一分校仅20多里路的八路军总部作调研。他找到作战科长罗舜初、队训科长李寿轩,并对他们说:“军事课需要充实,请给我点材料。”就这样,贾若瑜先后取得了平型关战役、雁门关战斗、神头岭伏击战等战例的材料。

贾若瑜还主动去向129师师长刘伯承请教游击战的经验,刘伯承对他说:“什么是游击啊?游,就是走;击,就是打。游而不击,是逃跑主义,击而硬碰是拼命主义,都是要不得的。我们要游,要击。也就是,哪里好走,走哪里;怎样好走,怎样走;哪里好打,打哪里;怎样好打,怎样打,才是正确的。”贾若瑜听后大受启发。

就这样,贾若瑜一边教学,一边在战斗空隙不断总结经验,这使他的课既有深厚的战术理论功底,又能做到通俗易懂,因此深受官兵们的欢迎。

1939年夏天,贾若瑜奉命到晋东南开大会,朱德在会上问一分校校长何长工:“听说你们有个教官讲课讲得很好,大家都称他为‘游击大王’,他是谁啊?今天来了吗?”

何长工

何长工指着坐在一旁的贾若瑜说:“就是老贾啊!”

此时贾若瑜一下子站了起来,“啪”地向朱德敬了个礼。朱德见贾若瑜如此年轻,不禁高兴地说:“好嘛,我们就应该多培养一些‘游击大王’式的教员!”

不久以后,阎锡山在浮山整顿部队,他办了一个训练班,并请八路军派人去讲游击战,贾若瑜奉命前往。对方对贾若瑜的招待非常丰盛,顿顿都是鸡鸭鱼肉,这让吃惯了粗茶淡饭的他很不习惯,所以每顿饭都没吃饱。

有一天晚上,贾若瑜觉得饿了,便派警卫员到外面买些鸡蛋糕回来吃。没想到以后每天吃饭时,他的桌上都会有两块硕大的鸡蛋糕,贾若瑜也不在意,拿起来就吃。

直到贾若瑜上完课离开以后,才明白桌上放蛋糕的原因:原来那天警卫员出去买蛋糕,正好被接待方发现了,他们以为贾若瑜爱吃蛋糕,所以每天专门为他准备两块。有了这次的经历后,贾若瑜以后很长时间都不再吃蛋糕。

1940年3月,贾若瑜奉命率抗大一分校前往胶东,组建抗大第一分校胶东分校。在此后的10年里,贾若瑜参加了胶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部战役和战斗,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贾若瑜

1955年,贾若瑜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两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军事学院毕业,那一届学员中只有两人得了满分,贾若瑜就是其中一个。本来组织上已经任命贾若瑜为济南军区参谋长,但正当他准备赴任时,收到了叶剑英的一封电报,最终被留在了军事学院任教员。

1959年,贾若瑜又参加了军事博物馆的筹建,并出任第一任馆长。

1959年8月的一天,贾若瑜突然收到上级的通知,要把军事博物馆关于彭德怀及其部队的陈列品通通撤掉。这天晚上,贾若瑜一夜没睡,他想:如果把和彭德怀相关的文物全部撤掉,那么平江起义、中央苏区反“围剿”、“百团大战”、抗美援朝等历史还如何向参观者交待?

第二天,贾若瑜就去找军委秘书长罗瑞卿,向他汇报了自己的看法,说如果撤去相关文物,既不利于团结,也解释不清楚历史。罗瑞卿于是说:“你去找刘帅、聂帅和陈赓同志,问问他们的意见,回来后再告诉我。”

贾若瑜于是先后找到刘伯承、聂荣臻和陈赓征求意见,他们都表示应该保留和彭德怀有关的文物。最后罗瑞卿拍板说:“那就保留。”

于是贾若瑜顶着巨大的压力,把和彭德怀有关的文物仍然保留在原有的位置上,他说:“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的原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历史毕竟是历史,容不得人随意更改。”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1964年,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向军委提出请求,调贾若瑜到南京军区任参谋长。贾若瑜曾在胶东和许世友共事近10年,而且当大军区的参谋长也远比博物馆馆长有实权,但当军委征求贾若瑜的意见时,他却作出了人生中唯一的一次选择,他说:“新中国军事教育百废待兴,以我的性格和经历,我更愿意从事军事教育工作。”

最终贾若瑜放弃了去南京军区工作的机会,先后担任军事学院教育长、副院长等职,并且一干就是20多年。

在这20多年里,贾若瑜先后出版和发表了书籍、文章达500多万字,其中一部30万字的《孙子探源》倾注了他几十年来的心血,在孙子军事思想的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当时的军委副主席张震专门为此书作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系统地阐述《孙子》军事思想的源流,是前人还未做过的事情。”

晚年离休后的贾若瑜并没有闲着,他先后担任了国防大学老年大学校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顾问、人才杂志社顾问、《红叶诗社》社长等职,每天依然忙忙碌碌。200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之际,贾若瑜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专门写下了一首《满江红》:

八十年来,神州地,风凄雨切。思往事,虎狼当道,万家呜咽。国运艰难天日暗,民主憔悴金瓯缺。听春雷,动地醒雄师,惊河岳。

炮声响,传马列。谋远略,齐团结。看红星耀彩,景云层叠。推倒“三山”征腐恶,扫除百害翻新叶。看今朝,耋岁展宏图,营仙阙。

晚年的贾若瑜

2016年8月13日,贾若瑜逝世,享年101岁。


作者简介:帝哥,一位90后上班族,专职写作2年,已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发表多篇10万+的爆文。如果你对自媒体、写作、赚钱感兴趣,想每个月都能靠下班时间做副业、兼职,可以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帝哥说史”,一起探讨一起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南昌起义   军事学院   南京军区   胶东   周恩来   抗大   乔木   分校   领导人   总理   博物馆   名字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