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200多年,达曼族终于加入中国国籍,如今家家户户挂五星红旗

很早之前,达曼人便从尼泊尔迁徙到了吉隆镇一带,距离今天,已经历经六七代人了。

然而在过去200多年时间里,他们一直都没有“国籍”,问题持续到2003年,一切都得到了妥善处理。

一个特殊的民族

在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吉隆镇境内,有一个曾被广大媒体称为“达曼新村”的村子,不过很多人还是习惯称其为冲堆村。

冲堆村比较特殊,村里是由当地藏族人和达曼人共同构成的,就连村委所在地都距离吉隆镇3.5公里,地理位置可谓是格外偏僻了。

关于达曼人的由来,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说法。

其一是说达曼人在过去源于尼泊尔打铁部落的一个分支,可后来尼泊尔那边就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选择抛弃了他们,使得他们背井离乡最终进入了中国境内。

这种说法还是得到了很多村民的认可,有人曾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们过来这边,是因为那边的人不要我们了。”

其二则是说达曼人过去是骑兵的后裔,这种说法也能从“达曼”的称谓上寻得蛛丝马迹。

根据翻译来看,“达”的藏语意思是“马”的意思,而“曼”所代表的含义是“多”,两者结合起来,也有“骑兵”的涵义。

按照这种观点继续说下去,那便是达曼人起源与尼泊尔的廓尔喀人第二次入侵吉隆有关,那么这个时间便是18世纪末。

那会还是清政府时期,朝廷为了抗击外敌,还派出了福康安大将军率领大军前去讨伐。

可发生战争的区域并不是清朝士兵们擅长的战场,很多将士都在战争的过程中消失在了浩瀚的密林当中,其中也就包括了很多骑兵。

这些骑兵找不到回家的路,为了生存,他们也渐渐融入到边境民族当中,和尼泊尔人通婚和繁衍后代,之后,达曼人就成为了他们的后裔。

这种说法也是较为可信的,因为在达曼新村背后的土坡上,人们还确实发现了清军的墓地,代表着当年不少清军曾在此处征战。

这样一来,达曼人等待着回家之路,已经有两百多年了。

相关专家还研究过达曼人的特征,发现他们身上确实是有尼泊尔人的外貌,不少人都有着一双蓝色的大眼睛,皮肤也呈现出深棕色。

渐渐演化为一个民族,他们有着本族群的语言,却没有文字。

至于文化,由于他们长时期都居住在藏族聚居地之中,所以达曼人为了生活方便,也改用了藏语,并且信奉佛教。

从他们来到这里之后的两百多年时间里一直都没有国籍,也和他们的居住地实在太偏僻有关,中国政府没有承认他们,尼泊尔也没有给他们国籍,对于他们来说,生存处境也因为这些原因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和附近的藏民相比,他们不被承认也就代表着没有土地和生产资料,只能靠着打铁和做木工等劳动来维持着基本生活。

谈到那些日子,村里还有一位主任说:“在过去,我们没有地,娃娃也不能读书上学,因为没有人管我们,去镇上的时候,也需要通过帮助主人干农活的方式来充当房租。”

这种特殊的族群身份,也让其他族群感受到他们的“怪异”,可勤劳的达曼人为了生存下去,还是不愿计较脏活累活,只要能给他们提供生存空间,他们就会选择继续做下去,因此文盲率高得惊人。

通过村民达娃的视角,也能轻易感受到过去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艰难。

从开始记事的时候算起,达娃就跟随着父亲在中、尼边境上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虽说一家有6口人,可他们还是居住在别人的院子中,给别人干着一些打杂的活。

达娃从小就知道,她能够慢慢长大,也完全是依靠着主人家的善心,若是别人不给饭吃了,一家人都得饿着肚子。

看到其他小朋友到了年龄背书包走进了学堂,达娃的眼里也同样充满了羡慕,她说:“我过去生活太艰难了,一天只有五六块钱,想上学的时候发现没有户口上不了学,到现在我也认不得字,所以很多人都看不起我们。”

达娃的经历只是一个缩影,在村子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然而,造成达曼人困境的背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他们若是选择加入中国国籍并且融入社会,更多的还是一个主动的文化选择过程。

过去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对故土的集体记忆让他们一直都自我定位为“尼泊尔人”,可想要回到尼泊尔对他们来说基本是没有希望的。

可这种“认知”在经历了六七代人的磨合后又变得充满了模糊的感觉,故土归故土,可他们在面临着生存压力和种族延续时,又必须要做出新的选择,到了前几十年,他们已经做出了选择:希望中国政府能够接纳他们成为新的公民。

对于中国政府而言,早在1956年的时候就有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王国保持友好关系以及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尼泊尔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里面规定了:

凡是居住在中国西藏地方并由分别具有中国国籍和尼泊尔国籍的父母所生的人,在18岁之后可以根据本人自愿办理相关的手续,若是选择了中国国籍,那么就自动丧失了尼泊尔国籍。

不少达曼人也去过尼泊尔,可他们最终还是选择返回中国西藏这一边,这么多年的时间过去,还是让他们习惯了在西藏的一切。

一切改观,源于2003年。

焕然一新的达曼人

2003年5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达曼人加入中国国籍。

此消息对于达曼人来说无疑是个惊喜,他们苦苦盼了两百多年的国籍,终于到来了,从此,他们也正式成为了公民。

村里有一位名叫加措的老人高兴地说:“小时候爸爸带我来到这个地方,我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一直都没有国籍,现在获得了中国国籍我很高兴。”

和加措有着类似想法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有了国籍之后,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积极参与到当地保护区的工作中,还特别注意遵守中国的法律和法规。

达曼人来到了大家庭后,56个民族的现状并没有被改变,这也是因为政府将达曼人归入了藏族,从法律上规定了他们的文化身份,这一举措,也是为了提高达曼人的社会文化身份地位。

政府了解到达曼人的实际困难后,也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改变生活。

2004年,当地政府就投入了100多万元资金,帮助全体村民建造了土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在各方的努力下,二层楼房在一年的时间内就全部竣工了,达曼人历经漂泊,终于在2005年全部搬入了新居。

为了达曼人能够可持续发展,政府为每家每户都分配了耕地和牲畜,从这之后,达曼人再也不用过寄人篱下的日子了。

国家在对待他们的时候也像对待其他民族一样,都会提供补助,每个村干部每年都可以领取3500元补助、每一户的男性也可以隔年当选一次护林员,政府为他们发放5000元补助。

此外,还有草原生态补助、低保等,这些都对达曼人的生活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

在这么多年里,达曼人看着其他兄弟民族生活的改变,他们的观念也渐渐发生了转变,正如那些被采访过的年轻达曼人所说,他们的梦想是读书认字,这样才能被别人看得起。

很快,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帮助下,达曼人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所有达曼人的孩子在到了年龄之后都能前往吉隆镇的小学读书,享受着国家的正规教育。

他们也相信:在接受了国家系统、正规教育下长大的新一代,未来在生存选择和文化发展中都会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在大家的心目中,短短几年的改变是巨大的。

达娃说:“现在变化太大了,吃啥都有,孩子读书能上到大学再去找个工作,我心里也想小孩能好好读书,他们的学杂费不用交一分钱,和当地孩子一样都享受着‘三包’政策,这一切都要感谢国家和政府,我们全村人都会一辈子感谢的。”

奋斗的道路也总是充满了曲折,2011年的那场地震,使得达曼村的所有房屋都变成了危房。

在灾难发生后不久,政府再度拨款重新修建了达曼村,这次的投资高达564万元,再次使得达曼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网友们拍摄的照片,也能看到,达曼村的房屋上,家家户户都挂上了中国国旗。

在那之后,达曼村又建立起了自来水设施,实现了户户通;供电设施同样被建设起来,使得全村用水用电都没有问题。

对于未来,达曼人充满了憧憬,也是因为政府为达曼村修建起了4条道路,并实现了信号全覆盖,他们不再是偏僻角落中的存在,而是和中国的其他山村一样,享受到了利好政策。

2014年,当新华网记者再度来到达曼村,看到村民们正居住在阳光明媚的新屋中,外面也种植着玉米、土豆等农作物,那种场景也让人非常感慨。

村民们也透露着笑容告诉记者:“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曾经在流浪中的达曼人,终于能过上吃穿不愁的新生活了。”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7名男子入赘到达曼村当中,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这种转变也足以说明一切了。

参考

东方吉普赛“达曼人”的幸福生活:从没有国籍到幸福安康 新华网

西藏达曼人聚焦:中国境内不足200人 曾没有国籍 中国广播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吉隆   国籍   中国   尼泊尔   藏族   中国政府   多年   西藏   家家户户   民族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