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发现冷水珊瑚林 想把爱丽丝漫游仙境分享出来

作为我国年龄最大的“深潜院士”,汪品先为深海科研作出巨大贡献。 新华社发

10月4日是重阳节,正值国庆假期,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在办公室度过。

今年86岁的汪品先,仍在与时间赛跑。他以五年为期来规划自己的工作,在新的“五年计划”里,他有新的课题在推进,有新的著作要出版,还有“深海园林”展览即将与大众见面。他曾因“下课后冒雨骑自行车‘开溜’”走红网络,后来又在网络平台向公众科普海洋学知识收获大批粉丝。

10月2日,他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科普视频中满屏的弹幕令他震惊,网友的关心使他感动。这位年过八旬的“网红”院士也坦言,在网络走红,是他乐于见到的结果,因为他希望自己的信念能够影响一部分人。

与时间赛跑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汪品先,常以五年为期来规划自己要做的事情。

10月2日中午,接到南都记者电话时,汪品先正在同济大学的办公室里工作。

近期,他领衔和几位中科院院士一起,为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2035年战略研究报告定稿,准备出版。此后,他还计划把“南海深部计划”项目中的一些新发现、新想法写出来。

这一项目于2011年开始进行南海深部的勘探研究,2020年12月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验收通过,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海洋项目。该项目有32个实验室、700多人次参加,共60多个子项目组成。项目通过长期观测,获取了世界罕有的数据,为中国在南海的深海研究领域拿到了主导权。

2018年,已经82岁高龄的汪品先曾搭乘4500米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在南海完成3次下潜。在深海中,汪品先意外发现了深海黑暗世界中的花园——冷水珊瑚林。

“我说我从仙境回来,我是爱丽丝漫游仙境。”回忆起来,汪品先兴奋地告诉南都记者,花园的树木是太阳光底下的植物,而深海底下的黑暗世界里是动物组成的园林。

汪品先希望把如此瑰丽绚烂的海底世界分享给更多人——他正与上海自然博物馆合作筹备一个“深海园林”展览,预计将在11月开放。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汪品先,常以五年为期来规划自己要做的事情。上述几件事,都在他85岁之后的“五年计划”中。他曾向南都记者表示,“别的东西都可以慷慨,但我对时间很小气。我是倒计时做事情的,只做我要做的事。”所以,今年国庆假期,他的轨迹都是家里、办公室、学校食堂三点一线。

汪品先也开心地透露,今年他与夫人、我国著名孢粉学专家孙湘君出了三趟远门:他们先去了胜利油田,顺道去看了黄河入海口;随后去了澳门科技大学做报告;9月底来到广州,参加南海及相关领域关键基础地质问题研讨会。“我开玩笑说,和老伴一道去的出差是旅游,一个人出差就是工作。日子还是过得很充实。”

科普新作

再写一本科普书也在汪品先的“五年计划”中。

2020年,汪品先的第一本科普书《深海浅说》出版。这本书写的是他的老本行海洋领域的科学知识。全书不仅着眼于海洋科学本身,更深入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堪称目前国内最为全面且精准的海洋科普力作之一。

《深海浅说》出版后备受读者喜爱,收获了各界好评,先后入选“2021年度十大科普作品”“2020年度中国好书”,并获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

今年上半年,汪品先写完了第二本科普书《科坛趣话》,副标题是“科学,科学家,科学家精神”,预计将于10月底出版。“我相信《科坛趣话》的可读性是比较强的。”

汪品先透露,与《深海浅说》不同的是,《科坛趣话》涉及古今中外整个科学领域,由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而成。全书分为六章,前四章讲述科学家和科学家的精神,从古希腊时期到现在大家熟悉的科学家的故事,“从真实的案例来看科学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科学不光是有用的,也是好玩的。”汪品先表示,书的后两章讲的是科学好玩的部分。第五章介绍科学和视野,比如领着狗出门,人看见的和狗看见的是两样的,视野不同,对世界的认知也就存在偏差;第六章介绍科学和寿命,有的生物寿命很长,有的生物寿命很短,从恐龙得高血压怎么办讲到蜻蜓怎样跨越大洋。

《科坛趣话》这本书的内容脱胎于汪品先去年在同济大学新开的课程《科学与文化》。“我的目的就是想在科学和文化中间构筑一道桥梁,把理科和文科的界限打破。”

基于《科学与文化》课程,他计划写两本书,其中一本希望展现科学并不枯燥的一面,从文化的角度看科学,呈现文化中科学的面貌,即《科坛趣话》。

而另一本书,他希望从科学的角度看文化。

走红之后

网络成为他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他也收获了大批粉丝,其中b站粉丝已经超过174万。

针对《科学与文化》课程,汪品先选了八个主题,从“科学的产生”一直说到“地球的未来”,从大视角阐释,希望能让学生把眼界打开。他认为,学生所学的专业很重要,但是科学还有更大的范围,科学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汪品先对这门课程寄予厚望,也取得了很好的授课效果。

除了科学家、高校教授的身份,汪品先还是一位“网红”院士。如今,网络成为他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他也收获了大批粉丝,其中b站粉丝已经超过174万。目前他在网络平台上传的科普视频,其实就是介绍《深海浅说》里的知识和故事。其中,科普视频《百慕大三角的传说是真是假?水底气体涌出导致灾难?》在b站的播放量接近400万。

走红后网友们的热情,也令汪品先震惊。“我看到那些弹幕,哇,很壮观!”他留意到,最近不少网友发弹幕说他瘦了、老了,“给我感觉很温暖,有那么多人在关心我”。

汪品先坦诚地说,在网络走红,是他乐于见到的结果,因为他希望自己的信念能够影响一部分人。

今年9月10日教师节,从教62年的汪品先在网络上传了一段寄语青年教师的视频。他在视频中说:“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就在于真诚。真、善、美三个字,关键在‘真’字,没有真的善是伪善,没有真的美是臭美。希望我们教同学,是能够教同学去说真话、求真理、做真人。”

出品:南都即时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陈燕 采写:南都记者 陈燕 张林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深海   爱丽丝   同济大学   浅说   趣话   南海   院士   珊瑚   冷水   仙境   科学家   粉丝   海洋   记者   发现   计划   科学   文化   视频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