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大学生晒爷爷一屋子茅台走红,网友:爷爷,您还缺孙子么?

广州的一位大四学生,把爷爷家一屋子的茅台酒发到了网上,这一晒不要紧,把自己晒红了,却给家人惹来了不少麻烦。

今年的教师节刚好与中秋节是同一天,今年读大四的伟昌马上面临着实习和毕业,基本上是人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教师节。为了表示对老师们的感谢和感激,跟另外几个同学约好了中秋节请几位老师吃一顿饭。

时间安排就绪之后,几个同学就商量了一下要不要喝酒?伟昌就说酒的事儿交给我来办,爷爷平时就喜欢收藏茅台酒,家里多得喝不完,我去要两瓶,这个面子肯定会给。

吃过晚饭,伟昌特意去了一趟爷爷家,说了一下想拿两瓶茅台酒请老师吃饭的事儿,本以为爷爷会爽快答应,没成想却被爷爷果断拒绝了。

爷爷说了大概的意思:不是舍不得钱,更不是舍不得酒,而是消费要跟身份匹配,你一个学生就拿茅台酒请老师吃饭,传出去将来对你的工作可能都有影响……

爷爷是苦口婆心说了很多,伟昌毕竟年轻,始终理解不了:自己是三代单传,爷爷这些酒早晚都是他的,为什么拿两瓶请老师都不同意?求了半天,爷爷也不松口,最后拍了两张照片发到网上,吐了个槽。

不到一天时间,这两张图片就引来了十多万的阅读,评论也是高达上千,但是不用说读者们也清楚,这种事儿基本没啥正面评论。现在仇富的人太多了,很多人说查查老爷子退休前是干啥的,也有跟着起哄的,说还得查一查儿子做什么工作,普通上班和做生意的,谁家里会有这么多茅台?

也有广州的网友出来发言,说:目测也就是百十来瓶茅台酒,算5000一瓶也就是50万的事儿,这对广州本地人来讲,根本就不算啥。还有一些网友直接隔空喊爷爷,问老爷子还缺不缺孙子!

伟昌很清楚网络暴力一旦发酵起来后果有多严重,更何况自己只是随手一发吐槽一下,也没想成网红,父母、爷爷也非常关注这个事儿,赶紧就把帖子给删了。

茅台酒作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款酒,早先普通老百姓和家庭是喝不到也买不到的,所以一直有一种神秘感。90年代之后,市场完全开放,普通老百姓是有机会买得到喝得上了,但是居高不下的价格,有些人家里这边有那么三两瓶也是舍不得喝。一来二去,时间久了,一瓶白酒活生生被炒成了收藏品、奢侈品。

如果不是碰到特殊的事情或者招待特别尊贵的客人,普通人花将近3000块钱开瓶茅台尝一尝什么味道,心里还真是舍不得。

随着茅台酒的普及,也带动了整个茅台镇酱香酒的发展。一些酒厂抓住机遇,以纯正的工艺、醇香的酒体、亲民的价格,成为大众老百姓酒桌上喝得起的“茅台”酒,凭实力成为全网“第一年份酱香酒”的国康·康10,想必粉丝们应该并不陌生了。

上市之初的国康10,对于消费者来讲也是一个陌生的面孔,也是偶尔有消费者感觉它价格不贵,买来试一试,如果真能喝到陈年老酱酒,肯定也是千值万值的,但是只要试过一次的人,对这款酒基本上可以说是一见钟情。

包装对一款酒来讲也重要、也不重要。说他不重要,是因为包装根本不会影响酒的品质和口感,但是说他重要呢,首先从视觉上还是要有食欲,所以康10的中国红配色,盘龙雕刻的设计,还是比较讨巧的,稳重、大气、喜庆、吉利,让你对它会有一种天然的好感。

三口过后,很多人都会在心里暗想:没错,应该就是他了。第一口是非常明显的酱香和鲜甜感,尤其是对于第一次喝酱香酒的人来讲,估计从来没有想象过白酒居然还会有如此味道;第二口则是浓郁的焦糊香,小时候油坊榨芝麻油飘出来的悠悠醇香;第三口主要是成熟的花果香和非常饱满的回甜感,醇和浓郁过口难忘。

难怪说在酱香酒面前只有两种人:第一种是喝了离不开的人,第二种是喝不惯的人,不知道你是哪一种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茅台   爷爷   孙子   茅台酒   醇香   老爷子   教师节   广州   事儿   屋子   老师   时间   大学生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