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事业”酿出甜蜜生活

“甜蜜事业”酿出甜蜜生活见证人:贵州省从江县恰里村吴老长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雅婧

贵州省从江县的农民在百香果园搬运采摘的百香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山区,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曾经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贵州省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深度贫困县。2020年11月,这个“最难啃的骨头”成功被攻克,实现了贫困人口的全部清零。在几个月后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中共从江县委员会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车行从江,沿途的山峰一座连着一座,全都包裹在雾蒙蒙的水汽之中。全县数百个村寨,就坐落在峡谷丘陵之中。曾经,这些山岭是阻碍从江县发展的“拦路虎”:交通不便,甚至无路可走;土地少、耕种方式落后,收成勉强糊口。而如今,“穷山恶谷”变成了“金山银沟”,从高山林果、桑蚕养殖到原生态农产品……一系列特色产业让乡亲们走上致富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其中,“产业”排在第一位。从江县下江镇恰里村地处河谷之中,根据地形气候,发展起百香果种植业,又利用百香果花蜜发展蜜蜂养殖,当地人统称为“甜蜜事业”。

吴老长是恰里村的养蜂大户,这几天,他一直在养殖基地忙碌。“蜂蜜一年能割两批,平均每批可以收200多斤蜜,按照1斤120元的价格,每年收入不低于5万元。”看着眼前的一排排蜂箱,吴老长露出了笑容。

别看吴老长现在生活这么甜,8年前,他还是恰里村典型的贫困户之一。一家四口人住在木房子里,家里大点的家当也不过是一口缺了半边的锅、一个电灯泡以及几张破旧的桌椅。村里穷的不止是吴老长一家。当年,产业扶贫是恰里村的“软肋”,因为全村几乎“无业可扶”,村民收入主要靠分散式种地养殖。

为打造产业带动村里发展,借助村寨的自然环境优势,镇政府牵头对接县项目办,打造千亩百香果基地,并以产业带动产业,探索创新“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村级组织+农户养殖”的产业发展模式,借助村内“千亩百香果基地”花期长等优势,鼓励村民发展起林下蜜蜂养殖产业。

说到养蜂,一开始吴老长并不看好:“咱没有钱,又不懂养蜂技术,就算是养成了,割了蜜卖去哪里?”为打消吴老长的顾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组织外出实地考察,镇政府与企业签订协议,就定向保底价收购等问题达成一致:企业负责保底价收购,打造“订单式”产业。终于,在2019年,吴老长下定决心要试试。

不过,起初,吴老长的“甜蜜事业”并不顺利,主要是缺少养蜂技术,让他的蜜蜂遭受了严重的幼虫病灾害。好在县里很快出台了产业扶贫政策,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上门帮扶指导,很快,吴老长通过优化场地选址、改善饲喂方式等手段,将最初的10箱蜜蜂扩大到30箱,年收入从2019年的5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10万元。一人富不算富,成功后的吴老长向村民们分享了自己的养殖技术,带动当地13户贫困户一起养殖蜜蜂403箱、吸纳15名村民前来务工,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如今,恰里村已发展百香果1100亩、蜜蜂养殖403箱,产业项目不断为振兴路上的恰里村注入更多活力。吴老长说,明年他准备将养蜂箱数扩大到100箱,预计产值超过20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从江   林下   从江县   蜂箱   贵州省   甜蜜   事业   贫困户   村寨   镇政府   底价   村里   蜜蜂   村民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