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消费的前提是民众有能力消费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疫情的影响,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经济的下滑,我国也不能幸免。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国就未雨绸缪考虑到了应对的办法,提出了扩大内需,搞活内循环,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但现在的问题是内需不旺,导致内循环火不起来。思来想去,一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又拿出了他们奉为灵丹妙药的法宝——刺激消费。在他们看来,只要再出台一些政策,让老百姓们把手里的钱花出去,那么现在的一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办法是不错,以前也很多次地用过,最后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问题是现在这个办法还管不管用,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出扩大内需的作用。我们要明白,这种刺激消费的前提应该是消费者有消费的能力和消费的意愿,只是没有合适的消费渠道,所谓的刺激消费就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消费的渠道。但这个渠道,应该是合理良性的,这样才可能使得经济的发展处于一个正常的环境之下如果采取那种近似乎强迫的手段,一时间经济可能走出困境,但终究会使其处于那种不正常的状态之下。

换而言之,刺激消费应该是引导而非绑架。还记得上世纪的三大改革吗?教育、医疗、住房这三个关乎民生的重大领域,被用在了刺激国民消费的手段上。当时还是吵吵着国内消费低靡,认为是国人喜好积蓄的原因,于是乎就有执事者想出了这一着,我拿你这刚需入手,看你消不消费。但造成了什么后果现在大家都看得很明白,除了成为民众的负担、培养出了利益群体外,还使经济被严重绑架。

前面说过,刺激消费应该是为消费提供渠道,而并非是那种强制性的引流,强制性的引流虽然也可以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但最终还是会伤及自身,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是得不偿失的。但当事者看不到这一点吗?最合理的解释是他们一时做不到最好的解决办法,但刺激消费又是非常急迫的事情,无奈之下采取了那种强制性的手段。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知道刺激消费的基础是什么?那就是民众有意愿有能力消费,也就是说,刺激消费的前提是民众有能力消费。这个能力一是在于现实中手里有钱,二是在于对于未来的预期是乐观的,只有保证了这两点的引导,才是真正的刺激消费。不做到这两点,所谓的刺激消费只是再一次地对于财富的收割,获利者是谁我不知道,但绝对不会是为刺激消费做出贡献的广大民众。

说到底这还是一个收入分配的问题,一个分配合理的社会,大家自然也会理性地消费,也就不会存在什么刺激消费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过去我们没有重视,而是提出了先把蛋糕做大,认为这样也就能够解决贫富分化而造成的社会问题。但现实中好像这个办法并不管用,蛋糕是大了,可普通民众还是无感,做大的蛋糕更多地给了谁?现在需要搞活内循环,需要扩大消费,是需要民众有消费的能力和意愿的。

单纯靠刺激消费的话,实际上现在已经没有了多少实行的空间,几大刚需都已经被用到了极致,在民众身上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挖潜的可能。真要是非要刺激消费,那些专家们应该好好考虑下,如何先增加民众收入问题,再来谈刺激的问题,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消费不是刺激出来的,这个浅显的道理还不明白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民众   扩大内需   强制性   意愿   蛋糕   前提   手段   渠道   作用   办法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