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发343亿,又一造车新势力崩溃

9月29日,新势力“零跑汽车”赴港上市,成为蔚小理之后又一新秀。

零跑汽车是近年来新势力最大黑马,2021年销量同比暴增443%,2022年销量继续高增,前8月销量迈入新势力第一阵营。

但资本市场并不买账,零跑汽车上市半月来,其股价暴跌56%,市值蒸发343亿港元。

新能源车陪跑车企的泡沫,正在破灭!

单纯从销量来看,零跑汽车属于新势力阵营中绝对黑马。

2020年时,其全年销量仅8050辆,2021年突然暴涨至4.37万辆,2022年则延续高增长势头。

数据显示,2022年8月零跑汽车销量达1.2万辆,同比大增180%;今年1—8月,零跑汽车销量累计为7.6万辆车,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二,将蔚来、理想甩在身后。

这意味着,零跑汽车是近年来增速最快的新势力车企,但资本市场并不买账。

零跑汽车上市前,招股区间为48—62港元,发行价最终定在最低48港元,即便定价低,还是难逃暴跌。

9月29日上市当天,零跑汽车开盘便迅速下跌,最终收跌33.5%,此后股价一路下跌。截至10月14日收盘其股价已腰斩,仅剩18港元/股,市值为205亿港元。

以发行价48港元/股计算,零跑汽车估值为548亿港元,短短半个月已暴跌343亿港元。

相比之下,蔚来、理想、小鹏港股市值分别为1690、1627、612亿港元。

销量暴涨,市值却暴跌,沦为新势力“蔚小理”陪衬,这让零跑措手不及。

对于股价暴跌,创始人朱江明表示:“确实不是一个好时间段,因为全球形势动荡,处在下行通道。我们选择上市,主要原因是我们不在乎当下的时间段,这是一个长跑。我们更关心的是真正的质量如何,尽快拿到我们的市场份额。”

但资本市场当下在乎的不是长跑,而是最实际的业绩。若从业绩上看,零跑汽车相当惨淡。

2019年—2021年,零跑汽车年营收为1.17 亿元、6.31 亿元、31.3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亏损9.1亿元、11亿元、28.46亿元,3年累计亏损48亿元。

2022 年上半年,其营收为50.8亿元,净利润亏损24.44 亿元,亏损态势并无好转。相比之下,上半年蔚来、理想、小鹏分别实现营收202.03亿元、182.95亿元、148.91亿元。

具体到毛利率上,零跑与蔚小理相差更大。2019—2021年,零跑汽车毛利率分别为-95.73%、-50.6%、-44.3%,而蔚小理2020年毛利率已经转正。

2022年上半年,零跑汽车毛利率为-25.93%,蔚小理分别为6.9%、5.78%、11.05%。这意味着零跑汽车连造车的原材料、人工成本都无法覆盖,卖一辆亏一辆。

零跑业绩惨淡,主要受制于其选择的低价策略。

零跑汽车成立于2015年,成立至今共推出四款车型,分别为纯电轿跑S01、中大型纯电轿车C01,中型纯电SUV C11、微型电动轿车T03。

2017年11月,零跑首款产品S01亮相,一直拖到2019年1月才正式上市,由于S01定位于小众的纯电轿跑市场,上市后反响平平,销售数据相当惨淡。

痛定思痛后,零跑于2020年5月推出7.9万元起的性价比小车T03,这才打开市场。

T03作为一款纯电小车,续航里程达403km,还搭载了L2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极致性价比让其销量大涨,2020年销量就过万。

2021年T03销量达3.9万辆,一举拉动零跑汽车全年销量。

T03打开销量后,零跑趁热打铁推出售价17.98万—22.98万元的纯电SUV—C11,以及售价19.38万—28.68万元的纯电轿车C01,试图向上打开中高端市场,但销量未达预期。

2022年上半年,零跑汽车销量达5.1万辆,同比增长265%,其中T03交付量达3.3万辆,仍为零跑汽车销量支柱,寄予厚望的C11交付量为1.89万辆,没能再现T03的辉煌。

可以看出,零跑汽车极力想打破T03带来低价标签,但后续推出的中端车型市场并不买账,从而导致零跑汽车赔本赚吆喝的的现状。

因为T03销量暴涨,2021年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曾豪言称:零跑的竞争目标不是蔚小理,而是特斯拉,并喊出3年内在智能驾驶领域超越特斯拉、2023年进入造车新势力TOP3、2025年销量80万辆的目标。

如今看来,超越特斯拉更像是天方夜谭。

除了赔本赚吆喝,零跑汽车还面临频繁的汽车质量问题,包括仪表盘黑屏、动力系统故障等问题。

今年6月,2022年重庆车展开幕当天,零跑汽车展台出现维权事件,一位零跑女车主称“零跑新车当天黑屏,维修半个月,换两大部件,承诺退车又反悔”。

女车主5月购买零跑C11,提车当天就出现仪表盘黑屏,随后维修更换,称“经销商推给厂家,厂家推给经销商,一个月了没有解决方案。”

事发后,零跑汽车方面回应称:“经核查,该客户车辆所述问题已解决。零跑非常注重用户体验及交付质量,对于这个事情我们正积极与用户沟通解决中,会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今年5月,另一位零跑C11车主投诉称“刚买两个月的C11,两次在高速上出现动力中断故障,仪表盘故障码均显示刹车系统警报”。

车主提到:“零跑已经检查完,但没给出具体解决方案,考虑到安全原因已不敢再开了。”

经过近几年高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渐成红海,市场已告别烧钱占坑阶段,进入比拼产品力、性价比的残酷竞争阶段。

类似比亚迪那样,真正具备核心壁垒,全产业链布局的车企,才有可能继续存活,而烧钱陪跑的车企将面临大洗牌。

最近问界汽车发布的视频中,对于汽车行业未来,余承东就预测中国汽车主力玩家不会超过5家,会像飞机行业一样,只剩下少数头部玩家。

“未来汽车品牌的竞争会像飞机制造业一样大浪淘沙,飞机制造业你看以前多少家,最后就空客跟波音是主力玩家。”

所以,零跑汽车和蔚小理的未来,都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资本市场股价雪崩证明,新能源车单纯讲故事的套路已不再奏效,留给新势力的时间不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市值   特斯拉   新势力   毛利率   销量   港元   资本市场   车主   股价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