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N10对比华为MatePad Paper,谁才是值得入手的电纸书?

2022年1月初,“Kindle或退出中国市场”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曾几何时,Kindle在全球范围内一度也是备受追捧的阅读神器,然而近几年关于Kindle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半盖泡面,一半挂闲鱼”,虽是调侃,但也是国内阅读器市场萎缩的一个缩影。

手写电纸书问世之初,就备受上班族和学生党的青睐,一方面它自带手写功能,被当做工作学习的生产力和实现创意转化的工具,另一方面阅读功能的加持也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实现专注力培养的重要方式。

不过,Kindle在中国市场的“退位”,使得电子阅读器市场迎来了新的变数,但从华为入局来看,这个市场还是很大的,毕竟哪里是蓝海,华为总会来,为了给大家更直观的参考,所以就拿华为新品MatePad Paper和老牌劲旅汉王手写电纸本N10做个对比,来看一下谁才是值得入手的电纸书。

外观对比

先来看一下外包装,汉王N10以黑色为主调,彰显端庄大气,中间有一圈类似书签的“腰封”,上面记录着汉王N10清晰、专业、轻薄、省电的卖点,底端是汉王的logo。

华为MatePad Paper延续以往家族式外包装风格,白色为主,简约大方,中间是英文名称,右上角是华为logo,左下角和右下角分别为其尺寸和鸿蒙系统标识。

汉王N10和华为MatePad Paper均附赠原装保护套,都是纯黑色的,相差无几。虽然都是10.3英寸,但在视觉效果上,汉王N10看起来要比华为MatePad Paper大一点。

打开保护套,这是汉王N10关机下的锁屏显示,远山和孤帆的元素,给人一种诗意和厚重历史底蕴的感觉。

而华为MatePad Paper则是灯塔与孤帆的组合,这与华为勇于探索和创新的企业文化不谋而合。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汉王N10在触摸屏大行其道的趋势下,去掉了电容屏,对实体键进行了保留,相较于手触,按键的设计使得翻页、切换速度明显增加,更避免误触困扰。并且按键功能还支持自定义,可快速访问常用功能。还可以一键调用手写本,真正做到灵感来了,轻轻一按,想记就记。

值得一提的是,汉王N10在屏幕上做了减法,使得机身薄至5.5mm,重量轻至374g,就像一本纸质本,单手握持也毫不费力,和华为MatePad Paper相比,真是肉眼可见的薄。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汉王N10的开关键设计不太合理,底端左下方的位置不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后期需要改进。

汉王N10还在屏层上实现了化繁为简,舍弃了电容屏和前光导光板,相较于上一代产品,它的墨水屏上方屏层厚度减少31%,还原墨水屏通透质感,透光性得到了成倍增加,真正做到屏薄如纸,消除隔层书写不适。

汉王N10和华为MatePad Paper两者都带有手写笔,以方便用户手写使用。

但是从形态上看,汉王N10的自研电磁笔更像是我们平时使用的签字笔,而华为MatePad Paper的M-Pencil则更类似于手机的电子触控笔。区别于M-Pencil,汉王N10的自研无源电磁笔不需要充电,可提笔即写,覆笔即擦,没有“线”制。虽然没有磁吸功能但收纳起来也比较方便。

而且令人惊喜的是,汉王N10的自研无源电磁笔的笔身采用隐藏式设计,拧开笔身就可以看到自带的两根替换笔芯,细节满满。

实际使用对比

在实际使用中,感受最直观的就是屏幕显示效果了,相较于华为MatePad Paper,汉王N10的屏幕显示更加白皙,就像真正的纸张一样,屏幕也更清晰,算是最白的墨水屏了。

而且墨水屏不会产生蓝光,更加护眼,其实普通书籍看久了也会比较费眼,读书爱好者必入电纸书。

再来说一下个人书写实测感受,汉王N10的电磁笔很好用,写起来平滑流畅,基本上没有延迟,支持4096级压感,触感灵敏,一笔一划都可体现细节变化,手写体验真的不输在真纸上书写,而且我的手掌下端是贴着屏幕进行写的,因为没有电容屏,也不用担心误触、误删已经写好的文字。

这是我抄写好的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得益于汉王N10的自研的笔迹算法,高度提取笔型特征,深度还原了各种笔型的真实书写笔迹,对笔划边缘进行细致化处理,呈现的整体效果与真纸上如出一辙。

虽然华为MatePad Paper的M-Pencil采用定制阻尼感和26ms低延时设计,但是书写起来仍然摆脱不了屏幕书写的感觉,笔尖写上去略有延迟,隔着屏层书写起来有点不舒服,而且触摸屏的设计,很容易造成误触,基本上我都是从左往右写。

这是华为MatePad Paper书写效果呈现,字迹笔锋细节上处理仍有电子屏书写的影子,仍然达不到类真纸化的效果。

在手写笔记的软件功能优化上,汉王N10可谓是精益求精,当我们阅读文件时,可随时进行重点批注,在原文进行圏画,使得要点一目了然,而且所有的功能都呈现在顶部,直接点选即可。

而华为MatePad Paper对于功能的呈现不直接,这点需要优化。

如果阅读时想做笔记,在汉王N10上也可直接实现,它具有分屏功能,阅读笔记记录左右各占一屏,独立操作,在分屏笔记状态下,汉王的小屏实际可书写范围更大,全屏笔记模式可以占满半个屏幕,而华为MatePad Paper的上部2行工具条区域不可书写。

难得的是,汉王N10还可以把我们的手写笔记进行多种设置,尤其是可以转化为PDF格式,不愧专注手写识别30年的存在,可快速、准确的将印刷体图片或PDF文档识别为可编辑txt文本,OCR识别功能不限次数,完全免费,这一点是真的强,非常实用。

汉王N10还搭配有27种常用底纹模板,它可以是笔记本、练习本、手账本,绘画本,书法本,单词本,单词本等等,充分满足不同场景的记录需求。

而华为MatePad Paper模板就要少很多,只有空白、横线、点阵、格子、会议纪要等多种模板。

汉王N10的手写界面还设有一个“提笔忘字”的功能,及时进行文字智能提示,避免提笔忘字尴尬情况的产生。

除此之外,汉王N10还支持日历记录,手写笔记封面,笔记内容一键分享、本地加密、云端存储等多种操作。

在系统配置上,汉王N10与华为MatePad Paper可谓各有千秋,汉王N10的桌面日历显示、笔记、便签、最近阅读、软件应用、文件管理等7大功能区可谓一目了然。

华为MatePad Paper的桌面采用鸿蒙系统的卡片设计,可以速览日程、邮件等,简洁高效。

而应用配置也是一应俱全,华为MatePad Paper更丰富一些,日常使用的应用市场、浏览器、文件管理、云空间、翻译等软件都有。

汉王N10因为主打的是读写,所以读书软件多了些,主要有当当云阅读、汉王书城、微信读书、百度网盘等,如果有需要还可以自行去应用市场下载的。

在图书资源的配置上,汉王N10当仁不让,汉王书库内置有1000多本本地优质图书,还有上文提到的汉王书城、当当云阅读、微信读书三大在线书城加持,所拥有的图书资源堪比图书馆。

值得注意的是,汉王还与《参考消息》联合开发报纸阅读系统,支持智能化语音播报功能,可进行男生、女声以及语音、语速、定时播报等人性化设置。同时,汉王N10还拥有TTS朗读,这是微软开发的颠覆性AI朗读技术,媲美真人发音,非常良心听书神器,但很遗憾华为MatePad Paper没有搭载这项功能。

华为MatePad Paper也是拥有近百万+的图书资源,可以随时随地的享受品质阅读了。相比较起来,国产系统的崛起,使得我们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与kindle相比优势明显,同时也希望大家支持我们的国产正版软件,尽情享受其中。

在续航能力上,汉王N10表现更加强势,它的机身虽然设计轻薄,但是却配置了6000mAh大容量电池,在不使用的状态下每天只需50mAh,可以实现120天待机,出差或者旅行都不需要带充电器了,与华为MatePad Paper的28天待机时间相比,真是妥妥的碾压。

在交互体验上,华为MatePad Paper搭载自研的鸿蒙系统,对于华为用户而言,确实是个加分项,可以做到与华为的手机、电脑和智慧屏等智能终端进行协同互动,跨设备流转,比如在飞机起飞前,我可以将华为手机的资讯同步到MatePad Paper上,离线也可继续阅读,提升生产力。汉王N10在这方面确实逊色些,但支持投屏,也支持微信、WIFI等传输方式,微信使用非常广泛,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把微信上的文章内容推送到电纸书上,方便日常分享。但在交互协同办公方面,华为确实值得汉王学习。汉王N10还支持免费的实时语音转写功能,华为MatePad Paper需要购买或领券才能使用,确实不如汉王N10来的方便。


总结

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在核心技术上汉王确实优于华为,但在交互和设计上华为也值得汉王学习,汉王N10取消了触屏的大方向是没问题的,但还可以在实体键上下功夫,增加操控方式,比方借鉴联想小红点。不过瑕不掩瑜,汉王N10在屏幕显示、手写体验以及应用软件等层面进行了全新升级和深度适配,如果你真的追求传统纸质式的书写体验和高性价比,可以闭眼入。

对于想买华为的朋友,笔者的建议是如果是华为真爱粉,可以无脑入,当然如果喜欢pad也可以考虑入手,但如果是纯路人,建议可以等等下一代,毕竟技术还是需要沉淀优化,多迭代升级,才会出现较为均衡的好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汉王   华为   护套   无源   鸿蒙   墨水   屏幕   确实   功能   笔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