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独树一帜”,领跑全球

引言: 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新冠疫情影响中,加上2022年2月以来俄乌冲突及美国不断加息影响,全球经济面临新的挑战。应用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对2022—2023年共八个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GDP增速预计为5.49%,2023年为5.53%;2022年CPI预计上涨1.83%, 2023年为1.38%;2022年按现价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预计为6.29%,2023年为5.33%;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预计为8.50%, 2023年提升至11.81%。

在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与世界脱钩而获得快速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极其频繁,可以说是各取所需,合作共赢。然而,过去2年来,欧美等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断使出制裁,断供,放水加息等一系列手段,搅动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再加上疫情的反复,对于2022年全球经济,IMF、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不断下调增长预期。9月26日,经合组织(OECD)发出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再次释放出悲观信号,对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为3%,而对2023年更是下调至2.2%。

我国今年上半年全国主要经济大省,都遭遇了大小不一的疫情冲击。特别是二季度,经济增长只有0.4%,上半年为2.5%。在上半年,进出口贸易表现依旧还不错,主要是消费受到了很大影响。下半年,已经开始逐渐恢复,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58亿元,同比增长5.4%,这已经是在反弹了。因此,经合组织预测,2022年中国GDP将增长3.2%,2023年将反弹,增速达到4.7%。可谓独树一帜.

中国想经济复苏独树一帜

事实上,中国的经济发展,影响的不仅仅只有几个特定国家,同时也牵动着全球经济的脉搏。我们来看一下国际权威机构眼中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及预测:

世界银行前首席亚洲经济学家霍米•哈拉斯表示,在过去的20年里,全球经济增长平均每年受到来自中国约0.8%的提振和推动,而如果单论去年的表现,中国对全球经济的提振作用扩大了近一倍,据他估算约为1.5%。

摩根大通和德意志银行等机构都认为,新兴市场完全有能力应对美国经济衰退,甚至可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此外,中国复苏将带来重大支持。外资机构认为,尽管对全球最大经济体衰退的担忧给美债和其他避险资产带来了冲击,但除了短期动荡之外,新兴市场还受到廉价估值、更高的收益率、更快的经济增长以及最重要的中国复苏带来的支持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日前在瑞士日内瓦接受专访时表示,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对全球复苏具有重要意义。他说,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中国发生的事情,当然会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巨大影响”。布伦德表示,面对新冠疫情冲击,中国经济增长面临一些短期挑战,但中国政府正采取扩大内需、减少出口依赖、培育高附加值行业等措施确保经济增长。“我看好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前景。

为什么国际经济学家都看好中国经济?认为中国经济会率先复苏?主要理由有六条,这也是促进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不可忽视的理由。

1.防疫高效

中国经济领跑复苏,关键在于统筹疫情防控和抓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成效显著。一年多的防控实践证明,我国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是来之不易的一个成绩。 事实证明,我国采取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是符合我国实际的。疫情防控的“中国经验”保障了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2.调控精准

中国经济领跑复苏,得益于宏观政策精准有效对冲疫情影响。疫情下,中国始终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中国成功控制住疫情,并实施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保障了经济活动快速复苏。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的财政政策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货币政策为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创造了适宜的金融环境,有针对性的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带动民生指标向好。

3.开放加速

中国经济领跑复苏,离不开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更大互利共赢的多边关系。中国对外资持续保持吸引力,缘于中国率先恢复经济增长和政府采取了有效的投资便利化措施。中国一直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走与各国携手发展的道路,让包括周边国家在内的更多国家融入全球产业链,共享发展机遇。这种强调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对于各国克服疫情危机、重塑疫后经济十分重要。

4.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大

目前中国经济虽有放缓,但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五方面的原因:一是消费潜力。中国人口数量多,消费市场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还非常大;二是投资潜力。从人均投资规模看,目前中国的水平并不高。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很多。要达到发达经济体的水平,投资仍有很大空间;三是出口潜力。坐拥4万亿的外汇储备,完全可以用于引进技术和先进产品,用于国内产业升级;四是政府深化改革的领域仍然宽阔;五是从国内看,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与东部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等,而农村和西部的短板恰恰正是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也是发展的潜力所在

5.中国国内市场潜力大

中国国内市场潜力很大,但是目前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挖掘。目前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民众放心地消费和进一步让民众有钱消费。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是我国长期向好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当前,疫情对我国消费领域冲击较大,但也要看到,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我国消费市场规模大、潜力足、韧性强的基本特性并未改变,消费市场长期稳定增长、加快转型升级的发展态势并未改变。随着居民收入增加、稳定居民就业、优化消费环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实施,我国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推动经济大船行稳致远。促进中国经济的复苏。

6.民族精神

中国人具有愈挫愈奋的精神品格。笔者认为,这是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从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因此,中国的企业应认清时局,把握机遇,不裁员,不减薪,与员工抱团,共克时艰,必定能率先从经济危机中复苏和胜出。

对今年下半年至明年的经济走势三种情景假设:

基准情形:中国经济政策逐渐见效,生产经营活动逐步恢复正常,外部环境逐渐改善,三、四季度GDP增速可能逐季上行,下半年能够实现4.2%的目标,但全年平均只有3.2%左右。到了2023年二季度, GDP增速可能达到4.5%以上。

悲观情形:由于疫情反复等外生冲击的干扰,国内政策虽然应出尽出,但未能带动民营企业、居民消费和房地产市场的内生修复,下半年经济增速仅相当于2021Q3至2022Q2期间的相对较低水平,GDP增速在2.0%至3.0%区间波动,只有通过政府债务的加速上升才能换取接近4.0%的GDP增速。

乐观情形:俄乌冲突缓解,全球通胀趋于回落,美联储与欧央行进一步收缩的必要性下降,带动全球开启新一轮资本开支扩张周期。国内防疫对经济的影响进一步下降,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在一年之内回到6.0%左右的疫情前水平。

总之,伴随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的稳步提升,经济增长潜力得到发挥,经济供给侧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复苏势头将更加巩固,我国必将成为经济复苏的第一梯队。我们将扮演拯救全球经济的白衣骑士。 甚至可以不夸张地说,未来只有中国,才能拯救世界经济。

全文完 ,感谢阅读!欢迎留言评论!

如果您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可以关注作者,订阅更多的优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中国经济   世界银行   全球   疫情   中国   全球经济   下半年   潜力   权威   我国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